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人智慧:张仪因贪设计灭蜀国

闲读与苦读 2023-04-11 07:49:18

时光不会辜负读书的你——

战国时期,中原连年大战,而蜀川一带却和平无事。因为蜀川四面是山,“不与秦川通人烟”,外邦诸侯难以对其加兵。和平的环境,再加上蜀川地肥水足,所以农业十分发达,被称为“天府之国”。

秦国早就对蜀川垂涎三尺,只因中原逐鹿腾不出手来,也主要因交通不开,大军难以进击,故而久怀灭蜀之志而无法行其事。

秦惠王时,秦国来了一名纵横策士叫张仪。他向秦惠王分析形势,说取了蜀川,可强民富国,有了进兵中原的物资后盾。秦惠王说:“我何尝不明白这一点呢?只是交通不便,难以进兵。若我们派人开凿山路,一来耗民力,二来引起蜀王警觉,也难以取胜。”张仪说:“我有法子让蜀王为咱们开道。道路开通后再打它个措手不及。”秦惠王一听大喜,忙问何计,张仪述说一番,秦惠王同意,马上叫人按计行动起来。

张仪从鬼谷先生学纵横术后,先游楚国,以求进用,哪知楚王平庸不识人,张仪只好离楚奔秦。那时,楚国已与蜀川有来往,所以张仪了解蜀川情况,知道蜀王是个贪利的小人,最喜欢中原金银宝玉,故而向秦惠王进献了“利诱”之计。

秦惠王依计,出告示召集天下名匠,说秦国发现了一块特大红玉,欲雕成一空心大玉牛,牛腔内盛以黄金,夜间可发七彩之光。消息传出后,天下名匠都来应招,各诸侯国自然传遍消息。蜀王也辗转得到此消息,大感兴趣,只恨无缘饱眼福。

二计成功,张仪再行第二计,派能言善辩的使者从民间通商小路,越过秦岭去蜀国游说。

有大国使者来到这闭塞之地,蜀王自然十分热情。使者呈上秦惠王书信,说秦蜀久为邻国,愿结通世之好云云。蜀王心中惦记那件“金肚玉牛”,忙打听消息。使者乘机呈上礼单,蜀王见礼单上第一件便是“金肚玉牛”,大喜过望,笑逐颜开,忙问礼物何在。

使者面露难色,说运至半路,山路实在崎岖难行,故停放在半路上了。蜀王一听,当即答应派民人凿山通路,使车马可行,以运玉牛进蜀。使者高兴地回秦国去了。

蜀国大臣们听到此消息,怕秦国有诈,忙进谏劝止。哪知蜀王早被“金肚玉牛”蒙住了眼,就是不听。

这样,蜀王从国内征调数万民夫,凿了三年,终于在蜀秦之间凿出了一条可通车马的山路,高高兴兴地迎回了那“金肚玉牛”。可他没想到,还没等把那“金肚玉牛”欣赏够,秦兵已从蜀人凿出的山道上杀将过来。不出一月,蜀川尽为秦有,蜀王成了俘虏,那“金肚玉牛”自然也归秦所有了。

本号是一个传播优秀文学传承传统文化的平台。阅读是一件重要的小事,关注本号,一起来读书养性、终身学习!
0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