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一篇来自《旧金山》杂志的文章声称:中国欠美国一笔“百年旧债”,如今连本带利起码有1万亿美元。
更令人瞠目的是,文章暗示如果中国拒绝偿还这笔“历史债务”,美国可能会采取极端措施——不再承认中国持有的8600亿美元国债。
美国人口中的“百年旧债”究竟是什么?这些泛黄的老债券真有他们声称的那么值钱吗?
更重要的是,在当今复杂的中美关系背景下,美国真敢冒险不认账,与自己最大的债权国之一撕破脸吗?

百年前的“旧债”
这事说来也怪,那些攥着发黄纸片的美国人背后有个叫“美国债券持有人基金组织”的民间团体,他们的老大毕安卡拍着胸脯算了笔账:算上通胀、利息啥的,这些老古董债券现在值1万亿美元!这数字刚好和咱们国家手里持有的美债差不多。
这位毕安卡还挺有创意,建议美国政府可以“拿自家的纸付钱给中国”,说白了就是想抵消。

这些所谓的“旧中国债券”是啥玩意儿呢?原来是清朝末年为了修铁路发行的债券,还有民国初年发的“黄金融资债券”。
往前翻翻历史账本就知道,这事儿根子上不对劲,1901年,八国联军打进北京,清政府被迫签下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答应赔偿4.5亿两白银,加上利息总共近10亿两,分39年还清,美国从中分了一杯羹,拿走了3293万两白银。

为了凑这笔冤枉钱,清政府只能加税、借外债,老百姓的日子更苦了,因为汇率波动和高利息,实际付出的远比条约上写的多得多。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的态度很明确:这些建立在不平等基础上的条约和债务,咱不认!

对于美国媒体这波操作,咱们中国网友直接霸气回怼道:“要算账?行啊,先把八国联军侵华的账算清楚再说!”
对债主还这么横?
细想想,美方这波操作背后,怕是有意通过舆论给中国施压,想在美债问题上占便宜,毕竟,中国作为美国国债的主要持有国,一直是美国经济的重要“债主”。
说实话,连美国自家官员都心知肚明,这种提案根本行不通,但他们依然热衷于炒作这个话题,为啥?因为当时正值总统大选年,任何能拿来刷存在感的中国议题都是香饽饽。

当时的特朗普政府正焦头烂额地应对经济危机,选民们的不满情绪高涨,在这种背景下,打“中国牌”成了拉票的便捷方式。
这招既能迎合部分选民的民族主义情绪,又能彰显对华强硬立场,一举两得,通过炒作“中国欠债”的噱头,还能转移公众对美国自身债务问题的关注,避免选民追问政府的经济政策。

说到美债问题,数据会说话,2013年,中国持有的美债达到了惊人的1.3167万亿美元,稳坐美债最大外国持有者的宝座。
但到了2024年底,这个数字骤降至7590亿美元,创下近15年来的新低,减少了四成多。

这种大幅减持可不是心血来潮,美国经济政策朝令夕改,加息节奏快得让人眼花缭乱,美元汇率上蹿下跳,这些都让美债投资变得风险重重。
再加上中美关系持续紧张,贸易摩擦不断,美国还搞什么“去依赖化”,中国当然得未雨绸缪,适当减持美债以规避风险。
尤其是在美国动不动就威胁冻结他国资产的今天,谁还敢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

债务问题
美国这边却有点坐不住了,要知道,美国政府的日常运转,从发社保到军费开支,几乎都靠不断发行国债来维持。
中国作为重量级美债持有国,一旦大规模减持,美债市场肯定会受到冲击,融资成本上升,美国财政压力陡增。

如果其他国家也跟着中国的步伐纷纷减持美债,美国很可能陷入严重的债务危机,整个经济都会受到重创。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专家们也看不下去了,直言美国把现代国债和百年前的赔款混为一谈,完全是在胡闹,根本不符合国际金融规则。
从国际法的角度看,这种要求更是站不住脚,国际法中有“恶债不偿”的原则,意思是说,如果债务是在不平等或被胁迫的情况下形成的,新政权完全可以不认账,那些债券不就是在八国联军的枪炮下签订的吗?

说白了,美国这波操作就是一场政治秀,根本经不起法律和历史的推敲,它反映的是美国对自身经济地位下滑的焦虑,以及对中国持续崛起的不安。
在全球经济格局深刻调整的今天,美国试图用这种小把戏来牵制中国,不仅显得有些幼稚,更暴露了其在国际金融领域影响力下降的尴尬处境。

这种翻旧账的把戏,不仅不合国际法理,也不符合基本的历史公正,如果真要算历史旧账,那侵略战争造成的伤害、掠夺的财富,又该如何计算?
回顾这场闹剧,我们能看到的不仅是美国政客的短视和投机,更是国际金融秩序正在经历的深刻变革。
当年那个可以随意操控全球金融规则的美国,如今也不得不面对多极化世界带来的挑战和制约。
参考:
环球时报《美议员拿着旧中国债券,张口就要1.6万亿美元》
环球时报《迷之操作:美议员妄称中国抢美国人钱,要求偿还1.6万亿民国债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