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时60分和一分60秒,为什么使用60进制?

玖姐说冷知识 2025-04-09 09:35:48

如今我们计数用的是十进制,逢十进一。时间里的分和秒却是用的六十进制,一小时60分钟,一分钟60秒,而秒后面的毫秒等又为千进制,一天为24小时,根本不统一。为什么不像普通计数一样把一小时分为10分钟或者100分钟、1000分钟呢?

“六十进制”源自古巴比伦

考古学家曾在古巴比伦遗址中发现了公元前2300年至公元前1600年间的一块泥板,上面就记载了使用六十进制计时的方法,证明了六十进制最早由古巴比伦人发明。至于为什么是数字60?

这是因为60是一个高度可整除的数字,它可以被1、2、3、4、5、6、10、12、15、20和30整除,方便我们形容时间。比如说0.5小时就是半小时、四分之一小时就是一刻钟,这使得60成为了一种非常实用的计数单位,也是古巴比伦人智慧的结晶。于是一小时等于60分钟,一分钟等于60秒。

“小时”的概念

我国古代是使用十二时辰作为计时方式的,最早在商朝就已经出现,西周就已经在使用,不过当时叫法不同,并不是按照“子丑寅卯...”干支次序来的。

直到汉武帝时期颁布并实行了《太初历》,才将十二时辰制定形定名。前几年有一部非常火的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就是以此为题材。

明末清初,西方二十四小时制传入我国,19世纪末,官方开始使用二十四小时制的钟表。古代一个时辰正好对应西方钟表的两个小时,于是人们将一个时辰称为“大时”,把西方时间的一个钟点叫做“小时”。随着钟表的逐渐普及,“大时”概念慢慢地消失,“小时”则一直沿用。

为何钟表是12小时?

在没有时钟的古代,太阳是我们判断时间的依据。地球自转一圈产生了白天和黑夜,于是一昼一夜则为一天。通过每天太阳照在竹竿上的影子长度不同,相同长度重合基本为365天左右,得出一年大约为365天。

判断夜晚月亮的阴晴圆缺,两个盈月间一个周期大概为29天左右,于是有了月的概念,一年则被分为12个月。再由于不同月份太阳位置高低的差异,人们又把一年分为四季。这便是最早的历法,依靠太阳来指导农业生产。

所以最早的时钟“日晷(guǐ)”便是以太阳的影子来计时,“日晷”就是以一个圆盘为底座叫做“晷面”,上面分有刻度,中间垂直插一根“晷针”,以观察太阳光照射下晷针的影子的位置来判断时间。

那么刻度为什么是12份?因为分成10份实在是不太好分,而分成8份、12份或者24份就容易许多。但分成24份太过密集,也或许是为了与一年有十二个月相呼应,于是圆盘就分为了12份,钟表一圈也就分为了12个小时。

7 阅读:2568
评论列表
  • 2025-04-14 22:44

    都起源于中国,因为中国有十二天干和十二地支,合在一起就是六十。起源于古代利用日晷计时,正午影子在最下端,日出日落影子在东西两侧,因夜晚不能用,所以起初计时是3的倍数,后来又算上了午夜,计时又变成了4的倍数,于是再作添加细分,便是12。于是后来凡关于时间的都是12的倍数,因日晷是圆形,于是发展到最后把一个圆周分作360°,西方的一天二十四小时是古中国十二时辰计时的变异版本,只能证明他们的文明最早发展于汉唐以后。

  • 2025-04-12 17:36

    1,所有与12有关的制度都起源于中国,是客观世界的客观反映,即,其根源就是“一年12个月”--客观的,不依人的意志改变。2,60进制肯定起源于中国,而且我国从古至今,都一直在使用,未来也会继续使用!仅凭一句话就能变成起源于巴比伦?嘴也够大的。

