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城市养老,是给老人们多元化选择,让他们挑选乐享银龄生活

涵柳看看趣事 2024-11-04 14:04:55

最好的城市养老服务,就是给予老人们足够多元化的选择,让他们根据自身情况挑选最合适的方式乐享银龄生活

上海 东建中

1. 养老服务现状与挑战

1.1 老龄化社会背景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末60岁及以上人口已占全国人口的21.1%,达到2.97亿人,这意味着中国已正式迈入中度老龄社会。预计到2035年前后,我国老年人口将增加到4.2亿人左右,占比超过30%,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人口老龄化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我国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的基本国情。

人口老龄化对养老服务的需求结构产生了深刻影响。老年人口的增长和需求结构的转变,要求养老服务体系必须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以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层次、高品质健康养老需求。目前,我国养老服务体系正在逐步构建和完善,包括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等多种模式,以适应不同老年人群体的个性化需求。

1.2 养老服务供需矛盾

尽管我国养老服务体系正在逐步完善,但养老服务供需矛盾仍然突出。首先,养老服务供给结构不合理。相对于机构养老,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资源不足;相对于城市养老服务,农村养老服务资源整体短缺;相对于自理老年人,为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提供的照护服务资源不足。

其次,服务整体质量不高。许多养老机构和组织所提供的养老服务与老年人及其家属的质量期望存在一定差距。专业人员匮乏也是一个重要问题,养老护理员队伍专业水平不高,医疗、康复、心理、社会工作等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尤为缺乏。

此外,养老服务供给主体职责不清。政府保障存在缺位、越位问题;市场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发挥不充分,市场潜力未充分释放;社会力量参与的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针对这些问题,国家正在采取一系列措施,如推动养老服务市场全面放开,出台土地供给、税费优惠、财政补贴等优惠扶持政策,以及加强养老人才培养和服务质量监管,以期缓解养老服务供需矛盾,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让他们能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最合适的养老方式,乐享银龄生活。

2. 多元化养老服务模式

2.1 居家养老

居家养老服务模式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专业化服务为支撑,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服务和精神关爱等社会化服务。根据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数据,高达94%的老年人选择在自己家或者子女家进行养老,显示出居家养老在老年人中的普遍偏好。

服务内容与需求满足:居家养老服务内容涵盖日常生活照料、医疗保健、精神慰藉和文化娱乐等方面。调查显示,老年人对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呈现扩大化与多元化趋势,其中对身体与心理健康、社会参与、养老期望等方面的需求尤为突出。

政策支持与财政投入:为提升居家养老服务水平,政府适度增加财政投入,加大政府购买服务的力度,扩大居家养老的覆盖面。例如,以县(区)为单位,对居家养老财政投入进行统筹协调,逐步增加政府购买服务品类。

社会力量参与: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居家养老,促进服务资源和养老需求有效对接。养老服务是一项公益性事业,要推动社区、机构、社工、志愿者、慈善资源联动服务,加强内部资源整合与外部资源链接,形成居家养老供需之间的动态平衡。

2.2 社区养老

社区养老服务模式以需求为导向,以社区为依托,以日间照料、生活护理和精神慰藉为主要内容,以上门服务、社区日托、建立老年活动中心为主要形式。

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社区养老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各类设施的适老化改造。重点建设老年食堂、娱乐活动中心、老年学校、养老驿站、医疗保健中心等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加快老年人无障碍设施建设和改造,构建“一刻钟”社区养老服务圈,建设老年友好社区。

社会组织培育:引导和培育老年人社区社会组织,强化老年人的组织化和归属感。鼓励和支持退休党员干部、文艺骨干和积极分子组织公益类、娱乐类、专业类的社区社会组织,将老年人分门别类地吸纳到组织内,从而实现物质、精神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互助共济。

联动服务:推动社区养老和居家养老联动服务,满足老年人多元化和个性化需求。构建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嵌入式养老联动机制,以社区为依托引进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实现三者良性互动,提高养老服务的专业化和个性化水平。

