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山第一兵”邢志强:战友撤离阵地,他一丝不挂孤身坚守117天

红色风云录 2025-02-17 09:36:14

1986年,在距离越军阵地仅有10米的211高地1号哨位,三名解放军战士赤身裸体,坚守在狭小的猫耳洞中。没过多久,两名战友不幸负伤撤出阵地,只剩下一个人,坚守了整整117天,他就是“老山第一兵”邢志强。

邢志强出生于一个普通农家,受父亲的影响,邢志强从小就有一个保家卫国的梦想。因此在20岁的时候,邢志强毅然报名参军,成为兰州军区47军一名普通战士。

就在邢志强参军不久,部队接到了驻守老山的艰巨任务,邢志强跟随部队奔赴老山前线。在老山战场上,有一块重要的战略位置211高地,这里距离越军清水口子防御阵地前沿,直线距离只有680米,是越军后勤补给的重要运输线。

因此,在211高地换防时,邢志强毅然写下血书,主动要求驻守最危险的1号哨位。临行前,军长为邢志强和其他两位战友送行,师长将“00001”号战斗徽章亲自戴在邢志强的身上。

所谓的1号哨位,其实就是一个石头缝,这里距离越军阵地只有10米的距离。邢志强和两名战友刚刚抵达哨位,越军就发起了进攻,三个人依靠着猫耳洞,一边呼叫支援一边反击,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

在战斗中,邢志强的眼角和腿部被炸伤,但他将弹片拔出之后,毅然继续和敌人战斗。在与上级失去联系的情况下,邢志强和两名战友和敌人展开了哨位争夺战,最终牢牢守住了哨位。

相比于敌人猛烈的战火,阴暗潮湿的石头缝反倒更加让人难熬。由于天气炎热,为了避免出现皮肤病,邢志强和两名战友脱光了衣服,一丝不挂坚守在哨位上。而相比于其他哨位,1号哨位的特殊位置,让邢志强和战友们既不敢用装有电池的风扇吹汗,又不敢抽烟来排遣寂寞。

后来邢志强的两名战友负伤撤出阵地,原本军长也让邢志强一起下来,但邢志强觉得自己熟悉哨位情况,违抗了军长的命令,孤身一人坚守在1号哨位,整整在石头缝里坚守了近4个月11天。

利用地形优势,邢志强灵活地与敌人周旋,打退了敌人数十次进攻,还成功打死打伤35名越军。期间恰逢邢志强24岁生日,师长专门给他打去电话,唱了一首《十五的月亮》表示对他的祝福,晚上连长趁着夜色,冒险给邢志强送去烧鸡和白酒。

随着与越军的战斗逐渐平息,邢志强完成坚守任务撤离哨位。鉴于他在211高地的英勇表现,部队给他记一等功一次,邢志强也因此成为全国知名的战斗英雄,被誉为“老山第一兵”。

驻防老山的任务结束后,邢志强随军回到兰州,还被提拔为排长。由于在老山前线落下不少的毛病,邢志强向组织申请退伍,自此离开了部队。在组织安排下,邢志强被分配到电信公司工作,成了一名普通的职工。

虽然离开了部队,但邢志强依旧保持着军人本色,将军人的那份忠诚和责任感带到了工作中,在平凡的岗位上继续贡献自己的力量。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