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4大名将:军事上都是天才,政治上却是蠢材,无一人善终

独钓一江秋 2025-04-22 16:31:13

【前言】

老话说得好,跟着皇上混,就像跟老虎逗闷子,保不齐哪天皇上心情不好,就能把你一脚踹出去,咔嚓一刀给解决了。历史上那些个英雄好汉,有的战场上威风八面,立下大功,可到头来呢,就因为功劳太大,成了那“杀鸡给猴看”的倒霉蛋。你说这些大将们,领兵打仗那是一绝,可一到玩政治这套,嘿,就成了十足的憨大个儿。

说起来也真是逗,历史上有那么四位哥们儿,打仗是把好手,战场上那叫一个威风八面,无人能敌。可要是聊起政治来,嘿,简直跟小孩过家家似的,一窍不通。结果呢,本事再大也白搭,一个个把自己的小命都给玩丢了。你猜猜这四位是谁?就是那些因为政治斗争被冤枉死的名将,说起来真是让人摇头叹气,可惜啊可惜!

【一、“屠百万”为雄中雄的杀神白起】

战国那会儿,战场上英雄辈出,一个个跟不要命似的,在沙场上东奔西跑,全是为了国家的面子。有这么一位大佬,他的名字,哎呀,一提起来就让人肝儿颤,简直就是战将里的头把交椅。大伙儿都管他叫“战神”,不过说实话,他那吓人的名声,比“战神”这俩字儿还响亮,简直就像打雷一样,轰隆隆地传遍四海八荒。

您瞧,他还有个别名,叫“杀神”,再往远了说,人家还给起了个更响亮的名号——“人屠”。您说,这得是多狠的战绩,才能让大伙儿这么叫他“人屠”啊?

白起啊,起初就是个平平无奇的小子,可心里那股子野心大着呢。他一长大,脚板一抹油,离了老家,去学那些个带兵打仗、排兵布阵的本事。嘿,你别说,这一步步的,还真就从无名小卒混成了将军,再到大元帅,跟坐火箭似的往上升。战国时期,提起他,那可是名将里的头一号,厉害得紧,你说这得是多大的能耐!

您瞧瞧,历史书上写着呢,战国时期那会儿,各国跟斗鸡似的,天天掐架。加一块儿,死了二百来万人。可您猜怎么着?杀神白起这家伙,自个儿就干掉了小一半儿还多!这战绩,杠杠的;这名声,凶得嘞,想让人忘都忘不了哇!

嘿,您听听这个!这位老兄,从穿上军装到脑袋搬家,拢共没满三十年,愣是攒下了个百万人的“战绩”。您猜怎么着?他打的仗,掰着手指头都能数过来,拢共不到二十回。可就这么几场,愣是让上百万人见了阎王,这手笔,简直是骇人听闻,吓得人直嘬牙花子!

白起这家伙,皇上直接给他扣了个“杀人狂”的帽子,说他就为杀人而生。你瞧瞧,跟他一块儿在朝廷混的王翦大将军,杀的人连白起的一半都赶不上。可奇怪的是,秦昭王心里头,最信得过的竟是王翦,对白起反倒不那么感冒,这事儿可真够逗的,到底是为啥呢?

说起来也逗,白起那小子战场上立了大功,倒惹得丞相范雎心里头不痛快了。你说这范雎,一介文官,偏生心眼儿比针尖儿还小,见不得个武将爬到自己头上。老话儿说得好,大将军跟丞相要是能和和气气,国家那才能安稳太平。可这位范雎丞相,嘿,小气巴拉的,眼里揉不得沙子,白起那点好儿,他愣是看不见,非得在背后嘀咕人家几句坏话不可。

老白起那可是牛气冲天,自个儿觉得功劳大得能遮住秦王的光环,外头风言风语说他要自个儿当老大。他那时候啊,眼睛长到头顶上,谁都不瞧在眼里,就连那狡猾的范雎丞相也不例外。有时候,秦王的命令来了,他老人家高兴了就理一理,不高兴了就当耳旁风,说什么“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这么一来二去,可不就惹恼了咱秦昭王嘛!

白起这家伙,战场上倒是挺机灵,顺着局势走,可小毛病一多,早晚得出大乱子。范雎那小子一忽悠,白起就倒了霉,兵权没了,还被撵出了咸阳城。本以为这就完了?嘿,范雎哪是那么好惹的,接着就在背后嚼舌根,非得把白起往死里整不可。

到头来,秦昭王一发话,白起这位大名鼎鼎的将军就得自个儿了断。哎,这哥们儿,一剑下去,英雄末路啊!你说他打仗是把好手,可政治上咋就那么不开窍呢?愣是让几句瞎话给害了,冤枉得跟啥似的。这真是,光有战场上的聪明劲儿,没长政治这根弦儿,到头来,唉,白搭!

