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常以炎黄子孙自居,然而,关于黄帝和炎帝的身份和来历,大家是否真的了解清楚?尤其是二者之间的关系,恐怕没有人能够解释清楚。其中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炎帝的身份特别混乱,他出生的地方、活动的区域、生活的年代以及社会关系等等,在古籍文献记载或者民间传说中尽不相同。
一般认为,传说中的炎帝就是神农氏。然而,神农氏是一个群族的名称,并非历史上的某一个人。按《易·系辞》的记载,神农氏对人类文明的贡献是发明农具从事农业耕种,因而被称为神农氏。中国在很久以前就已经成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耕种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我们的祖先什么时候开始从事农业耕种?恐怕没有人能够说得清楚,也许是数千年,也许是数万年。
在长达数秆年乃至数万年的漫长历史中,不知有多少人为农业耕种技术的进步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然而这些人的名字都未能流传下来,后人将他们称为神农氏。如果神农氏就是炎帝,炎帝肯定不只一个人,而是成千上万。
关于黄帝和炎帝的关系,在《国语·晋书》的记载中,两人竟然是同父同母的兄弟关系:“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二帝用师以相济也,异德之故也。”
在《史记·五帝本纪》中,黄帝与炎帝又是另一个模样:“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而蚩尤最为暴,莫能伐。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于坂泉之野……”
最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黄帝和炎帝这对同胞兄弟不知何种原因竟然在阪泉大战一场。如果是双方为了争地盘,战争的地点应该是姜水或者是姬水,两人为何带着族人到毫不相干的阪泉去决战呢?要知道,上古时期的神州大地基本上都是荒芜之地,哪怕说出某个地点,别人也不知道。就算两人约定到某地进行决战,真正行动时也未必能够相遇,因为在这荒芜之地根本就没有道路可走。
象阪泉之战那样的部落战争,在今天听起来也许说得通,但在上古时期的地理环境和社会发展水平是极不合理的。
《国语·晋语》中并没有阪泉之战的记载,但司马迁说黄帝是少典之子应该是参考了《国语·晋语》的记载,他在《史记·五帝本纪》中不仅补充了阪泉之战的内容,还添加了很多黄帝生平的事迹。与《国语·晋语》相比,《五帝本纪》对黄帝的记载更详细、更具体,问题是,这些内容从何而来?有何根据?
中国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在商朝才出现并广泛使用,上古时期并没有文字,如果说黄帝的父亲叫少典,那么“少典”这两个字从何而来?就连“黄帝”也是后人追封的一个称号,我们并不知道黄帝本人的真名叫什么,更不用说他父亲了。
也许有人不以为然,司马迁不是在《五帝本纪》中说得很清楚,黄帝“姓公孙名曰轩辕”吗?
其实,轩辕的全称是轩辕氏。也有人说黄帝是有熊氏,不管轩辕氏也罢,有熊氏也罢,都跟包牺氏和神农氏一样,是古人对一个群族的称呼,并非具体某一个人。从字义上来理解,轩就是简易的小屋之类,古人多用作书斋、饭馆、茶馆之类的名称,而辕是车前驾牲畜的木杆,轩辕就是有帷幕的、制作十分简陋的车辆。
轩辕词义的演化经历漫长的过程,它的来历自然与轩辕氏有关,轩辕氏从事游牧,轩就是他们所住的帐篷。由于他们精明能干,被称为精明的猿猴,轩辕就住帐篷的猴子。为什么这样说,这是因为他们发明了简易的车辆。轩辕就是指能够移动的帐篷,逐渐演化成为带有帷幕的车辆。后人为了纪念他们的功绩,将他们发明的车辆称作是轩辕,轩辕氏就是发明车辆的人。黄帝只是轩辕氏其中一人,不过正是由于黄帝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使得轩辕氏声名远播。
同样,有熊氏应该就是擅长养熊的人。
《国语·晋语》中“少典之子”的“典”字应当作典籍来理解。远古时代,人们对有重要贡献的人物往往会将他的功绩刻写在日常所用工具上,或者描绘在陶器上,以便能够流传于世上。在文字诞生前,古人是用图形或符号来表示的。古人将这些图形符号收集起来,整理成册就成为典册。所谓“少典之子”,应该就是从稀有典籍上看到的人物,而不是一个名叫“少典”所生养的儿子。
所谓稀有典籍,就是很久以前的典籍,因为时间久远,所以才会稀有。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这些典籍所载的不是文字,而是图形符号,大家都看不懂,留着有什么意义?比如现在考古文物上图形符号,谁又能够说清楚它们表达什么内容呢?
