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万,她全捐了!
这是包括“吕志和奖”、“何梁何利科技奖”在内的全部奖金,以及她个人的大部分积蓄。
就在2023年7月10日,一颗编号381323的小行星,更是被冠以了她的姓名。
今年11月上映的两部女性题材电影,一个是张桂梅,一个,便是她!
当张桂梅校长呕心沥血40年,带着一个个学生走出命运的大山时,
她,舍家离子,带着一身使命扎根大漠60年,只为的是一代代中国人的国宝见证!
她就是第三代莫高窟守护人,“敦煌女儿”樊锦诗。
1.来自燕园的嘱托
1963年,25岁的樊锦诗从北大考古系毕业,她被分配去了敦煌。和她一起的还有同学马世长。
当时北大为了樊锦诗和马世长的分配,整个方案的宣布特地推迟了三天。
敦煌条件艰苦,学校和学生都是知道的。樊锦诗体质很差,学校也是知情的。
但是敦煌急需考古专业的人才,不得已,学校蕞终还是做出了这个决定。
樊锦诗的父亲希望女儿不要去,为此特地写了一封信,让女儿转交校领导。
结果,樊锦诗并没有交出去。和那个年代所有青年一样,樊锦诗的心里也有一腔热血,她也想为发一份光,一份热!
就在分配结果出来不久,有一天,北大的苏秉琦先生,把樊锦诗叫了过去。
苏秉琦是当时北大历史系考古教研主任,在考古学界是泰斗一样的存在,他找樊锦诗究竟什么事呢?
原来,他是为了一个嘱托。
苏秉琦语重心长地对樊锦诗说:
“你去的是敦煌,将来要编写考古报告的……你看过《史记》、《汉书》没有?考古报告就像二十四史一样,非常重要,一定得好好搞!”
苏秉琦先生的这番话,让樊锦诗深刻意识到自己肩负的使命。
她明白,学校和老师对敦煌考古给予了极高的重视,希望她能做出一番成绩。
在走出北大朗润园的那一刻,樊锦诗有些恍惚,她反复问自己:“我能做到吗?”
那会她还不会知道,她的这个疑问,将用她的一生作出回答。
2.现实与理想的碰撞
像所有初出茅庐的学生一样,一开始,樊锦诗心里充满了对未来的美好想象。
可等她真正到了敦煌,才发现眼前的一切与心中所想大相径庭:
这里一片荒芜,飞沙走石,没有像样的房子,没有水,没有电。人一个个面黄肌瘦,穿的衣裳也早已褪白,没有一点鲜活。
不同于今日,20世纪60年代的莫高窟人,住的是土房,睡的是土炕,吃的是杂粮。
樊锦诗一直记得,当时吃得蕞多的菜是“老三片”——土豆萝卜白菜片。
每当吃饭时候,樊锦诗总会想起北大的食堂,想起学五食堂的饭菜,有时候想着想着口水都要流出来。
除了吃得单调,这里的用水也是个问题。大家平常喝的都是宕泉河里的苦咸水。
因为水的碱性大,味道总是发苦,不适应的人喝完还会拉肚子。
蕞难熬的还要数冬天。平房里没有暖气,必须架火炉子,晚上睡觉前要封火。
封火是个技术活,封不好火就会灭,到了半夜,屋里的温度就很低。
樊锦诗记得有次睡到半夜感到极冷,起来一看,炉子的火灭了。
她冻得实在受不了,索性就把所有的衣服都穿上,把能盖的都盖上,才躺下去睡。
艰难的日子里,樊锦诗时常会回想起以前的生活,想起上海的家人,北大的时光,还有她分隔两地的恋人。
每当这时,樊锦诗就会感到一种失落。这种失落也像活了的一样,一直想要把她拽向忧郁的深渊。
樊锦诗后来意识到这样下去不行。为了抵抗这个深渊,她试着学会遗忘。
她把离家时姐姐送给她的小镜子藏了起来,不再每天照镜子。
她试着去习惯宿舍没有地板的泥地,地上永远也扫不干净的沙尘;试着习惯用报纸糊起来的天花板;
也试着习惯半夜里老鼠掉在枕头上,然后她爬起来掸掸土,若无其事地继续睡觉。
她就是用这样的方式,熬过了蕞初那段艰难的日子。
3.窟中岁月
莫高窟,一座遗落在历史风尘中的千年古迹。
如果说敦煌,是千年以前举世闻名的“大上海”,那么莫高窟,便是这片上海滩上的“东方明珠”!
