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真的,“闭眼工程”对我来说还是个陌生的词语,是最近无意中才在一则短视频中首次见识到的。那位振振有词的网红教导人们,说教育子女是个“闭眼工程”:一个人一生中头等的大事,就看他在教育子女方面是否成功。如果成功了,那他在临死的时候就能闭上眼,反之就闭不上眼。
更有甚者,这个理念还继续深掘下去,认为倘若一个人凡事都失败了,只要在教育子女上面成功,死的时候也就能欣然闭上眼睛。
当我听完这个所谓的“闭眼工程”说后,却表现出另一番景观:眼睛不解地睁得老大老大的……

现代著名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认为语言是一场游戏,言之甚是有理。这个短视频中的“闭眼工程说”在我看来,无疑就是一种语言游戏说。
这里面的游戏逻辑是这样的:从我们特别熟知的一个成语“死不瞑目”开始一一瞑目就是闭眼一一死不瞑目就意味着临死还有遗憾一一教育子女没成功,闭不了眼,亦即“闭眼工程”还未完工。
我的感觉是,“闭眼工程”这个语言游戏做得还是很合逻辑的,也可称得上天衣无缝,值得一阅和一哂。
但我以为不值得欣赏!

说教育子女是“闭眼工程”,倒不如说是“基因工程”更恰当,更深刻。因为说到底,为什么几乎所有中国人都期望儿女成龙成凤,光宗耀祖呢?其实这不是什么人的认知问题,而是基因说了算。
根据基因理论,生物体的本能就是把它的基因一代一代繁衍下去,并发扬光大。倘若它的子代不优秀,在自然选择、适者生存的丛林法则里,它的基因就传承不下去了,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断子绝孙了,这可是基因所决不容许的。

现在有不少人都喜欢用“工程”之语来表述做一件事,我不妨也照此操作一回。
从存在主义哲学这个角度来拷问一下“闭眼工程说”,我个人觉得这是个没有任何价值可言的工程。
存在主义哲学的主要思想如下:人应该以自我存在为中心,强调个人的自由和价值。
如果每个人都为了成就子女而活着,因为子女不能成才而至死也闭不上眼,那么如此类推下去,子女也同他父辈一样,一切为了他的子女,教育子女不成功就闭不上眼……
这样永恒的继续下去,其结果必然就是每一代人都不是为自己而存在,都是为子女而活,那这样的生命伦理怎么叫人去理喻呢?不妨这样说,如此人命伦理没有任何价值!

按照佛学要义,一个人死不瞑目,是因为心有挂碍。倘若心无挂碍,无事一身轻,那就会欣然接受命运的安排,那么死亡降临之际,就会毫无眷恋地前往天国,哪里会有闭不上眼这等事呢?
实际上,按佛教的理论,一个人一生中有许多“业”要去做,不仅仅是教育子女一个方面。如果一个人修养不够,执着之心不除,那他无论如何都有某件未了之事去挂念。只要心有挂碍,即使活过120岁,恐怕永远也闭不上眼了,亦即“闭眼工程”永远也无法完工!
所以,这个所谓的“闭眼工程”是一个没有竣工之日的伪工程。

不妨大胆设想一下,假如子女样样出人头地,门门首屈一指,那他们成功的父母就更不愿意去死了,也就是临死时更难闭上眼了!
因为“闭眼工程”竣工后,根据人类心理学,其建造者必不可少地还有一件事要去做:心满意足、日复一日地来欣赏“闭眼工程”,并且还想倾听别人无穷无尽的赞美之声!
如此看来,一个人要想真正地做到临时能够“闭眼”,除了看破红尘,别无他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