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永徽年间,凤翔府扶风县有户姓张的人家,男主人张先生去世后,留下妻子张李氏和一个未成年的儿子过日子。张李氏勤劳善良,聪明能干,靠着辛苦做些缝缝补补,洗洗刷刷的活儿,赚钱养儿子,过日子。
张李氏本是出自书香之家的女子,父亲对她从小疼爱有加,并教她读书习字。等她到了婚配年龄时,父亲就让她嫁给了读书用功,满腹经纶的张先生,希望她能助张先生谋得功名,日后过上好生活。然而不幸的是,张先生突染重疾,一病不起后,留下张李氏和儿子张小宝,撒手人寰了。
张小宝在母亲张李氏的调教培养下,聪明好学,读书也很用功,小小年纪就识了许多字,读了不少书。张李氏见渐渐长大的儿子读书学习很用功,很是欣喜,可儿子越来越厉害的淘气却让她忧愁起来。
这天下午,张小宝又淘气起来。午休过后,正在读书的张小宝听见窗外的知了叫个不停,就扔下书本,跑到院子里寻找知了的踪迹。他围着院中的几棵树转了一圈又一圈,不多时就是满头大汗了。
头伏这天的天气实在是太热了,他本该回屋休息去了,可一直没有发现知了的踪影让他变得顽皮而执着。他不顾天热,也不顾母亲张李氏的呼喊,仍是围着几棵转悠着,抬头寻找知了。当他在靠近窗户的一棵树上看到有两个知了在树干上趴着叫时,就立即向树上爬起。
在屋里喊着儿子进来吃西瓜的张李氏不见小宝进屋,就出屋来找。这时,她看见了儿子正在爬树,就呼喊着想要喝住儿子。可张小宝的顽皮淘气劲儿上来了,哪里还听母亲的呼喊,就一直朝着树上爬去,还试图抓住叫嚷不停的知了。
眼看着儿子爬得越来越高,担心儿子摔下的张李氏心发慌了,可除了喊小宝停住,她却毫无办法,只得眼睁睁地看着小宝继续爬树。小宝仍是往上爬时,知了似乎发现了张小宝的企图,突然尖叫一声就飞跑了。
没有了知了,张小宝只得失望地下了树。看着儿子平安落地,张李氏一颗悬着的心才回到了原位。张李氏拉着小宝进屋后,一边给他擦汗,一边就耐心地教育上了小宝。张李氏说了许多利害关系的话,可小宝不但没有听进去,因为心思仍在知了身上,反而还顶起了嘴。
张李氏见教育小宝没有效果,就发起了脾气,开始训斥他。不料已经十多岁的张小宝也来了脾气,和母亲张李氏生起气来。结果母子争执起来,男孩子的性格本来倔强,张小宝一气之下夺门而去,临走时还发誓再也不回家了。
张李氏看着儿子气呼呼地跑走,本想追上前去拉住,可一心想教育儿子的她却忍住了,盯着儿子远去的背影,默默地咬着嘴唇。
张小宝跑出家门后,漫无目的地四处游逛。头一次一个人到了外面,因为新奇,刚离开了母亲的张小宝时还有几分欣喜,可是随着夜幕渐渐降临,饥饿也渐渐袭来。因为是负气离开家的,他从树上下来后,除了吃了几口西瓜,连水都没有喝。
渐渐地又渴又饿时,张小宝有些坚持不住了。他下意识地摸了摸身上,一文钱可都没有,无望无助的他一下觉得又气恼又委屈,他想回去,但一想到自己发过的誓言,就又忍住了。
继续漫无目的地在街上游逛着,天色越来越暗,饥饿感也越来越厉害。就在张小宝再次晃荡到一家小面馆前时,面馆的门突然打开了,一位老婆婆出来,什么也不说,就将张小宝一把拉进了面馆里。
张小宝还没有从被突然拉住的惊愕中回过神来,老婆婆已经端过来一碗热汤面,放到他的面前后说:“孩子,你还没有吃晚饭吧。来,把婆婆刚煮的这碗面吃了吧!”
“婆婆……”看着眼前这碗哨子面,张小宝咽了咽口水,喃喃地说:“可是我没有钱。”张小宝说完,又下意识地按了按自己早已饥肠辘辘的肚子,起身就要离开。
“不要紧,孩子。来吃吧,不要你的钱。”老婆婆按住正要起身的张小宝,顺手把面碗往张小宝的面前推近了一些,还拿起筷子递到了小宝手中,“这碗面是今天的最后两份中的一份,我刚刚都煮了,我吃了一碗,这碗吃不下了,给你吃吧!”
正在长身体的张小宝实在是太饿了,执拗不住热心的老婆婆,再加上这碗哨子面实在太诱人,就在老婆婆的劝说下,吃起面条来。张小宝吃着温热的汤面,想起了此时母亲一个人在家,她可能在等自己回家吃饭,可是母亲为什么这么狠心,都不出来找找他……张小宝想着想着,就不由得流下了眼泪。
一想到母亲下午时对自己凶狠的训斥,再面对着陌生婆婆的热心,张小宝说:“婆婆,谢谢您给我面吃。您看,连您这个陌生人都知道心疼一个孩子,可我妈妈怎么就那么狠心不管我。”
老婆婆听张小宝这么说,吃惊地说道:“傻孩子呀,我怎么能跟你妈妈相比呢?我只不过是给你煮了一碗面馆里今天剩下的最后一碗面,而你的妈妈却已经给你做了十几年饭,还任劳任怨地照顾了你十几年啊!如果为此你就感激我,那么你该如何对待养育了你十几年的妈妈呢?这会儿你的妈妈肯定是在焦急地等着你回家吃饭呢?”
听婆婆说到这里,张小定一下就愣住了。随后,他连“谢谢”都没有来得及对老婆婆说,就扔下筷子,一路往自己的家跑去。张小宝一路跑到家中,果然见自己家的门没有关闭,而他的妈妈,正站在门口焦急地东张西望着。
看到儿子跑回家来,张李氏喜出望外,她一把拉过小宝,心疼地说道:“哎呀,你跑哪儿去了,妈妈都等了你2个多时辰了。饭都凉透了。快来洗洗手,擦擦汗,吃饭去。”
张小宝被母亲拉着往屋里走时,眼泪不争气地如断了线的珠子般掉落了下来。他低着头,在心里暗暗发誓:以后再也不惹妈妈生气了。
读而有悟:对于别人的小恩小惠,我们常常能看在眼里并且“感激不尽”;对自己亲人一辈子的恩情,我们却往往会“视而不见”。
亲爱的朋友,读完这则故事,欢迎留言分享您的看法。
【声明】:本故事为民间故事,旨为丰富文化生活,属本人文学创作,故事情节和人物角色有虚构成分,请勿与其他挂钩,谢谢。
---更多精彩,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