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市场比较平稳,行业板块依然大幅震荡,顺周期板块大涨,半导体和软件板块下跌,元宇宙、游戏板块遭受重挫。
市场成交量却依然维持在万亿以上,今天达到 1.4万亿。
算一下,自7月至今,两市日成交额突破万亿已成常态。
据Wind数据显示,7月以来的49个交易日中,共有48个交易日成交额在万亿元以上。这种情况在A股历史上可以说是第一次。
如此大规模的成交量,有人猜测与量化交易有关。
再加上,某券商表示,目前巨量交易资金,主要来自三个渠道:
1、受结构牛吸引进来的,包括北上资金(外资),约占20%;2、场内机构资金调仓,约占30%;3、量化交易,约占50%。
这样的言论更是让量化交易站在了风口浪尖。
那么这量化交易究竟是什么呢?
其实并不神秘,就是最普通的指数基金,公开了量化策略的基金。
量化交易就是用各种指标编辑一个算法模型,只要到达设定的条件就会自动买卖股票。
它最大的特点就是高频交易,像一些上百亿的量化交易产品,年换手率能达到七八十倍。从业绩来看,国外最有代表的量化交易公司是贝莱德,年收益率基本在10%左右。
而目前我们国内量化基金的总规模也已经突破一万亿,甚至有几只在今年的收益已经超过30%。
量化交易有没有风险呢?
不仅有,而且一旦发生那就是“海啸式”爆发。
因为量化基金的基本形式是程序盘,而且这些资金最注重的是资金安全,所以一般会机械地设置一条自动平仓线。
那么这就意味着,如果突发利空事件,采用了这种平仓止损策略的资金,会同时触发止损指定,并且自动执行。
然后就是恶性循环,下跌又触发了下一条止损线,下一条止损线的触发又导致更多的止损......
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来脑补一下这个画面~
总的来说,高频量化对市场来说是双刃剑,好处是能够活跃成交量,给市场提供了流动性,但坏处是容易造成市场波动,容易发生金融风险。
也正因为量化交易这一点,这几年成为了全球的重点监管对象。
那么再说回到我们个人,量化交易,本质上属于利用信息差和技术优势不断做短线,我们不想“被收割”的话,那就尽量避免在量化擅长的领域去跟它比赛。
比如量化就擅长来回做T。所以我们拼交易速度、拼统计规律,肯定拼不过机器。那么最简单的方式,就是采取长期持有策略,再厉害的量化也就伤不到我们。
再比如,选股优势。因为选股本身不单单是数据的分析,还包括对政策、行业、公司本身等的分析、理解和认知。
所以,做投资最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的主场,认清自己的优势,才能在战场上“保持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