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洋媚外的根源:日本的文化入侵,早已将枪口对准了中国儿童

探史笔记 2024-08-23 14:58:54
引言

当我们谈到文化入侵,就不得不提及文化包容度的问题。中华文化兼容并包,可奈何他国亡我之心始终不死!

比战争侵略更可怕的,其实是文化侵略,和平时期的文化侵略往往更具隐蔽性,其采用的,已经不是简单的学习语言和认同他国价值观等的显性手段,而是在潜移默化之中让国民在他国思维中迷失自我,失掉原本的文化根基。

而很多人觉得如今身边有不少崇洋媚外的人,其中一大原因,就是日本的文化入侵,早已将枪口对准了中国儿童……

(日本动漫《蜡笔小新》)

一、动漫网络先行,教育渗透严重,中国思维去哪了

要说80、90年代出生的中国孩子爱看日本动漫,且受日本动漫影响极深,这是事实。

但是,细细回想,被这两代人所怀念的动画片,可不仅仅只有日本的动漫作品,还有上海美术制片厂制作的,一部部极具中国特色,且有极高艺术造诣与趣味情节的动画连续剧和美术电影。

(上美动画电影《大闹天宫》)

但是,不知何时,水墨动画、木偶动画、皮影动画已经渐渐淡出中国孩子的视野,取而代之的动画形象大多都有日本动漫影子。就连故事情节,也都存在着模仿日本、欧美动漫的痕迹。

虽说,如今的国漫已经有了稍稍崛起之势,但那些极具中国艺术特色和中国独有浪漫叙事的动画作品,始终难以再现。

(国漫模仿的日本风格)

但我们也不能就此完全认定,日漫的引进就是日本文化的强势入侵。

可正由于我们对自己文化的不自信,觉得传统文化与新时代的内涵不符,便开始对他国文化予以了蹩脚的模仿,甚至是崇拜。

最后还将自己最宝贵,最为外国人所惊叹的动画制作理念给彻底抛弃,用日、美等国的影视制作思维,来谱写自己的情节叙事。

你看近些年的很多影视作品,一股子倭风和欧式穿搭与布景,就知道日本、美国的文化渗透,并不是空穴来风。

如此一来,不用他国宣导,只用网络用语、影视动漫输出、审美同化、娱乐影响等,就能占将广大青少年的大部分时间与兴趣点完全占据。

(国产电视剧的倭风穿搭)

青少年深处其中,该有的中国思维未被塑造,便极易向日式思维和美式思维倾斜,不自觉就会用他国价值观来思考中国问题。

以此,便不能对中国的现实问题做出正确反应,反而不切实际地用外国标准来衡量自己、评价自己的国家,最终变作崇洋媚外而不自知。

(古装影视剧中的欧美风布景)

如果动漫的影响还算是捕风捉影、小题大做。

那一种莫名其妙的日式审美与价值理念,已渗透到我国少年儿童的学习读本和义务教育中,那可真是细思恐极。

前一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小学数学课本插画事件,必定是有人故意为之。

(日本渗透?)

想起过去课本中的插画,个个都可以当作艺术作品来予以欣赏,里面人物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能让人百感交集、热泪盈眶。

而如今,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竟让学生去看这种极尽丑化的孩子形象,甚至,将我们的科学家、民族英雄画的猥琐至极,真可谓用心歹毒

(国内某美术馆展出的袁隆平画像被画上辫子)

此外,中小学语文课本中,还删去了很多中国古典、近现代的名篇佳作。

谁是最可爱的人、狼牙山五壮士、岳阳楼记、牛郎织女、五人墓碑记、背影等都逃不开被删除的命运,而增加的却是中外当代作者的作品,甚至还有流行歌手的歌词。

当然,被删除的课文都被冠以了不符合时代要求,或者会对于青少年产生不良影响的帽子。试问,如果没有古往今来的一脉传承,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思维的时代性应从何而来。