【二、用兵如神的军神韩信】

憋了好些年,韩信这家伙终于反转了命运,跟老天爷斗了一回,还赢了。可到头来,他却栽在了不懂政治这坎儿上。说起来,韩信的家世平平,但他天生就是带兵的料。年轻的时候,他挨过欺负,可人家愣是一声没吭,全给忍下了。他心里有数,知道自己早晚能出头。

碰上人生的那些个坎儿,他愣是没打退堂鼓,反倒是一股脑儿往前冲,在这乱糟糟的年代里愣是给自己闯出条活路来。项羽和刘邦一闹腾,那曾经牛气冲天的秦朝,眼看就要散架子了。韩信这家伙,打小就爱啃书本,尤其是那些兵法啥的,倒背如流,心里头那股子野心和智慧,藏都藏不住。

起初,韩信直奔项羽那儿去了,心想能大展拳脚呢,结果却被晾在了一边,就给了个郎中的小官职,连兵马的影子都没摸着,一身的好本事愣是没处使。韩信这心里头憋屈啊,一跺脚,得了,楚军这儿不待见咱,那就去汉军那边瞅瞅吧!

在汉军里头,韩信那可是块还没被打磨亮的金子。虽说还没大放异彩,但人家被派去管粮食了。您瞧,有本事的人,干啥都出类拔萃。管粮食这活儿,韩信干得那叫一个漂亮,井井有条,比旁人高出一截儿,真是没得说。

可韩信心里头揣着大志向呢,不单是混口饭吃,他想当的是那威风凛凛的大将军,统领着汉军南征北战,挣下一份大大的功名。韩信自个儿没少往人前凑,毛遂自荐了好几回,可惜啊,都没被瞧上眼,差点儿就要泄了气。嘿,就在这时,萧何这家伙出现了,像是专门来救场的,一把将他拉到了汉王刘邦跟前。这一拉可好,韩信算是有了用武之地,一身能耐总算是有了施展的舞台。

起初,汉军那帮小子们可不太瞧得上这位大将军韩信。但您瞧,韩信那两下子,渐渐地,就像春天的花儿一样,藏不住了。汉王和那些个战士们,一个个都服了他,直夸他是打娘胎里带来的将才。韩信呢,也不含糊,给汉王整了一套又一套的法子,今儿出个主意,明儿指个道儿,把楚军的软肋摸得透透的,带着大伙儿,一个一个地把他们给收拾了。

哎,您瞧,那汉军跟砍瓜切菜似的,一路顺风顺水,项羽呢,到了江边,干脆一抹脖子,算是给大伙儿谢了个罪,这天下啊,算是尘埃落定了。韩信这家伙,原先那股子傲劲儿,这时候可算是憋不住了,逢人便说,这天下都是他一人打下来的。他心里头那个美呀,跟开了花儿似的,琢磨着自个儿不能老这么憋屈着,得往高处爬爬,眼下的位子,哪儿够他坐的哟!

有那么一位老兄,本事大得能跟刘邦比肩,心里头那股子野心,早就把刘邦不放在眼里了,琢磨着自己取而代之。这家伙更绝的是,趁着战场乱糟糟的,没个定数,居然胆大包天地先给自己预订了个王位。他这贪心劲儿,可把刘邦惹毛了。仗刚一打完,韩信这家伙就被刘邦找了个由头,给好好“清算”了一番。

哎哟喂,您瞧瞧这位,本来嘛,靠威胁得来的王位就没坐热乎,一眨眼,哐当一下,降成了侯爵。按理说,韩信老兄要是安分点,凭着那一身军功,封王封侯还不是手到擒来?可他偏不,骄傲得跟大公鸡似的,结果呢,前程似锦愣是给自个儿作没了。最逗的是,最后还栽在了最瞧得上他的吕后和萧何手里,俩人一合计,就把他给“安排”了,落得个凄凄惨惨戚戚的下场,您说这事儿,逗不逗?

【三、大秦第一勇士蒙恬】

说起大秦那位猛将蒙恬啊,大伙儿头一个念头准是:这家伙,死得可真憋屈!他啊,一辈子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干啥都像模像样,结果呢,愣是让那些个心怀鬼胎、满嘴跑火车的奸臣给害了。哎,这世道,好人没好报啊!

