搁我们小时候会说不要攀比,但是搁现在在上海有自己的房也会孩子嫌弃家里没钱。现在确实是信息发达了,小孩儿完全没有信息屏障,受到的冲击也挺多,看到有钱人的生活后容易有落差感。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cce3947fa2ea5fda59fdf203e45df712.jpg)
感觉是不是博主让孩子受冷了?房子小点无所谓,他强调地暖,你让他冬天暖暖和和的,他估计也知足了。其实小孩子的心眼没那么复杂。
我表哥去年过年回家把他家猫寄养在了同事一个亿的大别墅里,过完年接回来,猫也郁闷了好久,今年过年,一说他家猫,就说正在一个亿的大别墅里享福呢[泪奔]
猫也能emo,不怪娃,emo完了该干嘛干嘛!
我想了一下,如果未来我女儿问我这种问题,我会给她展示一下我所在城市的平均家庭收入金字塔,她的外公外婆、爷爷奶奶、我和爸爸在哪个位置,住别墅的家庭在哪个位置。
她能看到我们这一代是有进步的,也能看到金字塔尖的人占比真的很小很小,投胎到塔尖的概率太小了,没必要作无谓的追求,让她知道我们在能力范围内尽最大努力托举她,但如果孩子不知足,但至少我们问心无愧。
无论生活在哪个城市,都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应该教育孩子接受自己的家庭实际情况,另外也要告诉孩子现在的生活父母已经都做了哪些努力,如果想过上更好的生活,需要怎么去努力。
我小时候也会问爸爸妈妈这个问题,其实过去就过去了,被爱着的小孩子没有那么强的自卑感,长大之后就知道人外有人山外有山,父母已经给了自己最好的。
家庭教育真的很重要,人可以穷但不能一味强调自穷。
我家应该算是工薪阶层,一家六口有房有车吃饱穿暖,但是由于爷爷奶奶生病以及我和弟弟必要的支出存款少且需要还债。我妈妈的观念是该花就花,所以哪怕有些东西比较贵但是只要我需要她都会给我买,衣服鞋子都是牌子货,我小学的时候根本没觉得我家“穷”。
问题就出在我爸爸身上,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可能是他的收入比较低且不稳定)他总是会跟我强调“我们家没钱”“你不能想要什么就有什么”,导致后来我在面对和身边朋友同学的物质差距的时候总是感到不知所措且迷茫。
很多家长都信奉“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认为这么说可以让孩子更懂事,控制消费欲望,激励他们更加努力,反正我爸是这样。但事实上这么做的结果就是我把“穷”当作某种缺点,它让我自卑,让我觉得自己低人一等,让我在那些家庭富裕的同学面前感到无处遁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