而缺乏中国思维引导下的所谓时代,只能是被他人思想牵着走的时代。

(过去课本中《狼牙山五壮士》插图)

二、文化入侵不可怕,可怕的自我文化殖民

有句话说得好,文化荒漠才怕雨水的入侵。

按理说,中国作为拥有灿烂文明的文化大国,不应惧怕日本文化雨水的渗透,奈何过去的文化绿洲,如今已大片成为荒芜。

(甲骨文)

国画欣赏不来,中国建筑缺乏浪漫和高雅气质、古典名著看着没意思、中国历史学它有啥用等等说法可谓大行其道。

其实,他国的文化入侵并不一定要让你去崇拜他们的文化,变成所谓的精日、精美分子,而是让你对本国的文化难以欣赏、不可理解,甚至产生嫌鄙的心理。

(重庆两女子穿和服作秀被国人谴责)

如此,便可将中国深耕了5000年的文化根基一点点松动,让接受者在审美、价值、理念、思维方式等方面日渐朝侵略国靠拢。

可通过他国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来观察自己,自然得不到为之自豪的答案,最后的结果只能是自我矮化、自我殖民和自我迷失。

其实,只要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更多、更丰富的了解,你就会发现,中国文化在很多领域都是先世界一步的。

(北宋时的山水意境)

西方在19世纪末才出现的现代艺术,其中所提倡的“抽象地传达意境、多维地展现景物”等理念,中国水墨画早在千年前就予以了完美地实施。

而日本现代动漫的鼻祖,《铁臂阿童木》的作者手冢治虫,以及后来的动画大师宫崎骏,都对中国早期动画甚为崇拜,甚至慕名而来向中国取经。

而宫崎骏很多的动画形象和场景,都有着中国山水画的影子。

(手冢治虫与他的偶像万籁鸣)

可是中国动画最终抛弃了自己的艺术追求,成为了流水线制作,这令前来学习的宫崎骏抛下一句“很失望”,便起身回了日本。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即便为了让中国的文化作品更好地走出去,而减少一些他人难以理解的累赘外衣,但一点必须保证,其内核永远应该是中国的。

去创造具有中国内核的文化作品,首先应从文化的继承、文化的学习以及文化自信的塑造予以开始。

(中国1963年剪纸动画《金色的海螺》)

三、防范日美文化入侵,不如提升中华文化自信力

我们都知道,唐朝是我国古时的巅峰时代,那时万国来朝,各方文化在这里汇集、交流、融合。

唐朝并不惧怕任何一种外来文化会,因为有着足够的文化底气,能将他国文化中符合本国个性的部分融入传统之中,从而创造出更具时代特色,也更具生命力和感染力的中国文化。

(唐朝贞观年间万国来朝)

中华文化之所以能够兼容并包,是因为中华文化广阔如海洋,任何一滴雨水滴进去,只能增加其蓬勃之势,并不会对大海有何影响。

因此,与其在警醒提防和过度敏感之间犹豫不决,不如从教育、书本、网络、移动平台、影视作品、服装建筑、艺术体育以及政府参与、社会服务等方面强化中华文化的传承力、发展力和创造力。

(如今年轻人中间的汉服热)

让广大青少年在耳濡目染中,达到理解、欣赏和爱上本国古典文化和新时代文化的目的,从而能够以足够的文化自信,去面对他国的文化交流和文化输出,再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为中华文化再添新瓦。

参考资料

[1]龚万琴.当代中国的文化自我殖民现象研究[D].广州大学,2016.

[2]陈浩然,肖钦红.文化入侵浅析[J].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1):105-107.

[3]张孙晨.文化输出还是文化入侵——以美国动画电影中的中国元素为例[J].剧影月报,2012,(03):21-22.

[4]刘勇.论中国当代美术领域中的“文化霸权与文化侵略”[D].吉林大学,2010.

0 阅读:50

探史笔记

简介:历史,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