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文1730字 阅读3分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你以为晚了,其实现在戒烟,救的就是你的命。”
这不是危言耸听。最新研究证实,戒烟10年以上的人,死亡率已经接近从未吸过烟的人。也就是说,只要你现在开始戒烟,未来的健康状况,几乎可以和那些从来没碰过烟的人一样好。

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数据明确指出,吸烟每年导致我国超过100万人死亡。吸烟不仅伤肺,还直接增加心脏病、中风、癌症等多种致命疾病的风险。世界卫生组织(WHO)早就把吸烟列为“全球最大的可预防死亡原因”。
你可能觉得吸烟不过是咳嗽几声,但实际上,每一口烟,都在悄悄破坏你的血管、心脏、肺和免疫系统。更可怕的是,这种伤害是累积的,时间越久,风险越大。

答案是肯定的,而且效果比很多人想象得还要好。
一项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的研究跟踪了超过20万人,发现无论吸了多少年,只要戒烟,死亡风险都会下降。而且,戒烟10年以上的人,整体死亡率几乎与从未吸烟者持平。
戒烟1年,心脏病风险就能降低大约50%。戒烟5年,中风风险降到非吸烟者一半。戒烟10年以上,肺癌死亡率减少接近一半。戒烟15年,心血管疾病风险接近正常水平。
这些数据都不是小打小闹,而是经过大规模人群验证的结论。

吸烟对身体的破坏并不是不可逆的。一旦停止吸烟,身体就会立即启动自我修复机制。
24小时内,血压、心率开始恢复正常。48小时内,肺部开始清除黏液和毒素。3个月内,肺功能明显改善。1年后,冠心病风险下降一半。
这些变化看似简单,但在生理层面,每一个修复环节,都在帮你远离死亡威胁。

很多老烟民觉得,自己抽了几十年,身体已经坏掉了,戒也没用了。这是彻头彻尾的错误认知。
研究显示,即使是50岁、60岁、甚至70岁的人,只要戒烟,死亡风险仍然可以显著下降。而且,戒得越早,收益越大。
比如,一项在中国进行的大型流行病学研究清楚表明,35岁前戒烟的人,几乎可以完全消除因吸烟带来的过早死亡风险。哪怕55岁以后才戒,仍然能降低至少一半的死亡风险。

戒烟确实不容易,尼古丁成瘾是真实存在的生理现象。戒断时,焦虑、易怒、失眠、注意力下降等症状很常见。
应对的方法有很多,比如:
使用戒烟药物,如尼古丁替代疗法(贴片、口香糖等)。心理干预,通过认知行为治疗帮助管理情绪。设定短期目标,比如先坚持一周,再延长到一个月。寻求支持,可以加入戒烟互助群体或寻求专业医生帮助。我国《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也明确提出,要大力推广戒烟干预服务,鼓励人们科学戒烟。

吸烟不仅伤害自己,还会伤害周围的人。二手烟暴露会增加家人患肺癌、心脏病、中风的风险,特别是儿童和孕妇,危害更大。
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指出,全球每年有超过60万人死于二手烟暴露,其中很多是儿童。换句话说,你的每一根烟,不只是自己在吸,家人也在无辜承受。
所以,戒烟是一种对自己负责,更是对家人负责的选择。

有些人以为,抽低焦油烟或者电子烟可以“健康吸烟”。国家卫健委明确指出,目前没有充足证据证明电子烟对健康的危害小于传统香烟。
而且,电子烟同样含有尼古丁,同样会上瘾,同样伤害心血管和呼吸系统。所谓“健康电子烟”,本质上只是换了个包装的风险。

吸烟的人平均寿命比不吸烟的人短至少10年。戒烟不仅能延长生命,还能大大提高生活质量,减少慢性病痛苦,降低医疗支出。
你可能花了几十年时间建房子、买车、存钱,但如果连自己的身体都不保护,这一切又有什么意义?
现在开始戒烟,10年后你会感谢今天做出决定的自己。
资料来源:①.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吸烟危害健康报告2020》[R].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0.②.世界卫生组织.《全球烟草流行报告2021》[R]③.郑欣.吸烟与死亡率关系的前瞻性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20,41(5):715-720.DOI:10.3760/cma.j.cn112338-20191206-00853.
感谢每一位关注我们的你!有你在,我们会更好!
混蛋逻辑[呲牙笑][呲牙笑]
哪个权威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