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消协春节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餐饮消费、文化娱乐、电商网购、文旅出行吐槽集中

扬眼 2025-02-11 20:26:31

2月11日,记者从中消协官网获悉,中消协发布2025年春节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中消协用互联网舆情监测系统,对1月28日至2月5日期间相关消费维权情况进行了网络大数据舆情分析。2025年春节期间消费者吐槽主要集中于餐饮消费、文化娱乐、电商网购、文旅出行等方面。

图源 中消协官网

“餐饮消费”类负面信息

占吐槽类信息的39%

监测期间,有关“餐饮消费”负面信息共566531条,占吐槽类信息的39.03%。春节走亲访友、外出聚餐增多,餐饮需求旺盛,容易出现价格争议、食品安全、服务纠纷等问题。

据深圳广电“第一现场”,张家界一游客遭遇出租车司机和饭店联手宰客。陈女士称,当时打车被出租车司机推荐到一家叫“土家园”的饭店,服务员推荐招牌菜:娃娃鱼和打鼓皮,还说两个菜就够吃了。后面看饭店评价不好,出去一问鱼258元一斤,结账的时候发现两个菜居然要844元!记者在餐饮平台发现多名顾客吐槽有类似经历。2月6日下午,官方通报称,涉事餐饮店“土家园”存在支付出租车司机回扣招揽客人等宰客行为。目前,已责令涉事经营主体停业并对其进行立案调查。

据封面新闻,辛巴带货880元海鲜大礼包,被消费者反映螃蟹解冻后全是黑水。辛巴发布说明并道歉,其海鲜供应商尖锋食客回应称,将赠送一瓶五粮液作为补偿。

县城影院推无座票

售价与有座票相同

有关“文化娱乐”负面信息共362638条,占吐槽类信息的24.98%。随着《哪吒2》等优秀电影的曝光度增长,多地开始增加排片场次、新设观影场所,但配套服务问题引起争议。

据潇湘晨报,有网友爆料称,1月29日(大年初一)在县城电影院看《唐探1900》,遇到了无座票,价格和有座票一样。网友称影院无座票可以加小板凳,也可以自己找台阶坐,买到无座票的情况以大人带小孩居多。记者查询该影院信息得知,春节期间一人一票,儿童无优惠。

一个月三单“丢件”

快被虚假快递逼“疯”了

监测期间,电商网购负面信息共215264条,占吐槽类信息的14.83%。线上购物需求旺盛,国补政策更是推升了家电等产品的消费热度,但一些优惠规则不够清晰影响了消费者购物体验,春节快递配送投诉也有所增长。

据凤凰新闻,一个月三单“丢件”,消费者快被虚假快递逼“疯”了。有女孩子在春节来临前,还是没收到两个月前就预订的“新年战袍”。衣服原价389元,12月6日价格优惠为352元,她下了第一单。12月12日,她发现优惠力度更大,衣服只要312元,于是又下一单。但一个多月后,两单衣服都没收到,商家告知原因是“丢件”。愤怒的她在网络上吐槽,才发现“丢件”只是一种说辞,事实上,商家可能没有真实发货,而是制造了虚假物流信息,再以丢件为由让消费者退款。之所以需要虚假发货,是因为一些商家手里“没货”,此前虚报库存,出现商品卖超情况;还有一些商家则可能是因为价格太低不想卖了。

此外,“文旅出行”类负面信息共201770条,占吐槽类信息的13.90%。从大年初二开始,消费者纷纷外出游玩,票务、游客滞留等问题影响了消费者的出行体验。据极目新闻,旅客称返程高峰有票无法上车。

共筑满意消费

提高消费维权能力

应对消费维权舆情,中消协建议各方从以下几个角度着力:

强化AI赋能,建立智慧监管体系。紧抓AI发展的契机,加速推进智能应用,建立智能化监管体系。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应着力构建“未诉先办”“防患未然”的工作机制,切实提高监管的前瞻性和主动性。如对餐饮、景区等进行动态价格监测,对异常波动实现及时追溯快速响应;同公安、交通等部门实现智能联动、数据共通,及早发现游客高峰、景区拥堵、运力缺乏等征兆,进行有效疏导和资源调配。

共筑满意消费,提高消费维权能力。着力提高消费维权能力,强化消费者权益保障。各地消协组织一方面要认真对待消费者投诉,大力推广应用“消协315”平台,拓展基层消费维权服务网络,建立推广消费纠纷快速处置通道;另一方面可在景区、商圈等客流密集场所派驻流动巡查员,现场解决纠纷,最终缩短维权时间,实现投诉便利化、信息透明化、处置快速化。

升级消费服务,做好风险明示工作。监管层面,各地相关部门发布消费提示时,还可通过自媒体政务平台发布“消费风险地图”,实时更新景区人流、餐饮投诉热点区域等信息,引导消费者避坑,同时起到警示作用。行业层面,相关行业组织应持续推动行业自律升级,敦促各行业企业明示节假日服务降级风险、价格涨幅上限等;通过短视频、小课堂等方式,对一些隐性条款、消费套路进行公开,实现行业自我净化。商家等经营主体则应坚守诚信经营底线,切实做好价格公示,确保消费者对价格波动知情,减少矛盾纠纷。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马燕

校对 李海慧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