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亡国之君,却能下岗再就业,靠关系当上新朝宰相,得以善终

佳霖谈历史 2024-06-29 08:26:45

一般而言,亡国之君不会有好下场。

即使侥幸得到赦免,诸如蜀汉后主刘禅,陈后主陈叔宝。也不过是笼中之鸟。只能靠装傻充愣度过余生。

但凡事都有例外,历史上有这么一个皇帝。他丢了基业,却保住了性命,后来还成为隋朝的宰相,此人就是西梁(也称后梁)的末代皇帝萧琮。

公元547年初,东魏权臣高欢去世。

高欢临终之时,嘱咐儿子高澄,说侯景这个人有用,但不好用。如果你镇不住他,千万不要犹豫,直接杀掉!

事后不出高欢所料,他前脚刚刚咽气,侯景就起兵叛乱。

不过高澄早有准备,侯景叛乱不成气候,狼狈逃至南梁。

听说侯景要来,南梁大臣集体劝谏梁武帝萧衍不要收留。

可梁武帝却因为一点蝇头小利,还是收留了这头白眼狼。

之后没多久,高澄起兵南下,威胁南梁,要求交出侯景。

梁武帝还没表态,侯景却慌了。

他知道回去肯定没好果子吃,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发动叛乱,囚禁了梁武帝。并将这位中国历史上第二长寿的“佛门皇帝“活活饿死。

侯景害死梁武帝后,又陆续扶持了三个傀儡皇帝。

此前,萧氏一族统治江南近七十年,藩王遍地,民心依附,统治根基比较稳固。

按理说,对付侯景这种外来户,应该易如反掌。

但因为梁武帝打破了嫡长子继承制,引起萧氏诸王的集体不满。

以致梁武帝被软禁期间,其第六子邵陵王萧纶、第七子湘东王萧绎、第八子武陵王萧纪,以及皇孙河东王萧誉、岳阳王萧詧,不仅没有起兵勤王,反而为了争夺帝位,自相残杀。

公元549年,得知老爸饿死,萧绎连续发动攻伐,灭掉萧誉,迫使萧詧投靠西魏。这为后来西魏蚕食南梁领土埋下了祸根。

次年,见萧氏诸王内讧不止,侯景派兵逆江而上,攻打萧绎的大本营荆州。

萧绎内战内行,外战外行,一番恶斗下来,大败亏输。

侯景之乱时,高澄的弟弟高洋篡位,建立北齐。

梁军战斗力之虚弱,高洋看在眼中。

于是趁着江南内乱,北齐侵吞了南梁在淮南的领土。

自古守江必守淮,萧绎见势不妙,立即调整部署,以王僧辩为大都督,统率王琳等将领征讨侯景。

随后,王僧辩在陈霸先的协助下,大破侯景,陆续收复失地。

不过,就在萧绎旗开得胜之际,他的后援起火了。

萧绎俨然一副带头大哥做派,让割据益州的萧纪很是不满。便打算与萧绎两分天下。

萧绎当然不可能同意,果断拒绝。兄弟二人就此决裂。

公元552年,侯景兵败被杀,萧绎于江陵称帝,是为梁世祖。

萧纪得知萧绎称帝,也不含糊,亦在成都称帝。

紧接着,兄弟两人关于谁才是正统,大打出手。

一番厮杀后,萧绎不敌,也变身带路党,恳求宇文泰出兵协助自己。

另一边,萧詧投奔西魏后,力劝宇文泰出兵攻打萧绎。

宇文泰考虑再三,决定让萧詧屯兵襄阳以北,趁机而动。

现在机会来了,宇文泰遂出兵帮助萧绎攻灭萧纪。

但宇文泰显然不可能白来,趁着萧纪兵败,西魏军独吞巴蜀。

见自己引狼入主,萧绎尴尬地脚趾头都快扣出五室一厅了。

虽说他此时已经自立为帝,可皇帝若是卖国求荣,也得给天下人一个交代。

心急之下,萧绎失去理智,写信臭骂宇文泰,要求按照旧图重新划定疆界。

南梁鼎盛时,碰上西魏尚且没有胜算。更何况现在还只剩下半壁江山?

