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古代史上,有一类奇人,他们能掐会算、博古通今,用自己的计谋在乱世生存,也成为诸多上层人物不敢招惹的存在。
而他们也是历史书上不可缺少的一页,那么他们究竟是如何抬手便扭转乾坤的呢?

大概公元前400年,一位搅动天下局势的鬼才诞生,他就是鬼谷子。
而提起他,第一时间想的就是他广布各国的弟子们,庞涓、孙膑、商鞅、徐福等随便拿出一个来,那都是各国争相招揽的存在。
弟子都这么厉害了,他们的师傅到底有何特殊之处?

其实有关他出生的事情也存在奇妙的传说,一是赵家女得死去丈夫指点,后吃一株稻米所生,二是小龙女转世所生。
他长大之后,不愿掺和到世俗当中,便寻得一处偏僻的地方,对兵法、道法等知识进行研读,从而形成了自己的纵横理论。

曾有过路人上山碰见过鬼谷子,并与之交谈。而鬼谷子看侃侃而论,将天下大势、各处纷争、兵法等简单讲述,说的通俗易懂,却存在无尽奥秘。
那个人心中惊讶,觉得自己肯定遇到了神仙。在离开后,他大肆宣扬,并表示在云梦山有一奇人,能博古通今,知晓古今未来。

一些人抱着半信半疑地态度前来拜访,结果都为之蛰伏。久而久之,鬼谷子名声甚望,许多青年接踵而至,想要拜入鬼谷子门下。
而鬼谷子时常隐藏自己的行踪,若是碰到了,才是“有缘人”。

这之后吕不韦、苏秦、张仪等人都拜入其门下,来时都是普通人,走时皆成千古名相。
而在战国时期,最有名的莫过于孙膑、庞涓这两位师兄弟。他们掌握的兵法,皆是鬼谷子亲授。

为了让弟子身临其境,鬼谷子还施展了“撒豆成兵”的能力,让孙膑、庞涓化身两队军帅,每天都在其中对打。而这是不是就预示着二人在未来会有一战呢?
不久之后,庞涓觉得学的差不多了,便决定下山历练。鬼谷子似乎看出而来庞涓好强的性子,并未对其多说什么。

而在孙膑下山之前,他却给了弟子一个锦囊,让其在危险之时打开。很明显,他已经预料到了孙膑下山的遭遇。
果不其然,来到魏国之后,庞涓嫉贤妒能,威胁孙膑要造反,实则是想要他手上的《孙子兵法》。

而一旦他将兵法给他,留给孙膑的只有死路一条。
彼时,孙膑双膝被挖,根本走不了,于是,他打开了手中的锦囊,发现上面是“装疯”二字。
孙膑立马心领神会,开始装疯卖傻,庞涓几番试探都无所获,最后再不理他。
孙膑便趁这个机会,找到齐国使臣,得以逃之夭夭。

鬼谷子知道弟子的未来,但天命不可违,他只能用自己的方式来帮弟子一把。
除了推演之外,鬼谷子的兵法,尤其是纵横论流传后世。直到现在他的一些军事思想、做人之理依旧是企业家、教育家着重学习的存在。
而在500年后,又有一位奇人出生,他迎来的又是什么局面?

三国奇人,唐朝妖人
公元181年,群雄逐鹿,进一步开启“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经典序幕。
而在这乱世纷争中,在卧龙岗,有一卧龙先生隐居其中。忽然有三个人敲响了卧龙先生家的门,恰巧碰到先生不在家。

而这三个人来了三次,终于见到了传说中的卧龙先生。这三人便是刘、关、张三兄弟。卧龙先生便是与庞统齐名的诸葛孔明。
当他们叩响诸葛亮的大门时,也就意味着乱世局面即将结束,三国鼎立的局面即将到来。

在茅庐之中,诸葛孔明为其分析天下大势,三国鼎立、益州、汉中之战、荆州之守,都在他的预料之中。
他舌战群儒,促成孙刘联盟;巧借东风,烧了赤壁;而后分兵而治,拿下夺取川蜀。刘备在他的指引下,一步步走上蜀汉的王位。

不过,他人生中最精彩的还是与司马懿的对阵,一场空城计将魏国军队吓退,更使其久久不敢出兵。即便是逝去,还要用轮椅上的假人吓他一番。
在诸葛亮死后,他为蜀汉留下了赵云、姜维等诸多老将,他们算是蜀汉的顶梁柱。

然而,他连自己的死都算到了,却没有算到刘禅会将蜀汉拱手让人,着实令人唏嘘……
而后面这一位却比诸葛亮更高一阶,因为他牢牢将命运把握在了自己的手中,他便是被称为“妖人”的袁天罡。

