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年呢都会有一些大学专业课成绩发布后呢,引起哗然,今年上海大学又成为了大家注目的亮点。因为他的二战学生第1年考的专业课130多分,第2年在又学了一年的基础上,反而只考了10分。很多网上的人都议论说这是压分啊,或者是被换卷儿啊等等,针对此事呢,上海大学立刻作出回应。说我们公平公正,且反复复核成绩,不存在营私舞弊情况。
但是反观事实,这件事真的很难说透,因为这个孩子如果考的是理工类的专业,比如说像计算那打不上就真打不上了,人家考的是文科类的东西-艺术理论,这种专业课它问答题和分析题偏多,基本没有选择题和填空题,所以想得10分真的不容易啊。而且这个孩子还是报考同一专业有基础得,之前都考了130分啊,你说是不。

对这种事吧,咱真没法评判,也没法说,毕竟人家学校都来官宣了。透过这件事儿呢,我感觉下一年上海大学这个专业热度肯定就变低了。而且有今年的影响,下一年的专业课给分会比较高。大家别小看专业课分低分高,虽然对于一志愿学生都是相同的,但是一旦他们一志愿失利,对调剂影响很大呀,你想想你这专业课分儿低了,总分就低了,你在调剂的过程中就处于劣势。同时呢,也呼吁哈,我们各高校真的还是应该严肃的对待判卷儿,对学生综合考评等问题,毕竟每个考研生都要复习很长时间才能备考,高校们还得要珍惜他们的付出,给学生们创造公平竞争的机会。
但是很多考生和家长会有疑问:按理说高校应该鼓励和支持报考自己学校的学生,毕竟在众多学校里选中了自己,也是一种认可。但是为什么某些院校会给报自己一志愿专业课的学生压分呢,我帮你分析一下可能原因:

1. 这也是大家经常探讨的,就是他为了让报考自己一志愿的学生不上岸,好有名额空缺,去招报考名校没上去的调剂生,毕竟那些学生实力很强。
2. 为了压低外校生的分数,从而给自己的本校生留机会。这种现象一般出现在层次低一点的学校,因为他们的学生,水平低、考研率也低。而考研也相当于提升学校的就业率了,所以他可能故意迎合本校生出题,这样外校生很容易掌握不好这个方向,考很低的分,或者是被打了很低的分。
3. 给提前跟自己打过招呼的观照生一个机会。比如说啊,很想要某考生进入复试。那他就得让这个考生的专业课和其他考生的专业课距离拉大,毕竟他只能控制了学生的专业课分数,他控不了人家公共课的分数。想要在保的考生公共课低的情况下,也能和那些学生拉开层次,从而进入复试,就得压低别人的分数。
所以大家在考研择校的时候,还是要多咨询一些专业人士,避免了报考到了这样的学校白白浪费了一年的努力。

总有考生问我,老师笔试都这么夸张,那考研调剂,用不用托关系找找人儿,让我优先比我分数高的人调剂进来。我告诉你这是做梦,我不管你被谁误导过,但是我干这行17年了。考研调剂,一定是按照分数来投档的,你投进去以后是不是涉及到人情来往,这个我不评论。但绝对不可能出现,人家分高没找关系,投不进来,你分低,找了人就能投进来的情况,除非那个分高的人,人家没想投这所学校。那好多同学又被人洗脑了,继续说,那可不可以技法高分儿的搂进来,也把我调剂搂起来。
这种情况也不可能,为啥呢,我给你举个例子,比如说这个学校划定调剂线为370,嗯,369,就差一分儿,那如果说你真的是关系很硬,也许能给你扩进来,但前提是369的同分的人不能太多,可能就你一个还行。但是假如你367, 基本上你找谁都白扯,不能给你划进来,因为为了划你,那么367同分儿的,368、369那些学生也都得划进来,那远远超出学校调剂比例,谁也不会因为你这点小恩小惠去违规。因此想要增加自己的调剂胜算,不要在歪门邪道上想办法,你唯一能做的就是弄清调剂策略,调剂技巧,别在技术上出现短板。然后尽量多多的扩充以往招过你这个专业的调剂学校?数据越精准、储备的学校越多,你撒网的概率就越大。

但是忠言逆耳啊,有人就愿意走捷径,随便相信别的人给你发布的哪些学校有调剂的信息,你看我今年发过吗?怎么样?现在是不是各个大学都出来辟谣了,不仅不能在一志愿复试结果出来前发布调剂信息,你发布了,还属于违规,人家学校还会追责。我冒着得罪别人,有可能触犯别人利益的风险讲给你听,如果觉得有用,不妨转发给其他考研人,让他们少走弯路,成功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