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条视频,看起来像是家门口的监控视频拍下的画面。有两个小姐弟,在家门口坐着玩耍。突然过来一个大一点的男子,抱住弟弟就跑,小姐姐看着也不大,抓住那个男子就大声的呼喊。小姐姐的呼喊招来了人,男子最后放下孩子跑了。
评论区都说小姐姐的操作方法非常对。就是一定要大声呼喊呼救。确实是,如果不是小姐姐的呼喊呼救的话他的弟弟就有可能被抱走了。
我还见过有一个采访节目,他们做一个接头的实验。找陌生人把小朋友从他妈妈身边带走,小朋友没有一点异常反应,没有呼喊,没有拒绝,乖乖的就跟着走了。后来陌生人要给他换了衣服,骗他说跟妈妈做个游戏,他也同意把衣服换了。他妈妈见到他的时候,他已经是另外一个打扮了。把他妈妈吓的当场抱着孩子哭了起来。
这两个例子,让我想到我们现在的小孩子很难去独立做一些事情。因为我们的家长确实是不敢。这样的事情虽然很少发生,但是我们没有人去敢赌这个万一。
那我们怎么办?难道我们就不能锻炼孩子的独立了吗?我们的孩子就必须让我们时刻带在身边吗?
作为爸爸妈妈,家长们,有的时候真的很难去做一些选择。我们让孩子独立去做一些事情,但是又怕孩子发生意外。可是,我们总是带着孩子去做一些事情,又担心孩子不能够自己去锻炼出来独当一面的能力。这真是两难的选择呀。
再难的选择,我们还是要去选。
独立还是应该要培养的。他终究要长大。我们做父母的终究是要离开他。
我认为,可以在培养他独立的时候注意这几个方面。
第1,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年龄,让孩子锻炼独立。不同的年龄他要有不同的独立的范围。你不能让一个三岁的小孩独自到市场里。但是你可以让一个10岁的小孩去。如果孩子小的时候,我们可以让他在一个范围内让他独立去做一些事情。比如说小朋友可以独立在淘气堡的乐园里玩耍,有需要的话自己去找乐园的服务员阿姨帮忙,只要不出来那个圈圈,它就是可以安全的。随着年龄的长大,一点点的逐步的扩大它的独立范围。在确保这个环境足够安全的情况下去让他独立。比如说到他10岁左右,就可以在白天的时候,在小区的院子里,和小朋友一起玩耍,和小朋友一起有一个互相照应,还不会依靠依赖父母家长。
第2,借助一些安全设备。比如说电话手表,还有一些定位器之类的东西。给孩子带上这种定位设备。让孩子在较安全的区域里玩。比如白天说在小区里戴上手表,他就可以不出小区的范围内独立玩耍。家人也可以随时打电话了解他的情况,他也可以随时打电话,向家里汇报他的情况。如果家长不放心可以看定位情况,实时的查看孩子的位置。
这一切的一切都要建立在孩子有足够的安全意识上。要从小给孩子灌输一些安全意识方面的知识。当然也不要吓到孩子。
比如说不要跟陌生人走,不要吃陌生人的东西,不要去随意的触碰小猫小狗,不要走到小区外面。这些边界性的东西一定要告给孩子。首先让孩子明确边界在哪里,剩下的他可以独立自己去决定。
可以给孩子看一些视频,我说到的那个实验采访的视频,我就给孩子看了。里面有三种情况都让孩子去看,孩子看到这样情况真实的发生了,他才能够在这件事再发生的时候自己去辨别是不是就是那个样子的。他需要去看到一些事情的现象,才能印象更深刻。才能真的规避那些风险。
我印象很深刻,一个男孩在学校门口,有陌生人过来说爸爸妈妈让接他走,之前的认知,他知道不能跟着陌生人走。陌生人拿出他爸爸妈妈的照片他也不相信。后来陌生人笑着说:“哎呀,你真棒,我确实是来试探你的。我不接你走,不过是有个东西,是你爸爸妈妈让我给你的,你过我那边跟我去拿一下。”然后他就指了一下马路对面的车。这时候孩子的警惕放下了,他认为这还在学校门口。他就跟着过去了最后还是被塞到了车里。
爸爸妈妈跟他说不能跟陌生人走。他没有跟着走呀,他只是离开了一下学校门口啊。在他的认知里,那不叫跟着陌生人走。可是那样就是会让陌生人得逞。所以这个视频我让孩子看了。即使是我都有可能想不到这么多。所以一定要让孩子看。他看过了,然后跟他去讨论,他也许下一次遇到这样的情况,他会去想,叫上保安叔叔或者就是不去拿。
最后,还有一个辅助的事情吧。就是可以让孩子学一点点的防身术。但是一个小孩子在一个成年人面前来说,他的防身术基本上是不会起太大的作用,但是,至少这样能够锻炼我们孩子的体力,还可以丰富一下他在遇到类似情况下想到的办法,储备在那里,有备无患嘛。
坏人的办法其实是很多很多的,我们没法穷尽他们的招数。我们只能尽量让孩子变得果敢、机灵,和有安全意识。就像夹缝中的草一样,虽然困难重重,但是还是需要生长。
如果我的文字对你有所启发,请点个关注,并分享给你身边的人。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