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文1525字 阅读3分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血管堵了,命就短了,别再拿嘴巴开玩笑!随着年纪增长,血管问题成了中老年人绕不开的话题。心梗、脑梗这些吓人的病,大多数都和血管堵塞脱不了关系。坏消息是,不少人明知道某些食物伤血管,还舍不得放下筷子。今天这篇文章,咱们就掰开揉碎说清楚,哪5种食物吃多了,血管真的受不了!

炸鸡、薯条、油条,香是香,可脂肪含量高得吓人。反式脂肪酸是罪魁祸首,它能直接提高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坏胆固醇),降低高密度脂蛋白(好胆固醇)。
国家卫健委早就明确指出,过量摄入反式脂肪酸,会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血管一旦被脂肪包围,就像水管被油泥堵住,时间一长,心梗、脑梗说来就来。
提醒:少吃即炸即食食品,尤其是反复用油炸出来的,血管受不了。

咸菜、腊肉、咸鱼,很多人离不开,但高盐饮食会直接拉高血压。血压一高,血管壁就像打了气的气球,长期下去,血管变硬、变脆,斑块更容易形成,离血管堵塞也就不远了。
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成年人每天摄盐量不超过5克。但现实是,大多数人每天吃的盐量远远超标,尤其是爱吃腌制品的人群。
提醒:腌制品再香,也要管住嘴。能不吃就不吃,想吃也要控制量。

猪肝、牛肚、鸡心,这些内脏类食品,虽然富含铁元素,但胆固醇含量极高。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指出,长期高胆固醇饮食,会引发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壁堆满脂质斑块,导致血流不畅,严重时甚至堵死。
尤其是中老年人,本身代谢减慢,再大量吃内脏,无异于在血管里埋“炸弹”。
提醒:别拿补铁当挡箭牌,内脏偶尔吃可以,大量吃血管真的受不了。

蛋糕、甜甜圈、奶茶,这些高糖食物不仅发胖,还会引起血脂异常。过多糖分在体内转化为脂肪,堆积在血管壁上,加速动脉硬化。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版)》明确指出,成人每天添加糖摄入量不应超过25克。但大多数甜品,随便一块蛋糕就超标了。
提醒:甜食是血管的大敌,少吃点,没坏处。

火腿肠、午餐肉、培根,这些加工肉制品,脂肪高、盐分高、添加剂多。世界卫生组织早在2015年就把加工肉列为致癌物,并指出它与心血管疾病也有明确关联。
这些食物中隐藏的饱和脂肪酸,能促使血脂升高,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血管一旦被血栓堵住,分分钟要命。
提醒:超市货架上的诱惑再大,加工肉制品也要敬而远之。

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2》显示,我国心血管病患者已超过3.3亿,其中冠心病、脑卒中和高血压患者人数最多。血管堵塞,就是这些疾病的幕后推手。
血管一旦出问题,轻则胸闷乏力,重则猝死。很多人发病前一点征兆都没有,等到救护车赶到,人已经没了。

年纪越大,血管越脆,越需要用心保护。除了管住嘴,中老年人还要做到:
坚持适量运动,哪怕每天快走半小时;
定期体检,特别是血脂、血压、血糖;
保持良好心态,避免情绪大起大落;
戒烟限酒,减少血管损伤。
血管健康,不是靠药物维持出来的,是日常点滴好习惯养出来的。

血管病变最怕“温水煮青蛙”。吃一顿没事,吃一年、十年呢?那些让人欲罢不能的美味,吃进去的是享受,留下的是隐患。中老年人,爱吃没错,但更要爱命。
该管住嘴的时候,就别心软。血管堵上了,后悔也来不及!
资料来源:①.《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2》.国家心血管病中心.②.《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版)》.中国营养学会.③.世界卫生组织(WHO).《加工肉制品列为致癌物质报告》.
感谢每一位关注我们的你!有你在,我们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