宇文泰见萧绎缺乏自知之明,遂出兵五万,攻克江陵(湖北江陵县),活捉了萧绎。

萧詧和萧绎有深仇大恨,听说死对头被擒,萧詧高兴坏了,便以南梁头号带路党的身份来带魏军大营,亲手用土袋闷死了萧绎。

公元555年,宇文泰划“江陵一州之地”,册封萧詧为帝,打算以他为傀儡,扼守江陵。进可吞并江南,退亦可替自己挡住扬州之兵。

这个小政权,史称“西梁”,又称“后梁”。

当时,西梁内部也是有明白人的。

如萧詧的部将尹德毅就说:西魏人狼子野心,为了战功,肯定会纵兵劫掠江陵城。你又有前科,民心不附。我们现在应该先下手为强,杀尽魏兵,赢得民心,这样才能保住祖宗基业。

可关键时刻,萧詧却怂了。

而结果也不出意外,魏军不仅掠走江陵全城老幼,还侵吞萧詧的大本营襄阳,仅将江陵附近区区三百里土地留给萧詧。

事后,萧詧追悔莫及,心中常怀忧愤。

但此时后悔,为时晚矣。因为他已经没有能力反击了。

就在萧绎惨死,巴蜀、襄阳沦陷的同时,陈霸先和王僧辩也在江东明争暗斗。

最终,王僧辩兵败被杀,陈霸先废黜傀儡小皇帝萧方智,建立陈朝。

原隶属王僧辩的王琳等人则因不愿归附陈霸先,投靠了西魏,后又投靠北齐。

如果没有陈霸先,萧詧建立的傀儡政权,显然没有存在的意义。

但陈霸先称帝,西梁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

什么价值呢?

除了前面提到的扼守荆州的地缘价值,就是标示“正统”的价值。

虽然陈霸先的江山是自己凭本事打下来的,可他毕竟是梁朝旧臣。

而萧詧虽是有前科的带路党。可他的父亲萧统毕竟是梁武帝长子,根正苗红。

论实力,萧詧和陈霸先固然不对等。但论正统性,萧詧要强于陈霸先。

所以北周取代西魏后,历代北周皇帝出于萧詧的统战价值,都为他站台。

面对北周干涉江南的“内政问题”,陈霸先非常不爽。

以他的脾气,灭掉萧詧,统一江南,这都是称帝之后必须要做的善后工作。

可惜就在陈霸先筹划西征时,他突然驾崩了。

得知陈霸先病死,萧詧狂喜,自认为反击时机已到!

