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人特别喜欢高科技,除了高科技能够给人带来震撼之外,更重要的是,科技有一个特殊的属性:那就是它的进步和发展能够让大部分人受益。关于科技,我们经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现在我们都知道,这句话说得没错,但实际上还没有深刻地领会到它的意义。
一个经济体想要不断发展,需要综合不同的资源,共同发展合力。老子说得好,“治大国如烹小鲜”。发展经济和其他事情一样,都是合理调配资源的结果。经济学讲,人们可以利用的资源大致分为四类:技术、资本、人力和自然资源。有时候经济发展缺乏资本,万事俱备,只差有钱人投钱,让事情落地,这个时候资本就是第一生产力;有时候经济发展缺乏自然资源,想要制造某种产品,缺乏一种原料,这个时候谁有矿,谁就是第一生产力。
但四个资源中,只有技术是最难的,其他都容易解决。特别是现代社会,资本泛滥,华尔街多的是钱;人力资本不足,有试管婴儿、高等教育来补充,甚至未来AI可以帮忙;自然资源不足,地球上没有的,可以去火星看看。唯有技术,只能靠人的天才创新才能制造,没有其他方法获得。所以说,从长期来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谁的科技最发达,谁就能站在文明的顶端。
因为科技如此重要,在资本市场,科技助推总是能成为吸引人的“宠儿”。凡是跟科技挂钩的股票,估值都高得离谱。比如我们这篇文章要谈的海光信息,动态市盈率高达200倍。
下面,我们分析一下海光信息的投资价值。
科技股投资
首先,我先阐述一下,科技股投资的整体思路。
高科技挺让人喜欢,但是技术的原理让人摸不着头脑。比如我们用ChatGPT聊天,知道这个机器人很厉害,但具体它是如何生成答案的,我们很难搞清楚。即使我们是人工智能方面的专家,搞清楚也需要一段时间。
按照巴菲特先生说的,不懂就不投资,我们是不是就不能投资科技股了呢?显然不是。任何科技,只有转化为具体的产品或服务,才能真正产生价值。而对于投资者来说,只有产品或服务能够带来利润,才真正有投资价值。比如人工智能,说得再玄乎,最后还得落实到一点:它能帮助人做什么。所以,投资科技股的第一个规则:只需要关心产品,而不用关心原理。
科技有了成果,创造出了实际的产品。这个时候,科技股就能进入我们的观察名单了。之后我们需要看人们对产品的追捧程度。比如iPhone4出来的时候,苹果专卖店排起了长长的队伍。甚至有人卖肾买苹果手机。当然,现在很多商家利用自媒体进行虚假宣传,故意制造出消费者追捧的场面,诱导顾客购买,这种现象需要投资者警惕。最好是能自己亲自体验一下,看看自己是不是能产生购买的冲动。投资科技股的第二规则:只要产品能让大部分普通人产生购买冲动,就具有投资价值。
按道理,一般来说,产品需要能够盈利,才具有投资价值。但是对于科技股,特别是高科技公司,产生盈利的时候再投资,已经晚了。很多科技企业,因为早期为了扩展市场,投入较大,账面盈利数字往往不好看。当企业扩张趋缓,组织管理完善,企业盈利增加,反而意味着未来发展到顶了。比如巴菲特在后期买入了苹果,虽然也赚了不少。但其实苹果的渗透率已经很高了,未来如果没有新的创新成果,仅靠目前的换机需求,增长只能来自于经济整体发展的带动了。假如他能投资得更早,比如iPhone4刚出来的时候,现在收益率应该会更高。
海光信息
海光信息满足第一个条件,但是第二个条件,无法确定是否满足。
海光信息是成立于2014年,是天津市高新技术企业,国产服务器CPU芯片的龙头,主要从事高端处理器、加速器等计算芯片产品和系统的研究、开发,公司最大股东中科曙光为沪市主板上市公司,其实际控制人为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隶属于中科院)。海光信息2022年上市,公开的财务信息不多,仅有近五年。这让我们研究起来有些不便,不过也不是不能分析。
海光信息有高科技的产品,主要是CPU、GPU等芯片,用于组装电脑系统服务器等。根据财务报表数据,可以得出其业务经营具有以下特征:
产品的毛利率约65%,与寒武纪等相似,在国内具有竞争力。净利率约28%,属于高科技产品的范畴,与家电等中低端制造业明显拉开差距。看上去,海光的产品还是受到市场的认可。过去五年,营业收入持续年化20%以上的增长,公司属于成长股范围。这里需要注意:最近一年增长率下滑到17%,值得警惕。另外即使按照过去150%的增长率,当前的估值PEG=200/150>1,也属于高估的情况。如果未来能实现200%及以上的增长率,才算合理。经营现金流入与营业收入比值不高,平均数小于100%,说明下游客户付款及时性不高,公司会收到白条。不过这也可以解释,毕竟是To B的公司,客户都是公司,赊账是常规操作。净利润时正时负,不够稳定。成长期的公司,扩张需要大量支出(投资现金流为负,且持续增大),也可以理解。对比高速成长的科技产品公司,以上几条都没有太大问题。有瑕疵的地方,也能解释得通。下面一条,就有点问题了。根据海光信息披露的信息,海光信息的营业收入中,来自于前五名客户的销售额占比99%,其中第一大客户为关联方,占比45%。这就有问题了。即使海光信息没有利用关联交易粉饰报表的目的,客户这么集中,对公司的稳定经营带来很大风险。如果有一两个客户出现经营困难,或者拿货跑路,公司将立马亏损甚至破产。
根据公司招股说明书披露,大客户主要有浪潮信息、华硕电脑、上海伟仕佳杰、豆神教育、同方股份、成都高新投资等。第一大客户没有披露,猜测为大股东中科曙光。看上去,这些股东的经营还算比较稳定。不过客户集中度太高,公司的议价能力比较弱。大客户说不降价不就买,公司只能忍气吞声接受。
另外,公司的供应商也比较集中。前五名供应商占年度采购总额 68.56%;其中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中关联方采购额占年度采购总额 9.74%。比销售好一些,但还是比较集中。根据招股说明书披露的信息,供应商有致力国际(提供内存),AMD(提供技术许可)。另外占比较高的晶圆代工没有披露具体供应商,猜测为Global Foundries(格罗方德半导体,美国公司,由AMD拆分成立);芯片设计的EDA工具据说来自华大九天。
结论
这又让我想到了之前分析的中际旭创、北方华创、中芯国际等公司,似乎在高科技行业的产业链中,上市公司大都处在两头受气的地位。终端客户掌握在别人手中,比如苹果和华为拥有海量的粉丝;上游高端技术被少数几个玩家拥有,树立其很高的壁垒,比如晶圆代工、光刻机、EDA工具的市场份额被两三个巨头占据。海光信息等能做的,就是在中间干组装的工作,或者针对细分市场,推出有一定特点的产品。即使现在能获得高毛利和高成长,但两头受气的格局让好日子不可持续。
但是,饭要一口一口吃,没有人天生就是巨人。产业链的高端玩家,也是从菜鸟做起来的。我相信,只要保持开放包容和不断进取的心态,成功是必然的。即使不是海光信息,也会出现其他公司,来占据高科技产业链的上下游。作为投资者,我们要做的就是观察和选择。当发现产业链中出现优胜者的苗头,果断投资他们。我们投资不能改变什么,但是我们可以选择能做出改变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