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大博弈:为什么该地区是超级大国之间的下一个爆发点

老高峰云 2024-12-06 17:23:50

随着全球大国争夺大量资源和战略路线的主导地位,中国和印度也渴望在这个关键地区发挥更大的作用

北极地区仍相对未被开发,被认为是未开发的自然资源的丰富宝库,尤其是石油、天然气和海洋生物。在历史上,它也被视为大国冲突的潜在爆发点。

俄罗斯长期以来一直在该地区保持主导地位。然而,北约的北扩迫使莫斯科大幅增加其军事足迹。不断壮大的超级大国中国对北极事务的兴趣日益浓厚,而印度尽管地理位置遥远,但也在该地区站稳了脚跟。

随着美国与中国和俄罗斯的对抗加剧,这两个大国在北极事务上促进了更大的合作和协调。

北极地区覆盖了地球陆地的六分之一以上,包括北极,其特点是大片的浮冰,山脊厚达20米。据估计,它拥有世界上近22%的未发现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其中俄罗斯占北极总能源资源的52%,挪威占12%。

全球工业化以及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增加导致温度升高,导致冰川迅速融化。2024年,北极海冰的最小范围记录为428万平方公里,比长期平均水平低约180万平方公里。海冰减少的速度接近每十年13%,这表明到2040年,北极可能在夏季变得无冰。

冰层融化的后果是深远的,可能会上升海平面并威胁到许多岛屿领土和沿海城市。气候变化和全球变暖引起了国际关注,最近在阿塞拜疆巴库举行的COP29等论坛上的讨论凸显了这一点。

南极洲受1959年一项只允许和平活动的条约管辖,而北极则不存在类似的条约。北极理事会成立于1996年,负责解决与北极国家相关的问题,包括美国、加拿大、丹麦、冰岛、挪威、瑞典、芬兰和俄罗斯。观察员国必须承认北极国家的主权和管辖权,同时承认管辖北冰洋的广泛法律框架。2013年5月,印度成为第11个获得北极理事会永久观察员地位的国家。

俄罗斯和美国长期以来都在北极维持军事基地和监视系统,包括核威慑能力。

俄罗斯在该地区运营核动力破冰船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尽管俄罗斯、美国和挪威之间的北极军事环境合作 (AMEC) 协议促进了某些苏联和美国资产的退役,但更多国家日益增长的兴趣引发了这两个主要大国之间的新冷战态势。

曾经盛行的合作氛围已经恶化,特别是考虑到自2014年以来乌克兰局势引发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

北极海航线

冰融化的增加已经开始在夏季更长时间内开放北极地区。在21世纪,有三条主要航线可能会彻底改变国际商业航运业。

北方海路(NSR)位于俄罗斯的北极海岸。这里的冰首先清除,因此可以使用更长的时间。它还具有最大的商业潜力:该航线将东亚和欧洲之间的海上距离从苏伊士运河的21000公里缩短到12800公里。这意味着运输时间节省了10-15天。NSR在苏联时代被广泛用于自然资源的开采和运输。

2009年,两艘由俄罗斯破冰船率领的德国船只从韩国釜山到荷兰鹿特丹,首次穿越北海航线,建立了良好的商业前景。

西北航道(NWP)是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的另一条路线,穿越加拿大的北极群岛,于2007年首次使用。它可能很快就会开放供更经常的使用。虽然加拿大声称它是一条内部水道,但美国和其他国家坚称它是一条国际过境通道,必须允许自由和不受阻碍的移动。

这条路线可以将中东和西欧之间的运输时间缩短到约13600公里,而通过巴拿马运河的运输时间为24000公里,但部分路线只有15米深,从而降低了其可行性。中国似乎有兴趣利用这条通道前往美国东部地区,因为巴拿马运河也有船舶大小和吨位限制。

第三个是潜在的跨极地海上航线(TSR),它可以利用北极的中部直接连接白令海峡和大西洋港口摩尔曼斯克。这条路线目前是假设的,可能会随着气候变化的进展而出现。

莫斯科的战略

俄罗斯是北极最大的利益相关者,该地区约占该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0%,占俄罗斯所有出口的20%。北极在2023年版克里姆林宫的外交政策概念中获得了新的意义,该概念强调维护和平与稳定、提高环境可持续性和减少对国家安全的威胁。

开发北海航线(NSR)仍然是一个关键目标,俄罗斯重申了其对北极国际法的承诺。该概念加强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UNCLOS)管理北冰洋国家间关系的权威,并表达了俄罗斯对“与对俄罗斯奉行建设性政策的非北极国家进行互利合作”的开放态度。

俄罗斯于2020年签署了《2035年新北极政策》,明确主张其对北海航线航线的主权和领土完整,这让美国大失所望,美国主张北海航线在更广泛的航行自由行动(FONOP)下保持国际水道地位。

