中国科学家改写太阳系演化史!42.5亿年月球“最大伤疤”之谜破解

情渊似幽梦 2025-03-25 03:51:16

正文:

【重磅突破!月球“宇宙时钟”终校准】

2025年3月21日,中国科学家宣布了一项震撼天文学界的成果:嫦娥六号从月球背面带回的月壤样本,首次精准锁定月球最古老、最大的撞击盆地——南极-艾特肯盆地(SPA盆地)形成于42.5亿年前。这一发现不仅破解了困扰国际学界数十年的“月球最大悬案”,更为太阳系早期撞击历史提供了“黄金锚点”,堪称人类探索地外天体演化历程的里程碑。

月球幼年“创伤”如何改写太阳系历史?

SPA盆地直径达2500公里,是月球表面最古老的巨型撞击坑,记录了月球诞生初期遭受的剧烈撞击。科学家将其比作“宇宙时钟”,因其形成时间可直接校准火星、水星等行星的撞击历史,甚至重构太阳系早期演化图谱。

此前,国际学界通过陨石坑统计法和阿波罗样本推测其年龄在42.6亿至43.3亿年间,但因缺乏月背直接证据,争议不断。嫦娥六号任务的成功,让人类首次获得SPA盆地“第一现场”的月壤,为破解谜题提供了“终极钥匙”。

5克月壤中“大海捞针”:中国团队如何锁定42.5亿年?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陈意团队从嫦娥六号采回的5克月壤中,筛选出1600余颗岩屑,最终锁定20颗关键苏长质岩屑颗粒。通过高精度矿物分析和铅同位素定年技术,团队发现这些岩屑为新型撞击熔岩(命名为“南极-艾特肯苏长岩”),并识别出42.5亿年和38.7亿年两次重大撞击事件。

研究显示,42.5亿年的岩屑源自同一撞击岩浆池的不同层位,结合447GB遥感数据溯源,确认其来自SPA盆地的内环区域,一举锁定该盆地形成时间。这一结果与月球正面样本的撞击曲线高度吻合,证实月球早期正、背面撞击频率相当。

推翻旧论!43亿年“全月热事件”与SPA无关

此前,科学家曾认为43.5亿至43.3亿年前的一次全月球热事件与SPA盆地形成相关。此次研究彻底推翻这一假说,表明该热事件源于其他未知机制,为重塑月球早期演化序列扫清障碍。

“这就像找到了拼图的核心碎片,”论文通讯作者陈意表示,“SPA盆地的定年不仅为月球撞击史提供基准,更将帮助人类重新计算太阳系‘童年’的动荡岁月。”

中国探月工程再立奇功!月背采样开启深空探测新纪元

嫦娥六号任务作为人类首次月背采样返回工程,其样本已催生多项突破性成果。此次研究不仅彰显中国在深空探测领域的科技实力,更推动我国成为行星科学研究的全球引领者。未来,嫦娥系列任务将持续揭秘月球演化,为载人登月及星际探索铺路。

0 阅读:0

情渊似幽梦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