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观察言行举止。
在曾国藩看来,观察一个人的言行举止,是了解其性格、行为习惯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包括其语言表达、身体语言、行为举止等方面。通过观察一个人的言行举止,我们可以了解其是否为人真诚、是否有责任心、是否为人正义等等。
2、长期考察。
光靠第一印象和短期观察,是无法准确判定一个人的人品、能力等的。
有的人会在面试时,或进入团队的初期,伪装人品好、能力强。对这种人,只有长期考察,才能揭穿他的真面目。
3、志同道合。
一个人是否应该招募到麾下,主要看他和你是否志同道合。
曾国藩组建团队,是为了拯救道统。那么,他所招募的幕僚、将领,也得有这个理想。如果是为了高官厚禄、封妻荫子而来,那就不可收。
4、先用后明。
光靠观察,还是难以判定一个人的人品、能力等。要想真正看清一个人,必须先使用他,然后才能明白。
有的人,平时夸夸其谈,很有见识,但临事就会失败。比如诸葛亮麾下的马谡,就是典型例子。在做事中,尤其做重大、关键的事情中,最能一个看清一个人。
5、量才使用。
曾国藩认为,爱才首先要善于使用人才。他认为人们的聪明才智不会太悬殊,尺有所短,寸也有所长,关键要用人之所长。
为此,曾国藩不拘一格用人才,培养、造就了各种可用之才。他幕僚中将才型的、智囊型的、技术型的,各方面的人才应有尽有,都得到合理使用,其势如日中天。
6、给予改错的机会。
面对犯错误的属下,曾国藩常常给予改错的机会,不以一时一事的成败来评判一个人。这种做法能够赢得人才的信任和敬佩,使人才全心全意辅助自己。
李鸿章刚入曾国藩幕府的时候,常常睡懒觉。曾国藩并未因此一点就否定李鸿章的大才,而是循循善诱,使李鸿章改正错误,成为自己的左膀右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