莫斯科威胁要对不符合俄罗斯在NSR规定的船只使用武力。尽管俄罗斯表示愿意合作,但西方一直将俄罗斯描绘成北极叙事中的恶棍。

新玩家

中国自认为是“近北极国家”,并寻求成为北极的利益相关者。2018年1月,中国发布了官方北极政策文件,强调了其对北极资源的兴趣以及为研究、军事和其他目的开发基础设施的必要性。

中国在北极研究方面的投资超过了美国,并在上海设立了一家极地研究所。它拥有一支科考船队和两艘MV雪龙破冰船。此外,中国于2004年建立了北极黄河站。2018年,总部位于上海的中远海运集团有限公司在欧洲和中国之间完成了8次穿越北极的航线。

中国的“极地丝绸之路”于2018年启动,是与俄罗斯的联合倡议,旨在加强该地区的互联互通。与俄罗斯一样,中国也渴望在北极部署核动力破冰船,成为第二个这样做的国家。然而,在美国的鼓励下,丹麦拒绝了中国在格陵兰岛购买旧军事基地并在那里建造国际机场的提议。

印度的利益

作为一个正在崛起的大国,印度的目标是成为北极地区的重要参与者。自2008年7月以来,它一直在挪威斯瓦尔巴群岛运营“Himadri”永久北极研究站。斯瓦尔巴群岛是地球上最北端的常年定居点,人口约2200人,距离北极近1200公里。

印度的研究重点是监测峡湾动力学、冰川、碳循环、冰川学、地质学、大气污染和太空天气等领域。2014年,印度在斯瓦尔巴群岛的Kongsfjorden建立了一个名为“IndARC”的水下系泊天文台,旨在寻找北极气象参数与西南季风之间的联系。此外,印度的ONGC Videsh已表示有兴趣投资俄罗斯的北极液化天然气项目。

印度的北极政策题为“印度和北极:建立可持续发展伙伴关系”,于2022年3月发布。该文件概述了印度的利益,包括经济和资源前景、海上连通性以及加强其在该地区的存在。

北极对新德里来说变得越来越重要,因为它寻求扩大海上贸易路线,为其不断增长的出口进入更多市场,并确保石油和其他重要商品的运输通道。

印度和俄罗斯在推广7200公里的国际南北运输走廊(INSTC)方面都取得了重大进展,该走廊可以在印度、伊朗、阿塞拜疆、俄罗斯、中亚和欧洲之间运输货物,大大降低成本和时间,以及金奈-符拉迪沃斯托克走廊,该走廊可能成为NSR的一部分。

最近的事态发展表明,新德里正在与莫斯科就印度造船厂建造破冰船进行讨论,凸显了印度对参与北极活动的承诺和扩大合作的潜力。

印度也可能在北极地区勘探采矿机会。尽管国际社会广泛呼吁暂停深海采矿。值得注意的是,挪威的目标是成为第一个在这一领域开展商业活动的国家——鉴于挪威是北极理事会的成员,并在北极地缘政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是一个关键的举措。

下一款出色的竞赛

北极继续吸引着研究人员,因为“下一个伟大的竞赛”正在展开。与南极洲不同,北极国家根据《海洋法》制度拥有既定的领土主张。因此,围绕北极大国政治、竞争和冲突的讨论越来越引起战略分析师的注意。

俄罗斯北方舰队位于北极的战略位置,并在该地区占据主导地位。美国在1867年以720万美元的价格从俄罗斯购买阿拉斯加后成为北极国家。加拿大和北欧国家在北极事务中有着重大利害关系,这促使美国加深与这些国家的联盟。

值得注意的是,与苏伊士运河相比,北海航线(NSR)为从伦敦到日本横滨的货物运输提供了37%的运输路线。俄罗斯寻求通过其北极海岸线沿线强大的支持基础设施在经济上利用这一优势。莫斯科将美国及其北约伙伴视为对其北极野心的威胁。

随着北极大竞赛的进行,俄罗斯的资源驱动型经济在开发工作中处于领先地位,已获得约170万平方公里海床的权利。此外,俄罗斯还恢复了几个苏联时代的军事基地并实现了海军能力的现代化,现在运营7艘核动力破冰船和大约30艘柴油动力船只。相比之下,美国和中国各自只运营两艘柴油动力破冰船。北约还加强了在巴伦支海和斯堪的纳维亚地区的军事演习。

中国将北极视为能源和矿产的重要来源,而印度则希望采取区域合作的方式,而不是冲突。尽管如此,美国、俄罗斯和中国之间日益激烈的全球竞争已经显现出重大后果。

虽然美国拥有全球超级大国的称号,但俄罗斯已成为北极地区的卓越大国。印度与俄罗斯关系密切,最近订购了四艘破冰船,因此完全有能力在北极事务中发挥相关作用。印度必须继续积极参与并确保其在北极站稳脚跟,因为它的利益远远超出了单纯的观察范围。

0 阅读: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