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微单时代后,以前定位为穷人三宝的入门超广角、入门长焦以及入门大光圈定焦的价格随之水涨船高。对于入门用户而言,入门大光圈可以解决他们拍人的需求,入门长焦更是可以拍到大部分手机拍不到的画面。但对于入门超广角来说,因为如今的智能手机统统都有超广角镜头,并且视角还相对较广,能够满足用户的基础需求。所以入门超广角镜头对于入门用户而言并非刚需产品,购买迫切度相对较低。
随着国产品牌的崛起,入门大光圈镜头又重新回到了合理价格,那么同样是国产品牌开发出来的千元级超广角镜头效果如何呢?我们在APS-C画幅和全画幅领域,各用了2支国产镜头进行了拍摄,相信看完这篇文章你就会有答案。
千元级的APS-C画幅镜头都是手动对焦产品,一款是我能找到最便宜的,售价899元的星曜12/2,另一款则是便携的饼干超广角老蛙10/4,官价1800左右但二手价格也在千元以内。虽然说是手动对焦镜头,实际上将焦点设置在5米外,光圈缩到F5.6的话已经是超焦距了,无需对焦。
整体来说,星曜12/2在小光圈下有着还不错的锐度表现,边缘锐度可以与富士一代10-24/4一较高下甚至小胜。极限光圈下也有很漂亮的星芒出现,这是手机超广很难实现的效果。
虽然画质不错,但等效18mm的视角在如今已经变得寻常且普通,反而是F2的光圈能够让我对星空摄影有一定的遐想空间。可惜今年一直没有空去拍摄星空,所以就没有合适的样片给大家看看效果了。
室内拍摄也可以看出这支镜头的畸变控制能力还不错,灯光也没有造成比较明显的眩光。
老蛙10/4别看只是个饼干头,实际视角可震撼太多了,画质方面也相当说得过去。其实这批照片都是一年多以前拍摄的,当时富士XH2还没有发布所以都是拿XS10拍摄的。
相比之下,老蛙有着更多的卖点,比如饼干头体积、祖传星芒、更广的视角,更强的近摄能力。
当然随之而来的问题也不少,比如1800多的售价二手却只能卖不到千元,保值率真的堪忧。所以对于入门用户来说,老蛙的二手价格还是比较香的,就是升级的时候同样很难卖掉。
对于APS-C画幅用户来说,这两款产品都有它的卖点:足够便宜,画质可用,光圈大或者体积够小。除了尼康用户有福利原厂超广12-28mm外,其他品牌的用户都可以买这两支其一来凑合一下。
接下来我们把视角切换到全画幅领域。我们选择的是唯卓仕的“差不多先生”AF 20/2.8和星曜16/2.8二代,前者官价就是899元,后者官价1299但二手价格也在千元以内。
唯卓仕AF 20/2.8我们之前已经做过评测了,它是本篇文章中唯一带自动对焦的产品,这使得它能够凑合应对很多视频创作的需求。我今年春节也是带着这支镜头一路自驾到了广东,拍了一些样片。
我认为唯卓仕AF 20/2.8画质方面能够满足基础的需求,中央锐度出色边缘放弃治疗,和索尼E口几款入门超广角变焦镜头如出一辙。
作为凑焦段的好镜头,我认为唯卓仕AF 20/2.8是相当可以的。毕竟这个价格真的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了。即使是c幅用户都可以买一支当30mm人文定焦先用着,后续升级全画幅后还能当广角用。
而星曜16/2.8二代则不同很多,它是一支手动对焦镜头且体积一点都不小。画质方面它同样也是一款“凑焦段”产品,锐度在我的A7R4上是完全不能看的。
画质方面,我认为对于全画幅来说是不太能打的那种水平。中央锐度还是出色的但边缘如同唯卓仕AF 20/2.8一样放飞自我。16mm的视角虽然肯定比20mm广,但同场景拍出来要比唯卓仕AF 16/1.8窄一些。
左唯卓仕右星曜
画质差距有多大呢?无论是唯卓仕AF 20/2.8还是星曜16/2.8二代,这两支镜头缩到F8光圈后的边缘锐度,都是不及唯卓仕AF 16/1.8全开光圈的。也就是说,如果你为的是“凑焦段”,那么这两支千元头都是可以考虑的,一个主打自动对焦但视角有限,一个主打视角更广但手动对焦。但如果你对画质有一些追求,加钱上唯卓仕AF 16/1.8才是更好的选择。
左唯卓仕F1.8,右星耀F8
如果是拍摄星空的话,那么星曜16/2.8二代的彗差能够让你感受什么叫做“鸽子在天上飞”。如果是为了拍摄星空,或许转接森养单反时代的14/2.8是更好的选择。
就我来说,如果我是一个APS-C画幅用户,玩的开心,记录下我想要的画面,是我的首要需求。那么千元级国产超广角定焦可以满足我这一需求,甚至比我的预期还略微有一点超额完成的感觉。毕竟1000块钱,并不能让我从中端手机升级成旗舰拍照手机,但买个超广角镜头,真的能拍到画质更好的画面。
但如果我是一个全画幅用户,我除了记录下我想要的画面外,还会对画质有更多的要求,那么千元级的入门国产超广角显然还是差点意思,还是加钱上更好的产品能够让我更有拍摄的快感。毕竟都上全画幅相机了,预算还是有一些的。
如果是你的话,你会考虑这些千元国产超广角镜头么?说说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