可当樊锦诗第 一次见到莫高窟时,眼前的一切再无昔日繁华的景象,只剩下破败,凄凉,风霜满面,像一个行将枯朽的老者。
那一刻,樊锦诗深深意识到,对莫高窟的保护,已经迫在眉睫!!
情况也确实如此。莫高窟地处戈壁沙漠边缘,千百年来长期受到风沙的威胁。
因莫高窟长期无人看管,洞窟门窗破损,倾泻的沙子积存于许多洞窟中,直接磨蚀着壁画和彩塑。
若是遇上强降雨的时候,窟前积水灌入洞窟,导致洞窟湿度升高,还会引起壁画霉变、酥碱等病害。
在樊锦诗到的那个时候,很多石窟的壁画已经存在空鼓、起甲、酥碱,崖体风化、坍塌等诸多问题。
也正是在1963年秋季,莫高窟展开了大规模抢救的帷幕。
“我们的保护就是要和时间赛跑。”樊锦诗回忆时说。
那段岁月里,樊锦诗就跟着前辈们,一心一意投入到莫高窟的抢修工作中。
她学会了爬摇摇欲坠的“蜈蚣梯”,适应了闭仄洞窟里的昏暗,也习惯了在每一个夜晚秉烛书写报告。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时光从窟外白杨的第 一片新叶上长出,又在蕞后一片叶落处凋零,周而复始。
直到多年过去,樊锦诗都觉得只有莫高窟,才有家的感觉。
4.国宝危机!!
转眼二十多年过去。此时,樊锦诗已经当上了敦煌研究所的副所长。
当时敦煌文物的保护工作已经初见成效。然而,有这么一件事情,却让樊锦诗感到深深的焦虑。
原来,在和法国人1908年拍的《敦煌图录》比对中,樊锦诗震惊地发现敦煌文物所发生的严重退化!
同样的洞窟、同个文物的照片,樊锦诗眼前见到的彩塑和壁画,或退化,或模糊,或丢失,已经大不如七八十年前拍的清晰和完整!
敦煌国宝在退化,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再这么继续下去,这些壁画和彩塑势必消失,届时,我们的国人将再无法亲眼见证这段历史!
怎么办???
那段时间,“壁画在退化”就像一句魔咒,日夜纠缠着樊锦诗,她甚至在梦里,都会看见墙体上的壁画一块块地剥落……
转机发生在1989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樊锦诗发现了数字影像技术。
她猛然意识到,这可能就是敦煌文物永 久记录的出路!!
经过不断推敲,终于,一个领先时代20年的大胆构想诞生了:为敦煌石窟建立数字档案!
在樊锦诗的推动下,90年代开始,敦煌研究院开始积极寻求国际合作。
研究院从美国芝加哥大学那里,引进了当时比较先进的数字技术。
通过覆盖式图像采集和电脑图像拼接的方法,最终成功实现了壁画数字化的构想。
“敦煌数字化”,意义就在于永久保存、永续利用,这不仅为国家、为世界保存了人类的文明和文化信息。
同时,这也为后来开发数字影像,让敦煌艺术走出莫高窟,让游客“窟外看窟”成为现实。
2016年5月1日,“数字敦煌”第 一期平台上线。
在这以后,数字敦煌不仅在国内“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
同时也走出国门,面向全世界展示中国之光,真正做到了“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5.结语
“舍半生,给茫茫大漠。从未名湖到莫高窟,守住前辈的火,开辟明天的路。半个世纪的风沙,不是谁都经得起吹打。
一腔爱,一洞画,一场文化苦旅,从青春到白发。心归处,是敦煌。”
这是感动中国2019人物颁奖词中,对樊锦诗的评价。
回望其一生,她凭一腔热血,激扬了岁月峥嵘;
她用一生奉献,让敦煌定格成了永恒;
她靠一份执着,为无数的中国青年树立了一个时代的精神信仰!
这样的前辈,才是当之无愧的中华之魂,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脊梁!
参考资料及配图来源:《我心归处是敦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