2.3 机构养老

机构养老服务模式以养老机构为载体,为老年人提供饮食起居、清洁卫生、生活护理、健康管理、紧急救援和文体娱乐活动等综合性服务。

服务水平提升:拓宽资金来源,建立健全多渠道资金筹集机制,在加大政府公共财政投入的基础上,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并加强资源链接,争取社会捐赠;完善运营管理模式,创新“公建公营”“公建民营”“民办公助”“公办民助”等多元模式,充分发挥政府和社会两个积极性;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建立一支专业化、多元化、复合化的养老服务队伍。

中高端机构运营与发展:明确角色定位,推动中高端养老机构市场化,让市场成为资源配置的决定性力量,明确定价原则并规范服务收费;加快完善中高端养老机构服务行业标准、从业人员行为规范、服务安全基本规范,促进机构养老专业化、规范化和标准化;支持养老机构连锁化、品牌化,提高服务质量和安全管理,风险防范意识和应对处置能力;加强地方立法,完善机构养老服务法治体系。

3. 养老服务政策与法规

3.1 国家政策导向

国家层面对养老服务的政策导向明确,旨在构建一个多元化、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养老服务体系。政策的核心在于推动养老服务从单一模式向多样化、个性化服务转变,以满足老年人群体不断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

政策框架构建:根据《“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国家明确提出了养老服务体系的发展目标,包括养老服务床位总量达到900万张以上,特殊困难老年人月探访率达到100%,以及新建城区、新建居住区配套建设养老服务设施达标率达到100%等具体指标。这些指标体现了国家对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高度重视和明确要求。

政策支持与激励:国家通过土地供给、税费优惠、财政补贴等政策支持养老服务业的发展。例如,对养老服务机构提供的土地使用税、房产税等税收优惠,以及对符合条件的非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的建设和运营给予财政补贴,这些措施旨在降低养老服务机构的运营成本,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法规与标准制定:国家层面出台了《养老机构管理办法》等法规,对养老机构的设立、运营、管理等进行规范,确保养老服务的质量和安全。同时,国家也在推动养老服务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如《老年人能力评估规范》等,为养老服务提供统一的评估和服务质量标准。

3.2 地方政策实施

地方政策实施是将国家政策导向转化为具体行动的关键环节。各地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养老服务政策。

地方政策创新:各地在国家政策框架下,积极探索适合本地区养老服务发展的政策措施。例如,一些地区推出了“物业+养老”的服务模式,将物业服务与养老服务相结合,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便捷和综合的服务。

政策执行与监管:地方政府在执行国家政策的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养老服务机构的监管,确保政策的实施效果。这包括对养老服务机构的服务质量、安全标准、价格行为等进行监督检查,以及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罚。

政策效果评估:地方政府需要定期对养老服务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以便及时调整和优化政策措施。评估内容包括政策的覆盖范围、受益人群、服务满意度等,通过数据分析和实地调研,为政策调整提供依据。

综上所述,国家政策导向和地方政策实施共同构成了我国养老服务政策与法规的框架,旨在通过多元化的选择,让老年人能够根据自身情况挑选最合适的养老方式,享受银龄生活。

4. 养老服务市场发展

4.1 市场参与主体

养老服务市场的参与主体多元化,包括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和个人等。这些主体在养老服务市场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共同推动市场的发展和完善。

政府角色:政府在养老服务市场中起到政策制定、市场监管和基本服务提供的角色。根据《“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政府明确提出了养老服务体系的发展目标,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如土地供给、税费优惠和财政补贴等。

社会组织:社会组织在养老服务市场中起到了补充和创新的作用。它们通常以非营利组织的形式存在,提供社区服务、慈善援助和志愿服务等。根据企查猫数据,截至2023年4月,中国养老企业数量共有425605家,其中社会组织在提供养老服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企业参与:企业是养老服务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包括养老服务机构、医疗健康企业、科技企业和金融机构等。企业通过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服务和产品,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需求。例如,融捷健康、鱼跃医疗等上市公司在养老服务领域有着积极的布局和投资。