蒙恬他们家啊,那可是秦国响当当的老牌大家族,打从老祖宗那会儿起,就是给秦国撑场面的柱子之一。蒙恬这小子,打小就泡在书堆里,学问那是一等一的好。说起来,蒙家军那也是秦国军队里的尖子兵,打起仗来跟猛虎下山似的。所以嘛,蒙家在秦国那是备受器重,简直是皇上的心头好。蒙恬这小子,在老爹老妈的言传身教下,愣是长成了一位了不起的大将军,威风凛凛,让人眼馋。

蒙恬那小子,领着大军噌噌噌地把齐国给收拾了,给秦始皇一统天下立了大功。齐国一垮台,嘿,蒙恬立马被封为了内史。这不,匈奴一看机会来了,想捣乱,蒙恬二话不说,披上战袍就上了前线,带着大军一路往北,把匈奴打得落花流水,保卫了咱北方的家门。搞定匈奴后,蒙恬又听了始皇帝的吩咐,一头扎进长城的建设里,砌砖盖瓦,愣是把长城给整成了抵御外敌的铁壁铜墙。

您瞧瞧,就那么一位响当当的大将军,到头来,嘿,还是栽在了宦官赵高手里头。始皇帝一归西,还在巡游道上呢,他那心尖子上的人赵高,立马打起了小九九,琢磨着把胡亥给捧上去。这一捧,好家伙,秦朝就成了赵高的天下了。蒙恬这人精着呢,一眼就看出赵高那小子不是善茬,直接开喷,誓死也不跟那帮人穿一条裤子。可话说回来,蒙恬再能耐,也没辙啊,最后还不是让赵高那几句瞎话给送上了西天。

【四、魏国常胜将军邓艾】

在老三国那会儿,魏国有个挺出名的将军,名叫邓艾。他崭露头角的时候,魏、蜀、吴三家已经各立门户,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可别看这三国表面上挺稳定,私下里斗得那叫一个不可开交。邓艾心里头啊,一直有个遗憾,那就是没能跟吕布、关羽那些个大名鼎鼎的将军过上几招,说起来还真有点儿不甘心呢。

嘿,您知道吗?这家伙一辈子那可是打遍天下无敌手,死了以后,魏国人愣是把他当成了宝贝,恭恭敬敬地请进了武庙,天天香火不断供着。这可是了不得的殊荣啊!武庙里头,供的都是些历史上响当当的大将军,邓艾能混进这圈子,您说,他得有多能耐吧!

要说邓艾那小子,最露脸的一仗,还得数灭掉蜀国那会儿。这一出手,魏国算是甩掉了贴在心口的一块大石头——蜀国。他领兵那叫一个绝,前边儿一小股人马打掩护,后头大队人马跟猫儿似的,悄没声儿地绕到蜀国屁股后头,噌的一下子,就给人家来了个措手不及,一战搞定,痛快!

邓艾这家伙,身为一名武将,那特点是明摆着的,简直就是一身的蛮劲儿,脑袋里全是肌肉块儿,玩政治?门儿都没有!打败了蜀国以后,他一见姜维,嘿,那可就中了人家的套了。姜维一咬牙,豁出去了,愣是把他也给拽进了这局儿里,一块儿玩儿完。

他为了替蜀国雪耻,琢磨着让当时的蜀国老大刘禅给邓艾递个降书。按理说,邓艾这家伙哪儿够格接蜀国的降啊,可他被打赢那阵仗给乐懵了,一时间脑子发热,也不管啥规矩不规矩了,直接就越级把蜀国的投降给揽了下来。

他这一出,嘿,直接把自个儿的前程和性命都给搭进去了。出发那会儿,司马昭可没少叮嘱邓艾,让他别自个儿瞎折腾,可邓艾呢,跟没听见似的。他还觉得自己打下蜀国,牛气冲天,居然敢私自接了人家的国书。这一下子,可算是踩了司马昭的大雷了。邓艾打道回府的路上,司马昭就直接把他给咔嚓了。说起来,邓艾这家伙,死了也不冤,他那政治脑子,跟没有似的,就算不是司马昭动手,早晚也得栽在别人手里。

【结语】

三国那会儿,英雄好汉多了去了,可不少将军愣是因为光顾着勇猛,缺了那么点子心眼儿,结果丢了性命。战场上他们是一把好手,可一到政治场上,那情商简直让人着急,这可是大忌讳啊!咱们得学学诸葛先生,瞧瞧人家那做人做事的本事。要是蜀国没了诸葛亮当丞相掌舵,刘备一蹬腿儿,魏国早就一鼓作气给端了。所以说啊,不论是过日子还是干工作,会做人、会处世,那可是顶重要的事儿!

0 阅读: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