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万历年间,在浙江绍兴的边陲,有一座宁静的古村,名叫清平村。村头住着一位名叫张老汉的普通农夫,他为人忠厚老实,靠着几亩薄田,勉强维持着自己和儿子张小川的生活。
张小川年方二十,生得浓眉大眼,身强体壮,平日里跟着父亲辛勤劳作,闲暇时还跟着村里的猎户学习打猎,练就了一身好本领。村里的姑娘们对他暗生情愫,可张小川却只钟情于邻村的秀云。
秀云是个温柔婉约的女子,她的父亲是个私塾先生,因此她也略通文墨,写得一手好字,画得一幅好画。张小川与秀云自小相识,随着年龄增长,两人感情愈发深厚。在一个春日的午后,张小川鼓起勇气,向秀云表明了心迹,秀云红着脸答应了。不久后,两家父母为他们定下了婚约,只等良辰吉日便举行婚礼。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村里来了一个名叫王麻子的外乡人,此人游手好闲,不务正业,整日在村里闲逛,眼神中总是透着一股狡黠。他听闻秀云的美貌后,便打起了坏主意。
一日,秀云独自去山上采摘草药,为体弱的母亲治病。王麻子得知后,偷偷跟在她身后。到了山上一处偏僻之地,王麻子露出狰狞面目,欲对秀云行不轨之事。秀云拼命反抗,大声呼救。王麻子见状,恼羞成怒,竟拿出随身携带的匕首,刺向秀云。可怜的秀云,就这样香消玉殒在了这荒山野岭之中。
王麻子杀了秀云后,惊慌失措,他害怕罪行暴露,便将秀云的尸体藏在了一个山洞里,还残忍地割下了她的头颅,妄图毁尸灭迹。随后,他匆匆逃离了现场。
张小川见秀云许久未归,心中焦急万分。他四处打听秀云的下落,可一无所获。直到第二天,村里的一个猎户在山上发现了秀云身上的一块玉佩,那正是张小川送给她的定情信物。张小川得知后,悲痛欲绝,他立刻赶到山上,顺着线索找到了那个藏尸的山洞。看到秀云惨不忍睹的尸体,张小川哭得昏天黑地。
张小川带着秀云的尸体回到村里,村民们无不感到震惊和悲痛。张小川决心要找出凶手,为秀云报仇。他将此事报给了县衙,县令刘大人听闻后,立刻派衙役前来调查。
刘大人首先询问了张小川,张小川将自己所知道的情况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他。刘大人又派人在村里挨家挨户地询问,可村民们都表示没有看到可疑之人。就在案件陷入僵局时,有个村民想起了王麻子,说这个人最近行为举止很奇怪,自从秀云失踪后,就很少见到他的踪影。
刘大人觉得王麻子有重大嫌疑,于是下令抓捕王麻子。王麻子被带到县衙后,装出一副无辜的样子,拒不承认自己的罪行。刘大人见他不肯招供,便对他用了刑。王麻子虽然疼得死去活来,但依然咬紧牙关,不肯认罪。
刘大人没有放弃,他继续派人调查王麻子的行踪。终于,在一个小酒馆里,衙役们从一个与王麻子相识的人口中得知,王麻子曾在案发后到过这个酒馆,并且喝得酩酊大醉,嘴里还嘟囔着自己杀了人。
刘大人拿到这个关键证据后,再次提审王麻子。在铁证面前,王麻子终于低下了头,交代了自己的罪行。他承认是自己垂涎秀云的美色,想要强行占有她,遭到反抗后,便将她杀害。
刘大人听后,怒不可遏,判处王麻子斩立决。张小川得知凶手被绳之以法后,心中的悲痛稍稍得到了缓解。他将秀云风光大葬,时常去她的坟前祭拜。
时光荏苒,转眼间几年过去了。清平村的生活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然而,又一件离奇的事情发生了。村里的一位名叫李婶的老妇人,在自家院子里突然挖出了一具白骨。村民们纷纷围了过来,一时间议论纷纷。李婶吓得赶紧报了官。刘大人再次来到清平村,他仔细查看了白骨,发现白骨上有明显的伤痕,像是被人用利器所伤。刘大人觉得此事绝不简单,于是在村里展开了深入调查。
经过一番排查,刘大人发现村里的一个名叫赵虎的人有重大嫌疑。赵虎是个地痞无赖,平日里游手好闲,经常惹是生非。刘大人派人将赵虎带到县衙,对他进行审问。
赵虎一开始还百般抵赖,但在刘大人的严厉审问下,他终于交代了罪行。原来,几年前,赵虎与村里的一个名叫钱二的人发生了争执,两人大打出手。赵虎一怒之下,用刀将钱二杀死。为了掩盖罪行,他将钱二的尸体埋在了李婶家的院子里。
刘大人根据赵虎的交代,找到了钱二的家人。钱二的家人得知真相后,悲痛欲绝。刘大人判处赵虎死刑,为钱二讨回了公道。
这两件案子在清平村引起了轩然大波,村民们都感叹善恶有报终有时。张小川也从失去秀云的悲痛中走了出来,他继承了父亲的衣钵,辛勤耕种,同时还帮助村里的其他村民,成为了村里的好青年。而清平村,在经历了这两场风波后,也变得更加团结和睦,人们都明白了一个道理:正义或许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