个人参与:随着养老服务市场的开放,越来越多的个人通过创业、投资等方式参与到养老服务市场中。个人参与不仅增加了市场的活力,也为老年人提供了更加丰富和灵活的服务选择。

4.2 服务创新与技术应用

服务创新与技术应用是推动养老服务市场发展的关键因素,它们为老年人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和安全的养老服务。

智慧养老技术:智慧养老技术的发展阶段正逐步由探索期向实践期过渡。科技应用可将一名护工的照护产能提升6-10倍,有效解决护理人员紧缺的问题。例如,天津市打造的银发智能服务平台,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物联感知技术与助老大数据的融合,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综合养老服务。

远程医疗服务:远程医疗服务的发展为老年人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医疗服务。2022年中国远程医疗行业市场规模为482.2亿元,这一市场的快速增长得益于政策推广以及实际需求的增长。

数字化平台:数字化平台的建设为养老服务资源的整合和优化配置提供了新的途径。通过数字化平台,可以实现供需双方的系统化对接,有效缓解养老市场供需失衡的矛盾。

个性化服务: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养老服务市场正在向个性化服务转型。针对老年群体设计便于操作的数字应用,甚至在服务中保留一些线下渠道和人工方式,以满足老年人的实际需求。

综上所述,养老服务市场的发展依赖于多元化的市场参与主体和不断创新的服务与技术应用。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为老年人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选择,使他们能够根据自身情况挑选最合适的养老方式,乐享银龄生活。

5. 养老服务质量与监管

5.1 服务质量标准

养老服务质量标准的建立是确保老年人获得高质量服务的关键。我国在养老服务领域已经制定了一系列服务质量标准,以规范服务提供,保障老年人的权益。

国家标准制定: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GB38600-2019《养老机构服务安全基本规范》强制性国家标准,明确了养老机构服务安全的“红线”,为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提供了基本的安全保障。这一标准涵盖了基本要求、安全风险评估、服务防护和管理要求等关键领域,确保养老服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服务质量监管:依据《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基本规范》(GB/T 35796-2017),规定了养老机构的基本要求、人员要求、管理要求、环境与设施设备要求和服务内容及要求。这些标准为养老机构提供了详细的服务质量评估和改进的框架,推动养老服务质量的持续提升。

服务等级划分:《养老机构等级划分与评定》国家标准实施指南(2023版)为养老机构等级评定提供了明确的指导,通过等级评定机制激励养老机构提高服务质量,满足不同层次老年人的需求。

5.2 监管机制与实施

养老服务的监管机制是确保服务质量标准得到有效执行的重要保障。我国已经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养老服务监管体系,以确保养老服务的质量和安全。

综合监管制度: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建立健全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促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了监管重点、落实监管责任和创新监管方式。这一制度的建立,旨在通过明确监管职责、强化监管协同和信用监管,提升养老服务监管的效能。

监管重点领域:监管重点包括质量安全监管、从业人员监管、涉及资金监管、运营秩序监管和突发事件应对。这些领域的监管确保了养老服务的安全性、合法性和有效性,保护了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监管实施: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通过“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加强了对养老服务机构的监督检查。同时,通过信用监管和信息共享,提高了监管的透明度和效率,确保了养老服务质量的持续改进和提升。

监管效果评估:通过定期的监管效果评估,政府部门可以及时了解养老服务质量的变化趋势,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这种评估机制有助于持续优化养老服务监管体系,提高监管的有效性。

6. 银龄生活服务实践

6.1 银龄行动

“银龄行动”作为国家层面推动老年人社会参与的重要举措,其实践效果显著,为老年人提供了多样化的社会参与途径。据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0月,全国参加“银龄行动”的老年志愿者累计有700余万人次,开展援助项目4000多个,覆盖了教育、科技、农业、文化、卫生健康等多个领域。

项目实施与成效:通过“银龄行动”,老年人的智力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他们在西部大开发、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老年知识分子通过技术指导、教育培训等方式,助力欠发达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受益群众达到4亿多人次。