    用户10xxx21 回复:
    你低估了欧夷骗子伪造历史的无耻与疯狂,所谓巴比伦与伪造天学内容也是山寨抄袭中华文明先进天学成果。两河中下游盐碱地盐化土深度数十米以上,根本不存在高度发达定居农业文明。
  • 2025-04-12 18:55

    “一天24小时”起源于中国!一天24小时制由西方传入也没错,但这种说法却故意隐瞒了起源地。我国古代长期使用“一天12时辰”,且这个时制绝不是人为任意指定的,也不是因为12(也包括24)这个数据方便计算,而是借用“一年12个月”这个客观结论用于一天的计时。我国最晚至唐朝就已经将时辰分成了“初正”,如子初子正午初午正,实际就是24小时制了,西方偷学了我们的计时方法,并将1小时借用我们的甲子计年法而分成60分钟(将1小时看成一个轮回),于是有了现在的计时系统。由于西方是半路出家,对24小时制的来历不清楚,所以只能说“24是一个便于计算的数字”。

  • 老何 10
    2025-04-10 14:54

    古人时间观测与天象有关(比如看日头),时段划分与黄道十二宫有关。

    玖姐说冷知识 回复:
    知识渊博,现在不知道的人很多。
  • 2025-04-14 11:26

    [捂脸哭]天干地支的公倍数是120,是六十阴甲子六十阳甲子的和。通阴阳必须通120甲子。时间取一半60是阳间用,阴间的时间用另一半,这才是阴阳

    鑫哥 回复:
    [捂脸哭]所以说嘛,才知道了一半。事实是120甲子,阳间用阳甲子,[捂脸哭]比如你在阳甲子能找到乙子么?
    晟庵篆刻 回复: 鑫哥
    神特么120甲子,还阳甲子阴甲子,误人子弟。至于为什么没有乙子,说得玄一点是阳干配阳支,阴干配阴支,不能出现阴阳相配。说人话话就是是天干地支都是双数,所以从甲与子的单数配单数开始轮就只能单数配单数,双数配双数,不可能出现单数配双数或者双数配单数。非要扯什么阳间用阳甲子,你所谓的什么阴甲子不就是阴配阳或者阴配阴。那乙丑丁卯之类阴配阴不是更适合阴间使用?
  • 2025-04-15 23:41

    10不好分12就好分了?要好分只能取8或者16

  • 2025-04-14 12:12

    这种定义本来就是随意的,可以把一天分为14,27小时,虽然人类总喜欢找根据

  • 2025-04-14 10:49

    六十一甲子啊,,

  • 2025-04-18 08:03

    反正我也浑浑噩噩,随波逐流用了几十年了。[笑着哭] 你们说啥都行。但是我觉得论时间和天文,我们还是应该早一些的。至于古巴比伦,也是有亮点,空中花园不错,听说不错。

  • 2025-04-12 09:41

    古代一刻是十分钟吗?

    上官天月 回复:
    十五分钟吧
    ♥❤ 回复:
    不是,古代把一天分为一百刻,一天24小时×60分钟=1440分钟,那么一刻就是14.4分钟。现代简化为15分钟,因为15分钟是1/4小时,为了方便。常说的午时三刻,大约11点44分左右,差不多是正午,阳气最盛,才有了午时三刻 午门斩首。我想之所以用100刻而不是96刻(毕竟12×8=96),应该是因为这是两套单独计时系统。外国的时分秒是一整套系统,中国古代第一套系统用日冕完成分为12时辰,第二套系统用滴水完成100时刻,两套系统共同使用做到精准计时。
  • SKY 2
    2025-04-12 12:08

    用拇指依次掐另外四个指头的指节,正好十二个。这可能就是十二进制的来历。

  • 2025-04-14 12:18

    古语有云,六六大顺[呲牙笑][呲牙笑]

  • 2025-04-18 18:46

    一块泥板保存了几千年,呵呵[屎][屎]

  • 2025-04-18 20:11

    都反着说可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