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别学校已经公布了25考研复试通知,明确说了他们复试只有面试,不考察笔试。比如我知道的有东北大学的企业自动化,浙江师范的部分专业等等,未来还会有一些学校会陆续公布。那大家不妨想想,以往面试有笔试,可以让一些沟通能力弱,但是专业知识储备扎实的学生占便宜,毕竟是综合加分的嘛。但是由于今年是第一年考研国家统一复试时间,很多学校怕自己的复试流程过于复杂,导致录取结果公布晚,而影响报考自己一志愿的学生调剂,或者自己跟其他学校抢优质调剂生源不占优势,故而取消了部分复试环节。

由于这些学校复试面试的分值占比明显提高了,可能意味着高校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考察更为看重了,尤其有些跨专业的学生,或者沟通面试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如果你们好好准备复试内容,则会大大中和掉你录取的短板。
另外还建议大家要多看看一些你目标院校,这个专业方向相关的前沿话题,包括你们分院优秀导师们发表过的论文,或者来得及也可以发发普刊论文,尽量在复试中增加点加分项,让自己更容易高分上岸。
由于今年很多学校考研复试没有笔试,纯靠面试。那面试无非考察考生的专业能力、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应变能力等等。但是其实一些看似不重要的软实力,如果在合适的情况你表露出来,没准也会成为你的加分项,咱们不妨看看你有几条符合:

1、报考文科类专业,如果你是党员,肯定是有加分的,毕竟文科类专业也没有什么大赛、奖项,肯定要看某些软实力,入党就是一条。因为大学入党很难,竞争激烈,学校根本不会给一般学生机会。
2、如果你有一些才艺的话呢,在有的导师心里也会重视。说明你的精神世界比较丰富,这样读研的时候有压力也有释放的渠道,平时学校有啥活动你也能代表参加。我曾经有个学员报考某211学校机械专业,就因为打篮球打的好,面试的时候受到很多导师青睐。因为他们分院导师们特别喜欢打篮球,总在课余时间和学生一起玩。
3、 一些其他技能,比如会编辑短视频、写作文笔好,英语能力强、会开车,甚至有的导师还喜欢会喝点的学生。毕竟项目组各类人才越丰富越有用。

同时,针对初试不同水平的考生,如何应对考研复试改革,我也想给大家支个招,从而让咱们考生上岸万无一失:
1、对于考研初试高分进复试学生,考生要发挥自己的“位次优势”,一定要避免一志愿滑档。建议大家提前联系导师,争取抢上大牛导师。而且,每年拟录取名次高的学生也能拿到高额奖学金,大家也可以奔此目标努力。如果你的专业比较好调剂,然后你一志愿学校报的还偏低,你也可以准备一两所比一志愿更强的学校作为反向调剂储备院校。
2、考研初试中等进复试学生,做好“双线作战”,平衡一志愿和调剂。筛选以往意向大的调剂院校,列出往年调剂复试时间、复试考察内容,避免到时候搜集耽误时间,在调剂系统开启之前就联系相关学校,做好调剂准备。

3、考研初试压线考生更大的重心应该放在调剂上,因此至少储备30个以上的调剂院校,这个在之前讲过了,这30个调剂院校怎么利用。尤其多储备些和一志愿复试考试内容相似的学校。而且要筛选出冲、稳、保梯度,不能拉不开层次,并及时关注学校最新的调剂信息和政策,然后重点复习,最大化自己的调剂成功率。
最后希望看到这个文章的所有考生都能金榜题名,高分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