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最近这波关税战闹得可谓沸沸扬扬。
本月初,美国首先宣布对中国所有商品加征 34% 的关税。
紧接着 4 月 4 日,中方宣布采取对等策略,同样对美国输华商品加征 34% 关税。
在此后的几天,这波关税战持续升级。
截至目前,美国对华商品加征的关税已累计达 145%,而中国对美商品的反制税率也升至 125%。
这场「对等关税」的贸易风暴,让不少行业都受到了影响。
这其中,苹果 CEO 库克恐怕是科技圈最「头秃」的人之一。
(图源苹果官网)
因为在宣布对智能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征收最高 145% 的关税背景下,高度依赖中国供应链的苹果首当其冲。
根据摩根士丹利的测算,新关税将使苹果每年增加 85 亿美元成本。
若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iPhone 16 基础款价格可能从 799 美元飙升至 1142 美元(约合人民币 8346 元)。
顶配版 iPhone 16 Pro Max 甚至可能突破 2300 美元(约合人民币 1.68 万元)大关。
甚至有人预测,「美国制造」的 iPhone 会卖到 3500 美元(约合人民币 2.5 万元)。
这些消息直接引发市场恐慌,若苹果选择涨价,其销量或将遭遇断崖式下跌。
若苹果自行消化成本,那么受到的损失不可估量。
(图源 IT 之家)
基于此,为赶在关税生效前清关,苹果上演了一场科技版的「速度与激情」。
消息称,苹果在 3 天内紧急调派 5 架货机,从印度工厂空运 600 万吨(约 150 万部)iPhone 至美国。
当然囤货只能解燃眉之急。
目前全球 80% 的 iPhone 依然产自中国,印度工厂良品率低、供应链不完善,短期内根本无法替代。
这一系列消息,让不少用户纷纷担心,未来是不是要买不起 iPhone 了?
好消息是,大家不用过于担心。
4 月 11 日,美国突然发布了一份关税豁免清单。
(图源外媒)
豁免清单显示,包括智能手机、电脑、服务器、半导体等领域均逃过一劫。
这其中自然也包括 iPhone、Mac、iPad、Apple Watch 等产品。
这意味着 iPhone、Mac、Apple Watch 等核心产品对美出口税率从 125% 降至 20%(仅保留原有加征关税)。
整体来看,此次豁免覆盖了中国对美出口电子产品的 20%-25%。
除了苹果产品外,还包括英伟达 GPU、半导体设备、SSD 等关键部件。
值得一提的是,豁免清单并非雨露均沾。
尽管 iPhone 等核心产品获救,但 AirPods、HomePod 仍被排除在豁免清单外,需缴纳 145% 的高额关税。
此外,像任天堂 Switch 2 等游戏机也需缴纳高额关税,或将面临销量下滑。
总之对于果粉来说,既然在美销售的 iPhone 不会涨价,国行 iPhone 就更不会涨价了。
而未被豁免的 AirPods 耳机等,可能将成为下一波涨价产品。
(图源 IT 之家)
整体来看,对于苹果来说虽然短期获得了喘息、躲过了涨价危机,但长期挑战仍在。
目前局势仍然不是十分明朗,政策不确定性犹存。
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