当然,他一个光杆司令,想掺和也没实力。真正出兵的是北齐和北周。

公元560年,王琳在北齐的支持下,进犯今天的安徽省望江县。

为了保住江东,刚继位的陈文帝陈蒨被迫从西线调集兵力,全力迎战。

而就在陈军与王琳和北齐军大战时,北周突然袭击,拿下了云贵地区。

这件事说明,经过萧氏一帮败家玩意数年的内耗,南方政权衰落明显,已经丧失了双线作战的能力。

此后几年,北齐连续搞事,陈文帝一面整军备战;一面休养生息,恢复国力。

南陈无力西进,江陵无战事,萧詧可以安稳地做他的附庸皇帝。

但曾经偌大的帝国,却因为一己之私,缩水到如今巴掌大点地盘,这份儿虐心,无法用言语形容。

由此,萧詧的精神日渐萎靡,身体也每况愈下。

公元562年,当了八年傀儡的萧詧一命呜呼,太子萧岿即位,是为梁明帝。

萧岿登基没几年,陈文帝驾崩,南陈陷入内乱。

西梁趁机搞事,惹怒了陈宣帝陈顼。

一个小小的附庸国居然也敢捋虎须,于是从公元567年开始,陈军针对西梁发动了连绵不断的攻势。

西梁基本没有所谓的战略腹地,如果江陵被攻克,国家就没了。

基于现实情况,南陈叛将华皎便向北周提议,请赐江陵附近基州(今湖北荆门)、平州(今湖北当阳)、鄀州(今湖北钟祥)三州给后梁,以增加江陵城的防御纵深。

此时,北周正与北齐大战,确实抽不出多少兵力对付南陈。

于是,北周朝廷便“大方”地把这三州割于西梁。

之后几年,北周与北齐的战争仍在继续,南陈也调整战略方向,将主要兵力用于进攻淮南。

当大国的视线移走后,饱受战乱的江陵附近,也终于迎来了短暂和平。

公元577年,北周灭北齐,统一北方。

萧岿深知一旦平衡被打破,北周迟早要吞了西梁。为了保住基业,他亲自到邺城向周武帝宇文邕朝贺。

周武帝对这个肉盾性质的附庸国向来不放在眼里。所以萧岿此次前来,他虽然以国君之礼待之,但起初并不怎么看重。

萧岿很清楚自己的面子不值钱,能维持西梁国祚才是大事。

于是在庆功宴上,萧岿极尽所能地夸赞周武帝。

说到动情处,萧岿又是恸哭流涕,又是山呼拜舞。还主动把自己比作兽类,申请为周武帝跳舞助兴。

常言道,千穿万穿,马屁不穿。

萧岿如此卖力的拍彩虹屁,周武帝大悦,遂收起轻蔑之意。赐给萧岿杂缯万段、良马数十匹,并赐齐后主妓妾,及常所乘五百里骏马。

公元578年,周武帝在北征突厥途中病倒,不久病死。

两年后,其子周宣帝宇文赟又暴死。

主少国疑之际,外戚杨坚攫夺实权。引起北周各地握有兵权的总管纷纷起兵讨伐。

这场叛乱史称“三总管之乱”。

见北周陷入内战,西梁群臣纷纷建议萧岿乘势起兵。

萧岿思量再三,选择观望。

这无疑是个明智之举。“三总管之乱”虽然声势浩大,但很快就被平定。

如果萧岿起兵附和,杨坚收拾了叛军,肯定就会顺势灭了西梁。

而萧岿明智的选择,也让西梁又苟活了几年。

公元581年,杨坚篡周建隋后,隋朝与西梁维持了良好的宗藩关系,萧岿之女还被杨坚纳为儿媳,即后来的隋炀帝杨广的萧皇后。

公元585年,在位23年的萧岿去世,其子萧琮即位。

这时候,隋朝已经收拾了北面的突厥。

对峙了一百多年的南北朝,也因为隋朝对陈朝的压倒性优势,即将落幕。

既然天下即将一统,南北之间自然也不需要再维持一个缓冲政权了。

公元587年,在隋文帝杨坚的授意下,萧琮率朝臣二百余人来到长安。

临行前,江陵的父老百姓无不流涕,都说萧琮如楚怀王一样再也回不来了。

事实也确实如此,萧琮见到杨坚后,当即被扣留。

与此同时,杨坚令大将崔弘度率军戍守江陵。

不久后,杨坚下诏,废黜西梁政权,将江陵附近编为隋之州郡。

至此,立国33年的西梁小朝廷,终于和平地走完它的历程。

不过,虽然祖宗基业没了。但萧氏一族在南方仍有很大影响力。

为了稳定江南人心,杨坚对萧琮极尽优待。

同样受到优待的还有陈后主陈叔宝。

隋朝灭陈后,这位史上著名昏君也不知道是真的没心没肺,还是演技太好,时常摆出一副混吃等死的摸样,让杨坚对他非常放心,因此得到优待。

当然与萧琮相比,陈叔宝的待遇还是差点意思。

萧琮入隋后,被封为柱国,赐爵莒国公。

由于隋炀帝杨广和萧皇后的感情非常和睦,其子嗣也全部出自萧皇后。

正所谓爱屋及乌,杨广对萧琮也高看一眼。

杨广登基不久,萧琮靠着萧皇后的关系,出任内史令。

隋朝的内史令是内史省的长官,相当于宰相。此前杨广就做过内史令,位高权重。

值得注意的是,杨广高抬大舅哥,也有权力制衡的意思。

隋炀帝大业初期的六个宰相:尚书令杨素、尚书右仆射苏威、内史令杨约、内史令萧琮、门下纳言杨文思、门下纳言杨达。

有三人出自杨素家族。

杨广让萧琮出任内史令,就是想利用其外戚身份,制衡关陇集团和杨素集团。

但萧琮并不想蹚浑水。他的策略是不问政事,整日在家饮酒作乐。

见萧琮明哲保身,杨广让杨约带话,要求萧琮为君分忧。

萧琮还是扯理由,不掺和朝堂内的明争暗斗。

于是,杨广后来又提拔了大量萧氏族人。史称“诸萧昆弟布列朝廷”。

可好景不长,公元607年,萧琮的好朋友贺若弼因私下议论杨广铺张浪费,被人检举揭发。杨广认为贺若弼诽谤朝政,下旨将其诛杀。

贺若弼死后,民间又盛传“萧梁家又要兴盛了。”

萧琮因此受到杨广猜忌,被贬为庶民,不久病死于家中。

纵观萧琮的一生,他的身份标签不少,既是亡国之君,又兰陵萧氏的领袖,还是与隋朝皇室联姻的外戚。

这些标签让他受益良多,但同时也让他备受猜忌。

估计也是因为知道水太深,风太大,自己把握不住。萧琮才会明哲保身。

事实上,杨广对萧氏的猜忌并非杞人忧天。

隋朝末年,天下大乱,萧琮的侄子萧铣在江陵自称梁帝,地盘西至三峡,南到交趾,北距汉水,拥兵四十万。

萧铣得势后,追谥萧琮为孝靖皇帝。

不过,上天显然更眷顾李唐。

公元620年,唐高祖李渊令李靖、李孝恭征讨江陵。萧铣兵败被擒,后被李渊下诏斩于都市。

萧铣之死也为兰陵萧氏在南方的统治,彻底划上了句号。

0 阅读:50
评论列表
  • 2024-08-17 23:04

    守江必守淮,这一点孙十万已经证明过了[得瑟]有合肥城在,孙十万一生都没有拿下寿春,统一扬州[笑着哭] 刘亡灵,满数十,文睡觉,蒋一封,张八百表示很赞[呲牙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