这些图形符号在《易经》就称之为系辞,所谓系辞就是附着在工具器皿上的语言。当后人看到古人遗物上这些图形符号后,似乎在听到古人在诉说什么。《易·系辞》就是引导我们如何从这些图形符号中了解古人所表达的思想内容。中国的文字多为象形字,就是从远古时代遗物上的图形符号演化而来。前面章节在讲述三皇时,就是从文字结构和起源入手,并结合相关古籍记载进行解读,要了解炎帝,不妨从“炎”字入手。
前面的章节已经详细讲述,三皇五帝的“皇”就是远古时期从事游牧的伏羲氏对他们首领的尊称。“皇”就是经验丰富的领路人,就象天空中光芒四射的太阳,照亮了人们前进的道路。大家跟着他,就能够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走向光辉灿烂的未来。
“皇”的具体含义就来源于卦象:“明两作离,大人以继明照于四方。”
“明两作”就是两个离卦上下重叠。离为火,大家应该街道吧?那么,“明两作”也可以看作是两个火上下重叠,这不是就成了“炎”吗?因此,“炎”也有着与“皇”类似的含义,也可以作为经验丰富的领路人来理解。
也许有人会问,离为火,也代表日,那么,“明两作”是否可以看作是两个日上下重叠来理解呢?
两个日上下重叠就是“昌”字,蒸蒸日上、繁荣昌盛的意思。黄帝其中一个儿子就叫昌意,昌意大概就是“昌”的意思。
那么,“昌”又是什么意思?繁荣昌盛,这个成语的意思大家应该知道吧?结合离卦的卦象来理解,就是说在这位大人领导下,大家的生活过得蒸蒸日上,社会发展良好,呈现出一片繁荣昌盛的景象。
也许在黄帝出现以前,伏羲氏就出现了很多个昌意。但在黄帝统一天下后,他的第二个儿子由于表现出较强的能力,很快就为天下人知道。昌意用来代表特定的某一个人,就不宜用来指其他人了。从此以后,昌意就专指某一个人,就是黄帝的第二个儿子。
“皇”、“炎”、“昌”这三个字都有离卦的象征意义,显示出中华文化的多元性。在上古时期,神州大地上生活着众多的氏族部落,每个部落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系统。随着市场的兴起和繁荣,不同群族之间的交往更加频繁,人们交换商品的同时也在交流语言和文化。黄帝统一天下后,伏羲氏在当时有着极强的影响力,八卦作为伏羲氏特有的信息交流工具,逐渐被其他群族所熟悉。这就好比当今世界上,尽管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字语言,但由于美国国力强盛,政治影响力大,英语便成了世界性通用语言。一些民族由于习惯使用英语,以致连本族的语言都遗忘了。
当然,由于自身固有的语言习惯以及理解能力的不同,不同群族对陌生语言的理解很难达成统一的标准,尤其对于《易经》八卦的理解,现在依然存在较大的争议。尽管“皇”与“炎”都有离卦的象征意义,都含有光明的含义,但二者的格局却有所不同。“皇”象征天上的太阳,具有无比的光辉灿烂,用来称领导能够充分地表达出自己的敬意,显然是伏羲氏的理解。“炎”则有可能是其他部落、尤其是神农氏各部落的理解,通常与“帝”连在一起用才有“皇”的含义,常常用来指上古部落首领,这就难怪人们看到“炎帝时总是与神农氏联系起来。
在上一章节中说到,帝的出现是时代的变迁,自从有了黄帝,人类社会便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以往的章节从文字起源并综合各种古籍对“皇”和“帝”的含义进行解读,“皇”与“帝”都是上古时期至高无上的荣誉称号,同时也意味着至高无上的权力,一般用来称呼上古时期的部落首领。