他一手术数,可算人之面相,又可推测吉凶,而他恰逢隋末混乱之际,为了生计,便给人算命。
而他所看的人无不是未来显贵之人,如杜淹、韦挺等人,他们都在朝堂之上有一方建树。
因为其相术出名,就连唐太宗都对其以礼相待,还让其留在朝堂,算是唐朝的“国师”。

对于唐太宗来说,袁天罡还有另一个作用,那就是判定身边大臣是否忠诚。而袁天罡看此人一眼,便能看出之后的作为,唐太宗会据此判断是否加以重用。
不过,袁天罡虽入朝堂,但并不参与到朝堂纷争之中,大多数在自己的屋子里,观察天体,测算未来局势。

他没有可以与之相交的朋友,若是非得算一个的话,那就是李淳风。二人一见面,说的不是世俗之语,都是道学、天文相关的学问。
两人还共同推出了一本奇书《推背图》,此书过于神奇,甚至存在唐朝即将发生的事。但究竟如何写就,后世之人都无法推断。

袁天罡的一生十分传奇,他连自己死后的事情都安排好了,即便是身处朝堂,却始终不被世俗纷扰。
但下面这一位奇人,看透生死却脱离不了世俗……

又过了五百年,时间来到了元末明初,纷争四起,战火频仍。
各地起义军如雨后春笋般涌出,逐渐凝聚成了巨大的力量。北有郭子兴等人,南有张士诚、陈友谅等,但他们并不是主角,主人公是曾做乞丐、和尚的朱元璋。

而刘伯温便是在朱元璋即将称帝的时候,来到了他的身边。
从少年时,刘伯温便展现出了超凡的才能,在十四岁那年进入府学读书后,每天便捧书研读,拿的还都是一些深奥的书籍,可能就连私塾的老师都不懂。

其他的学子都以为他在装模作样,只有老师知道,他是真的已经将这些书吃透,甚至能将基本的概要说出来。
他12岁考中秀才,23岁考中进士,最后成功入朝为官,当上一名县丞。只不过,当时的朝廷内部腐朽不堪,对刘伯温这样的惊世之才极尽打压。

刘伯温多次上谏,说明地方豪绅所作之事,希望皇帝能够加以惩罚。谁曾想这些豪绅后面都有背景,皇帝也不敢轻易招惹。
结果,刘伯温上谏没成功,反而引得地方豪绅的忌恨。无奈之下,刘伯温只好辞官回家,躲避陷害。

也是在刘伯温归家的这段时间,各地百姓因为受不了元朝的暴政,纷纷起义。
朱元璋从一众起义军中脱颖而出,听闻刘伯温的名号,便将其请到了应天。

那个时候朱元璋正在率领兵马对抗陈友谅的部队,刘伯温便提出集中兵力突破一点,从而消灭陈友谅,进而再消灭张士诚,从而帮助朱元璋建立大明。
朱元璋成为皇帝后,刘伯温终于能实现当官的抱负,多次谏言,并希望朱元璋能够明确法度,不徇私情。

朱元璋欣然答应,对刘伯温加以重用。
然而,在朱标当上太子之后,一切都变了。因为朱元璋开始整治那些欲望膨胀的开国功臣,刘伯温看在眼里心惊胆战。

有一次朱元璋举办了一次宴会,邀请大臣前去。当看到桌上的菜时,刘伯温大惊,认为朱元璋要杀了他们,只因桌上摆着狗肉、兔子肉等。
他连忙拉了徐达一把,才让他们躲过这次灾祸。
然而,能够算命的刘伯温却没有算到自己的命运。

当时在李善长走后,胡惟庸当上了丞相,不过在他当上丞相之前,朱元璋曾经问过刘伯温的意见,而刘伯温毫不客气,直言胡惟庸不行。
胡惟庸也听说了这段对话,并对他怀恨在心,一直想方设法在朱元璋面前说他坏话。

恰巧当时朱元璋也对刘伯温的能力颇为忌惮,便多加疏远。
而刘伯温也察觉到了别人的态度,心中郁闷不已。不久之后,他便感染了风寒,卧病在床。他将儿子叫到床前,说出了自己的遗言。

他不希望儿子们再参与到朝廷的纷争中,谁曾想他算到了开头,却算错了人心。最后他的后代落得个悲惨下场,着实令人感慨。

这4位之所以被称为奇人,是因为其博古通今的能力,这让他们威名远扬。但如果可以,他们可能并不想有这样的能力,也不至于承担得太多。
那在刘伯温之后,又过了五百年,谁又称得上是奇人呢?有人说是毛主席,也有人说是周总理,大家觉得是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