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关于体制内公务员和事业编到底孰优孰劣的争吵一直不断。有的人觉得公务员的身份更高、待遇更好,也有人觉得事业编晋升渠道更多、自由性更高。
但以我在现实中的感受,如果在同地区、同层级的前提下,大家普遍的认知都是公务员更好、事业编低人一等。我觉得确实符合实际,毕竟在现实中大家看到的都是事业编努力想转成公务员,却没看到几个公务员想转成事业编,哪怕会提拔一级,孰优孰劣,大家心里自然清楚。
今天,就以我所在的市直部门为例,给大家说说这其中的门道。
1. 管理与被管理:地位有差别在我们这里,市属事业单位大多都是市直机关的“小弟”。比如市教育局管着市招生考试中心、市交通局管着市公路养护中心,市市场局管着市检验检测中心。
这些事业单位,很多连财务和人事都不独立,福利和人事任命全得听上级机关的。这就导致了一个屡见不鲜的现象:事业编经常会被借调到机关单位工作,但借调过去的人,和公务员相比,待遇还是有差距,同工不同酬的情况时有发生。
再看看医生和教师这类特殊群体,他们虽然工资福利可能比对口的公务员高。但由于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所以大家都会觉得卫健委和教育局里公务员的地位更高。
2. 晋升渠道:职业生涯有天花板事业编相对公务员劣势之一就是晋升问题。公务员有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可以提拔职务,也可以晋升职级,还可以兼任职务和职级,发展更有多样性。而事业编限制就多了,晋升渠道虽然比公务员多了职称晋级,但只有一些管理岗才有晋升可能。
比如市直机关大多是正处级,而市属事业单位的级别就从正科到正处什么样的都有。这些事业单位的领导,地位也都比同级的公务员低上一些,他们的级别可能已经是职业的天花板,很难像公务员一样有继续提拔的机会。因此相比之下,公务员的晋升通道更顺畅,只要不犯错,一步步往上走是没有多大问题的。
3. 工作稳定性:公务员饭碗更铁现在我们说的编制,一般是行政编和事业编。行政编对应的公务员编制更加稀缺,而且公务员绝大多数都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靠着严格的程序走进来的。他们可以不用签订合同,只需要进行公务员登记,还有专门的法律保障,可以说稳得不行。
反观事业编,虽然也需要考试,但门槛相对低一些,进入的途径更多,编制数量更多一些。事业编的人一般都会与单位签订合同,从这点来看,差别就不小。而且事业编单位有全额、差额、自收自支等多种分类,事业单位时不时还会有改制的风险,比如说现在风雨飘摇的设计院,多少职工就这么离开了,稳定性确实赶不上公务员。
4. 人员待遇:福利差距明显正常来说,在级别相同的情况下,公务员工资普遍比事业编高。但差别最大的还是在福利方面。
比如说丧葬抚恤金,公务员的待遇大概是事业编的两倍以上,差别不要太明显。还有交通补贴,基本都是公务员有,事业编没有。我们这边的交通补贴是600元,只此一项每个月就有了600块钱的差距。除此之外,节日福利、活动福利等等差的也不是一星半点。
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当遇到经费紧张的情况,优先保障的也是公务员的绩效,我们这边就有事业单位被拖欠了两三年的绩效,什么时候发都不知道。
当说到事业编和公务员对比的时候,肯定会有人提出教师和医生这类特殊职业的优势。这点我不否认,教师很多地方都规定待遇不能低于公务员,同时教师自带寒暑假属性,万一偷偷出去兼个职,每个假期收入都是海海的;医生如果职称高,再加上单位效益好,那么收入超过普通公务员那太正常了。
不过总的来说,公务员在福利待遇和稳定性上还是更胜一筹。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事业编就没价值。如果你更看重专业技能的发展,事业编的技术岗也是不错的选择,还可以搞副业,未来的成就和收入说不定还更高。不过,要是你追求稳定、福利好,公务员显然是更“香”的选择。
所以,大家在选择时,还是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决定,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PS:我是大眼鱼,求关注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