虽然都是用于对首领的称呼,但通过对《易经》的解读,“皇”与“帝”还是有区别的。“皇”最初的含义是天上的太阳,意思是领路人,是伏羲氏用来称呼自己的首领,后人用来泛指远古时期对人类文明作出重大贡献的人。至于具体某一个人很早以前就已经无法考证了。“皇”的称号在文字出现以前就有了,只不过用简单的图形来表示。
“帝”则是随着黄帝的出现而诞生,是天下各部落推举出来的盟主,必须得到各部落的认可才能成为帝。在上古时期,能够称帝的人屈指可数。当然,秦始皇以后,只要有足够实力都可以称帝。
“皇”与“帝”这两个字从形成之初到如今的字形,经历了漫长而又复杂的演化历程,如果不了解演化历程,我们就无法辨认字源。相比之下,“炎”字就没有那么复杂的演化历程,字形结构的变化也没有那么夸张,很可能根据离的卦象创造出来的。
中国的文字多为象形字,其本身就包含了大量的信息,字形结构的变化往往意味着字的含义也有微妙的变化,这些都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
以上是对“皇”、“帝”作简单的回顾。“皇”、“帝”在以往的章节中已有详细的讲述,也不知大家是否能够看懂。简单地说,“皇”是上古时期游牧部落的领路人,我们可以理解为部落首领。“皇”象征着天上的太阳,它的象征意义来源于《易经》离卦的卦象。
“帝”则源于《易经》乾坤之道的因果关系,它是因为黄帝的出现而诞生。黄帝能够将天下各部落组织起来,结成联盟,盟主就是帝。
“皇”与“帝”都源于《易经》,是上古时期伏羲氏对首领的称呼。随着文明的传播与交流,这样的称呼也被其他群族所接受。然而,并非所有群族都能准确把握《易经》八卦的含义,伏羲氏心目中的“皇”到了某些群族便理解为“炎”,“炎帝”就相当于“皇”。
古籍中有很多关于炎帝的记载,在这些记载中,各种情况又有所不同,而且差别相当大。这些记载中的炎帝应当是不同部落的首领,我们不应将他们视为同一历史人物。其实,不论是黄帝还是炎帝,都是一个荣誉称号,用今天的语言来说就是伟大领袖,炎黄就炎帝黄帝,用现在语言来表达就是伟大的领袖黄帝。比方说,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会经常听到这样的宣传口号: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接班人。伟大领袖是一个荣誉称号,用来修饰毛主席,我们不能将伟大领袖和毛主席理解为两个不同的人。
这样的表达在古代也是相当普遍,除了黄帝外,古人在称呼其余四帝时也常常在前面加上一个帝字,如帝喾、帝尧、帝舜,颛顼则称为帝高阳。
虽然黄帝和炎帝都是一个荣誉称号,但由于黄帝对人类文明所作的贡献无人能企及,在他之后,再也没有任何人用得起这个称号,黄帝也就成为他独自一人的称号。而能够称得上炎帝的人则很多,往往是神农氏的部落首领,他们都没有十分突出的贡献,基本上也没有给后世留下十分清晰的印象。
在众多古籍记载中,黄帝的目标是十分明确的,至于炎帝,无论是他的身份还是他所作的贡献,恐怕没有人能够说得清楚。如果非要将炎帝理解为历史上的某个人,这样也未尝不可,但需要注意,在不同文献中出现的炎帝,他们的身份各自不同,不应将他们视为同一人物。比如《晋语·国语》中所记载的炎帝“以姜水成”,而在《山海经·海内经》的记载中,炎帝之妻却成了赤水之子,难道姜水就是赤水吗?就算姜水是赤水,与祝融的关系也理不清,在《史记·楚世家》中,祝融是颛顼的后代。
小篇:把你家的先祖少典领走,公元前2697年少典才继任羌族族长,是西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