社会参与渠道拓展:为了进一步拓宽老年人的社会参与渠道,国家鼓励各地搭建“银龄行动”服务平台,积极探索“互联网+银龄行动”服务模式。同时,通过组织全国“银龄行动”志愿服务队伍,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

政策支持与激励:国家通过政策支持和激励措施,如提供培训、资金支持和荣誉表彰,鼓励更多的老年人参与到“银龄行动”中来。这些措施不仅提高了老年人的社会参与度,也增强了他们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6.2 智慧助老公益行动

随着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智慧助老公益行动”应运而生,旨在通过智能手机培训、科普养生、健康义诊等活动,提升老年人的数字技能,享受智慧生活。

智能手机培训:据江苏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微光耀华”社会实践团队的数据显示,通过“跨越银龄·畅享智能”老年人智能手机微课堂活动,数百名老年人学会了使用智能手机进行日常沟通、支付、娱乐等操作,有效提高了他们的数字素养。

科普养生与健康义诊:西咸新区各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开展的“守护银龄”系列活动中,为老年人提供了健康义诊、爱心义剪、科普养生等服务,直接受益人数超过千人。这些活动不仅提升了老年人的健康意识,也增强了他们的社区归属感。

技术应用与服务创新:天津市打造的银发智能服务平台,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物联感知技术与助老大数据的融合,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综合养老服务。这种技术应用和服务创新,为老年人提供了更加便捷和个性化的服务,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银龄行动”和“智慧助老公益行动”作为银龄生活服务的重要实践,通过多元化的服务和技术支持,有效地提升了老年人的社会参与度和生活质量,让他们能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最合适的养老方式,享受丰富多彩的银龄生活。

7. 总结

7.1 养老服务体系的多元化发展

我国养老服务体系正逐步实现多元化发展,以适应老年人群体的个性化需求。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等模式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一个覆盖全面、层次分明的养老服务网络。根据《中国城市养老服务需求报告2022》,超过八成的城市居民青睐城心养老,显示出老年人对于便捷生活圈的重视。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身体状况的变化,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呈现出阶段性特征,从活力阶段的居家养老,到半失能阶段的社区和机构养老,再到失能失智阶段的机构养老成为主流选择。

7.2 政策支持与市场活力

国家政策的导向和支持为养老服务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通过土地供给、税费优惠、财政补贴等政策,降低了养老服务机构的运营成本,提高了服务质量和效率。同时,地方政府在执行国家政策的同时,也在积极探索适合本地区养老服务发展的政策措施,如“物业+养老”的服务模式,进一步激发了市场活力。

7.3 技术创新提升养老服务质量

智慧养老技术的发展,如远程医疗服务和数字化平台的建设,为养老服务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服务效率,还为老年人提供了更加便捷和个性化的服务体验。根据天津市银发智能服务平台的数据,智慧养老技术的应用有效提升了养老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7.4 监管体系保障服务质量

服务质量标准的建立和监管机制的实施,确保了养老服务的质量和安全。国家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如GB38600-2019《养老机构服务安全基本规范》,为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提供了基本的安全保障。同时,综合监管制度的建立,通过明确监管职责、强化监管协同和信用监管,提升了养老服务监管的效能。

7.5 银龄生活服务实践的社会效应

“银龄行动”和“智慧助老公益行动”等项目,通过提供多样化的社会参与途径和技术支持,有效地提升了老年人的社会参与度和生活质量。这些项目的实施,不仅增强了老年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也为社会的发展贡献了老年人的智力资源和经验。

综上所述,我国养老服务体系的多元化发展、政策支持与市场活力、技术创新提升服务质量、监管体系保障服务质量以及银龄生活服务实践的社会效应,共同构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高效能的养老服务体系,为老年人提供了足够多元化的选择,让他们能够根据自身情况挑选最合适的养老方式,乐享银龄生活。

结束了

0 阅读:0

涵柳看看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