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了胜仗还被处分,程子华到老都没明白毛主席的战略意图

槟榔看历史 2023-03-26 09:44:04

盛世危言/文

辽沈战役战役期间,蒋介石便开始考虑华北部队的去向。他和傅作义一共研究了3套方案。

第一,放弃张家口,把兵力集中在天津和唐山之间,以塘沽海港为中心,构成60里半径滩头阵地,以便在必要时刻可以把华北60万的蒋军由海上运到江南。

不过,这个方案只是蒋介石的一厢情愿。蒋介石的精锐部队在东北战场已经消耗殆尽,他想要把华北部队运到江南,来谋求守住半壁江山。但傅作义却不愿意把自己的精锐部队带到江南,他的部队的将士也不愿意离开故土,因为他们知道离开自己的地盘蒋军会慢慢蚕食掉他们的势力。

第二,西撤到绥远。

这个方案是傅作义的一厢情愿。因为傅作义是绥远的地方实力派,他的势力和起家都在察哈尔、绥远一带,因此他当然不愿意轻易离开自己的势力范围。为此,傅作义向蒋介石建议,陆路撤退要经过解放区,海上撤退马上要到冬天了,还不如把部队撤到绥远,这样就可以与西北的“三马”还有胡宗南的部队互为犄角,此法可以保住大西北。

双方都有自己的“小九九”,于是第三种方案诞生了。暂守平津,保持海口,既不放弃张家口,又可以扩充实力(利用战争间隙补充兵员),根据时局势变化再调整方向。

与此同时,美国根据自己的在华利益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美国人认为,坚守平津能够牵制解放军东北和华北野战军南下。如果情势恶化,可以利用塘沽海口把部队运到青岛。那个时候,傅作义出人,美国人出钱,可以把山东半岛变成美国在远东的军事基地。

蒋介石最后同意第三套方案。首先是因为他听命于美国,其次是因为“暂守平津,保持塘沽海口”,如果傅作义真的支撑不住,可以随时从海上南撤,加强江南防守。

傅作义也同意第三套方案。其一,此方案可以接受美援。其二,可以用自己掌握的军政大权扩充新军,增强自己的实力。傅作义考虑辽沈战役刚刚结束,解放军至少要休整2、3个月才能入关。到那时,他可以争取扩大新军20-30万人,待自己拥有百万大军,可战可守,万一不行,再西撤绥远也不迟。

11月初,为了执行第三套方案,傅作义将华北剿总所属的蒋傅两系军队4个兵团12个军52个师近60万人,收缩在东起唐山,西至张家口的1200里铁路线上的狭长地带,摆成一字长蛇阵。11月3日,傅作义突然接到蒋介石从南京发来的急电,要他在4日飞往南京,参加最高紧急军事会议。

会议开了四天,主要研究在辽沈战役失败后,如何利用南北两线军队挽救败局。在会上,蒋介石宣布:集中一切可能集中的兵力,在徐蚌地区同陈毅、刘伯承进行决战。在华北收缩防线,集中兵力于北平、天津、塘沽,牵制东北共军入关,在必要时撤退过江,加强京沪的防务。为促使傅作义同意放弃华北南下过江,蒋介石在会上正式宣布任命傅作义为华东南军政长官,并通过何应钦转达要傅把华北军队经海陆两路全部撤过江之意,并说船已准备好,由傅全权指挥。

面对蒋介石的逼迫,傅作义在会上完全以一个主战派的角色自居。他坚决主张同共军血战到底,提出誓死坚守华北,挡住华北和东北共军南下,并说:只有这样才能争取时间,让蒋介石在江南顺利组建好第二条防线。

傅作义的态度弄的蒋介石毫无办法,只得表示尊重傅作义的意见。

傅作义由南京回北平后,为表示实施其决心,决定实行“依托美援,保持津沽”向东靠的战略计划:把陈长捷调天津,改建和增强天津城防工事,征集壮丁编成警备旅;派出副总司令宋肯堂,组织工事督导列车,活动于北宁线上,检查津、唐工事;命令河北省主席楚溪春和保安司令陈光斗,迅速编组保安团,每县一至三团,发械升为正规团,作为扩军20万的计划;准备把剿总总部由平移津;把张家口的小兵工厂及一些经济组织等及军政眷属迁往天津。

尽管傅作义做了这些行动,但他的基本实力第35、104、105各军,却仍旧配置于平绥路一线,有意把蒋系部队摆在北宁线上。一旦东北解放军主力入关,蒋系部队首当其冲,而傅系部队在不利情况下,可以向绥远西撤。

从这里可以看出,到底是是在平津固守,还是从平津撤退或西撤绥远,国民党内部仍是举棋不定。美国人、蒋介石和傅作义3者之间,同床异梦,各有打算。

毛主席在分析辽沈战役后的全国局势和华北敌我动态时,洞察到蒋介石和傅作义踌躇难决的心里。为使华北的蒋傅军队不逃走,也不能收缩,毛主席决定对华北蒋傅军队进行战役分割和包围。

为了达到此目的,毛主席在辽沈战役结束后,便指挥东北野战军先遣部队迅速开入关内。接着指挥东北野战军主力以最快速度入关,隔断北平与天津、天津与塘沽、塘沽与唐山之敌。此战术指挥最重要的是先期部队不能把敌人打的太轻,以至于他们收缩集中以此提高战力;也不能把敌人打的太狠,以至于他们土崩瓦解从海上迅速撤退。当然,还要让东北野战军主力秘密入关,不能被敌人发现。

因此毛主席在电报中指示:

部队行动必须隐秘,蒋傅对我军积极性总是预估不足,他们尚未预料你们的主力会马上入关。因此,除部队行动十分隐蔽外,请东北局及林、罗、谭令新华社及东北各广播电台在今后的两个星期内,多发沈阳、新民、辽阳、营口、锦州等地我军主力庆功祝捷,练兵开会的消息,以迷惑敌人。

