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是缺德的人

建锋玩转生活 2025-01-05 03:01:27

那是4、5年前,我还在工作岗位上,学校为了照顾即将退休的年龄较大的教师,让我改任相对语文来说教学负担较轻的学科:《道德与法治》。

凭我30多年对学生知识面的了解,很清楚地知道他们对“道德”一词非常陌生,难解其义,于是第1节课准备就从课程名称释义开始,想成就“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这条古训。

我轻快地迈进课堂,开门见山:“同学们,你们知道《道德与法治》是什么意思吗?所谓‘道”,指的是笔直的通向远方的宽阔大路,所谓‘德’,就是人走在这条康庄大道上,目不斜视,更不能滑向歧途……”

正讲到这里,发现有一位姓陶的女生在与同位同学窃窃私语,精神不专注。我灵机一动,转过话题:“陶XX,你就是一个缺德的人。”

这位女同学在班里学习成绩首屈一指,生性活泼开朗,敢做敢为,什么话都敢说,并且不怕老师,喜欢与老师顶嘴,甚至还开个玩笑。我在课堂上为了活跃气氛,也不时地找准机会,拿她开涮一下,算是变相惩戒。不过她老脸皮厚,总是一副若无其事、无所谓的态度。

陶同学反应速度可谓特别的快,听我这么一说,接口就是一句:“我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同学们哄笑起来,然后不怀好意地在等我的反应。

我也不觉笑了起来。不过我不会尴尬的,因为我有充分的准备,不会无端地打击学生的自尊心。更何况我心里很明白“缺德”一词的分量,一般情况下谁都不敢轻易对他人使用它!中国人最好面子,连3岁小孩也是如此。于是我话锋轻轻一转,说明道:“恭喜你!一一但是你答错了!”

在全班同学莫名其妙之际,我继续开讲:“大家不要惊讶,我也缺德!在这个世界里,又有几个人能做到‘满德’呢?”

这时候,我感到水道渠成,可以正式解答什么是“德”了。

我胸有成竹地说道:“德是一种行为规范,其内核是一个人要有仁爱之心,力所能及地去尊重、关心、同情和帮助别人,不做危害国家和人民的事,遵纪守法。作为学生,应该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拥有一颗正能量的心灵,刻苦学习科学和文化知识,努力追求智慧,培养纯洁而善良的情感……”

然后再讲道德与法治的关系:“它们都是行为规范,道德是高级的行为规范,要靠个人自觉遵守,监督者主要是社会舆论和自己的良知。法律是低级的行为规范,是做人的不能超越的底线,由国家强力机构监察,违反者,必将受到一定量的严肃的惩罚!”

最后我总结到:“严格讲,我们大家都或多或少地缺点德,要想做一个品德完美的人,每个人都还有很长的一段路程要跨越。因此,我们必须从现在开始,从点滴小事做起,以道德与法律为行动准绳,不因善小而不为,也不因恶小而为之!”

自我感觉这堂《道德与法治》的起始课,在我整个的漫长教学生涯中,算是比较成功的一课,真正做到了知识、情感与价值观相统一的教学原则。

因为是真实的经历,所以我今天叙述起来,驾轻就熟,没打草稿,一挥而就!

0 阅读:30

建锋玩转生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