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为什么如此称赞滕县之战?

梦人勇敢逐梦飞翔 2025-02-11 20:04:27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网络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请悉知。

滕县之战:血火中的川军誓言

川军打仗,向来有个规矩——能拼就拼,能死就死,绝不后退半步。

可在1938年的滕县,这群惯于浴血的汉子却遇上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硬仗。

三天三夜,枪林弹雨,城墙塌了,援军没到,子弹快打光了,人也倒下了一片又一片,但他们依旧死守阵地,死战到底。

最后,连主帅都冲上了城墙,亲自督战,直到身中数弹,倒在血泊中。

这一战,惊动了整个第五战区,连李宗仁都感叹:“若无滕县之苦战,焉有台儿庄之大捷?”

1938年春,滕县成了战场。

日军第10师团一路南下,目标直指徐州。

而滕县,正是这条进攻路线上的关键一环。

守城的是川军第22集团军第41军,军长王铭章,一位铁骨铮铮的川军将领。

他的任务只有一个——挡住日军!可他手里只有不到两万兵力,武器简陋,弹药极少,而对面,是装备精良、战斗经验丰富的日军主力。

这场仗,从一开始就注定了惨烈。

城墙塌了,人还在。3月16日,日军发起猛攻,几十辆装甲车在炮火掩护下疯狂冲击滕县东关。

川军拼死抵抗,手榴弹、步枪、机枪,所有能用的武器全用上了。

有连队直接抱着炸药包冲向敌军坦克,和敌人同归于尽。

东关失守,南城墙又被炮火轰开了缺口。

守军拼死反击,一夜之间,尸横遍地,血流成河。

王铭章决心死战。

看到城墙四破,援军无望,他没有选择撤退,而是亲自登上城墙,指挥最后的抵抗。

他告诉士兵:“城在人在,城亡人亡!”战斗到了最后,城中心的十字街成了主战场。

川军士兵与日军短兵相接,刺刀见红,拳拳到肉。

王铭章带着仅剩的卫兵,冲向敌军阵地,试图夺回西门城楼。

但敌人火力太猛,他身中数弹,倒在了血泊之中。

临死前,他依旧高喊:“中华民族万岁!”

三天三夜,滕县拼光了最后一兵一卒。

这场战斗,川军几乎全军覆没,王铭章壮烈殉国。

但战果同样震撼——日军伤亡惨重,滕县之战硬生生拖住了敌军,让后方有了准备时间。

这一战,为台儿庄大捷铺平了道路。

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评价:“滕县之战,是川军抗战史上最光荣的一页!”

有人说,抗战史上没有无名英雄,每一个倒下的身影,都是江山的基石。

而滕县的川军,用生命写下了最悲壮的一章。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并非时政社会类新闻报道,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