尽管主席想得十分周到细致,但百万东北野战军主力入关,毕竟不是易事,需要一段时间。这时的压力就落到了东北野战军先遣部队和华北野战军上。

11月下旬,毛主席急令华北一兵团缓攻太原,令杨成武、李井泉的三兵团主动撤围归绥,不使傅作义派主力西援,这样既可以把傅作义主力吸住不能从海上南逃,又便于掩护东北野战军主力秘密入关。

12月初,平张全线遇到解放军袭击,张家口南姚家庄机场被解放军攻占。其时,驻张家口的是傅部孙兰峰兵团105军和两个骑兵旅,急电傅作义要求派兵增援。果然,解放军的进攻使傅作义着了急,怕失掉张家口,堵住了在不利形势下逃往绥远的道路,忙令驻守北平附近的35军两个师、驻怀来的一104军一个师,分别乘火车、汽车增援张家口。这样就把傅作义嫡系的大部约10万兵力,吸引在平绥线上不能动弹,正好中了解放军之计。

毛主席遂即命令东北野战军程子华军团,迅即超越密云、怀柔、顺义线上的敌人,向延庆、怀来地区前进,以堵死35军的后路,来个瓮中捉鳖,彻底解决傅作义的王牌军队。

在电报之中,毛主席明确程子华的先遣部队要超越密云之敌,但是程子华认为密云附近的白河与潮河是部队西进的必经之路,拿下密云之后可以解除部队的后顾之忧。同时,程子华侦查得知,密云内的守军仅有一个保安团,于是决定拿下密云后再向怀来进发。

12月2日,程子华派先遣部队向密云发起进攻。按理说东北野战军一个师打敌人的一个保安团师手拿把掐的事情,但是发起战斗后,敌情却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在密云外驻守的敌13军的3个团全部缩回到城内,这样一来,城内的敌军一下就增加到7000多人。先遣部队受阻,战斗打成了僵局。

程子华得到战报后,当即命令剩余部队全部加入攻击密云的战斗中。经过3天的苦战,我军终于攻下了密云,歼敌7000余人,自身伤亡1000余人。

得知攻打密云的解放军部队全部戴着狗皮帽子,傅作义敏锐的察觉到东北野战军已经提前入关,于是他急忙给35军发电报,让35军速回北平,同时派出104军前去接应。

12月6日,35军从张家口出发,此时程子华的先遣部队距离怀来还有不小的距离,如果让35军逃回北平,将对战局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毛主席得到战报后,也是非常生气。当即给程子华发电报:

你们(指程黄)几次给杨(指杨成武)李电令都不合具体情况,都与军委隔断张宣两敌联系的规定冲突。现杨李已放任35军东逃,又不知杨(指杨得志)罗耿能否于新保安阻住该敌,你们自己则不以后卫军打密云,而以先头军打密云,致耽搁时间。在这种情形下,可能你们尚未赶到,35军及怀来之敌即已一起东逃,你们到后毫无事做,空劳往返。虽然如此,你们仍须星夜赶进。希望杨罗耿能于六日夜或七日早在下花园、新保安线上抓住35军及104军主力,而怀来之敌亦未跑掉,你们可协同杨罗耿歼灭该敌。

从这封电报中可以看出毛主席对程子华先遣兵团擅自攻打密云的不满。事实上,如果不是华北3纵的郑维山及时出击,在马圈和碱滩一带堵住了104军,35军还真就被救走了。密云战斗,程子华差点因小失大,战后受到了上级的严厉批评。后来程子华虽然出任四野第13兵团司令员,但广西战役还没打完就被调离了军队,转到山西任职,之后再也没有回部队工作,因此1955年授衔的时候才遗憾地和上将军衔失之交臂。

遭到毛主席的批评,程子华非常不服气,后来还要去找毛主席去论个是非曲折。时过多年之后,他也没有深刻反省。在写《程子华回忆录》时,就此事反复为自己辩解。也有一些人认为,程子华虽然有错,但不能担负全部的责任,毕竟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真的是这样吗?要我说,程子华到老也没有明白毛主席的战略思想。如果每个将领都有自己的主意,那么军队就没有办法指挥了。大将对君命有所不受,小将对大将也是君命有所不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判断,不接受上级的判断,那还怎么指挥呢?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这句话是给君王说的,这句话的意思是古代的君王要尽量让听得到炮声的人做决策,尽量控制自己遥控指挥的冲动。我想这一点,毛主席做的足够好,他指挥时只给下面的将士只给大略方针,而不是像蒋介石一样越级指挥,搞的前线将领不明所以。况且,毛主席还是一个非常听得见别人意见的人,淮海战役就是一个非常明显的例子。如果程子华当时给毛主席发一个电报,就不至于受到如此的批评。

这个时候,又有人说,程子华之所以失败是因为情报不准。如果情报准确,密云城内只有一个保安团的部队,那么程子华就立了大功。在他当时的判断中,这样的小事是不用上报的,所以才犯了如此大的错误。

这时我们就要说一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第二层含义了。你有君命有所不受的决心,就要先有受到批评的准备。一个将领的判断,如果正确了这是你的功劳,但如果错误了你也必须接受批评,尤其是与上级命令不一致时。战场形势变化多端,一个将领必须要有担当。当年,林彪写信给毛主席问红旗究竟能打多久,毛主席回答后对别人说,林彪懂什么,他还是一个娃娃。这不是对林彪的偏爱,而是实事求是。因为很多情报和资料当时的林彪看不到,所以他没有毛主席那样的战略眼光,毛主席才会耐心的解答他,告诉他星星之火必将燎原。

0 阅读: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