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朋友及其父母看过来,《婚姻法》与时俱进了,帮大家梳理

聪明小笨 2025-03-24 15:49:01

随着社会婚姻从感情征信模式向金钱的利益模式的转换,我国《婚姻法》的保护重心也在改变,以下对新施行的婚姻法的梳理,帮大家了解婚姻当中的权利与义务,很有好处的。

2021年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施行,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同时废止。民法典婚姻家庭编在诸多方面体现了与时俱进,以下是一些具体表现:

1. 房产归属判定更明晰:父母为子女婚后购房的出资归属,以“实际出资”为核心判定标准。如一方父母全额出资,若无明确赠与合同约定,即便登记在夫妻双方名下,房屋仍归出资方子女所有,但需对另一方合理补偿。

2. 认可家务劳动价值:首次提出“家务劳动补偿制度”,全职主妇(夫)可依据家庭贡献主张补偿,补偿金额参考当地居民收入及家庭实际承受能力,提升了对家务劳动隐形付出的认可。

3. 设置离婚冷静期:协议离婚需经过30天的撤回期,任何一方可单方面撤回离婚申请;期满后还有30天的确认期,双方需共同申领离婚证,否则视为撤回,以减少冲动离婚。

4. 明确夫妻共同债务:仅双方共同签字或事后追认的债务,以及一方为家庭日常生活所负债务(如医疗、教育支出)被认可为夫妻共同债务。超出日常需要的个人债务需债权人举证用途,否则由举债方自行承担。

5. 保障婚姻知情权:一方婚前未如实告知严重疾病(如精神疾病、传染病),另一方可在知情后一年内申请撤销婚姻,并主张损害赔偿。

6. 尊重子女抚养权意愿:离婚后,8岁以上子女的抚养权归属需尊重其真实意愿,法院不再仅以经济条件为唯一标准,更关注情感需求与成长环境。

7. 明确彩礼返还条件:未办理结婚登记、登记后未共同生活、婚前给付导致给付方生活困难这三种情况,支持返还彩礼。

8. 提升婚内财产协议重要性:鼓励夫妻签订书面财产协议,明确婚前及婚后财产归属。若未约定,则按“谁出资谁所有”原则处理,削弱了传统“加名保权益”的效力。

9. 保障无过错方权益:离婚时,若一方存在隐藏、转移共同财产等行为,法院可判决其少分或不分财产;离婚后发现的,另一方可在2年内起诉重新分割。

10. 细化同居财产分割规则:同居期间财产以“个人所有”为原则,但共同出资或经营收益需按贡献比例分配,兼顾公平。

​​​

0 阅读:2

聪明小笨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