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死了那么多人都是土葬,为何现在没多少坟墓?说出来别不信

百年战争录啊 2024-12-11 18:17:47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徐 来

编辑|徐 来

《——【·前言·】——》

中国千年历史中,土葬一直是主流殡葬方式,今天我们却难以看到,大量古坟的存在。

战乱、自然侵蚀、人为改造和观念的变化,到底哪些才是古墓消失的根本原因?

战乱与动荡中的坟墓破坏

中国历史上,战乱频繁,朝代更替频繁,不少坟墓,就在这些动荡中湮灭消失。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各国之间征战不止,战乱席卷了中原大地。

许多士兵在出征或撤退,途中会临时占领墓地作为掩体,大量民众的墓地被挖开,甚至被当成了战壕。

春秋时期的“牧野之战”中,士兵以墓地为障,营造临时防御工事,使得许多墓葬惨遭破坏。

对于这些墓地,无人祭奠、无人修缮,它们逐渐被土掩埋,逐渐湮灭。

战乱导致的破坏并未止于此。

清末各江南一带,因战火肆虐,大量乡村的坟墓被军队占据,古墓成为双方军队之间的天然防线。

许多墓地的墓碑、墓丘甚至墓穴,直接被战争摧毁,整个地区的坟墓,如雨后泥土般被一层层侵蚀。

许多村庄甚至都无法找到一块完整的墓碑,战乱使得这些墓地不复存在。

不仅仅是战乱,盗墓之风,也严重破坏了,古代的墓葬文化,自汉代起,盗墓现象便层出不穷。

曹操甚至成立了“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公开组织军队盗掘墓葬,以补充军需。

《三国志》有记载,曹操当时盗墓掠财,是为了养军,也因此掘开了大量贵族墓葬,使得汉代许多墓穴内的文物遗失、破损。

明清时期,民间对于古墓财宝的不断传说,盗墓现象变得更加普遍。

许多古墓被反复盗掘,墓室内的物品散失、破坏,墓室结构坍塌,这一时期的大规模盗墓,导致了大量文化遗产的丧失,许多古墓变成了空壳或废弃之地。

晚清时期,盗墓者掠夺的物品,不仅包括金银财宝,甚至有时连墓碑、陪葬器物都不放过。

八国联军入侵中国时,掠夺古墓,更是成为司空见惯的现象,尤其是满清贵族,和官员的墓地。

在北京、天津等地,大量贵族墓地遭受了掠夺。

清朝的《清史稿》提到,在列强侵华期间,西方军队对古墓掠夺的规模之大,前所未有。

这些战争,带来的不仅是经济和文化的损失,也使得中国大量古墓从此消失,或成为废墟。

自然侵蚀与时间的无声吞噬

除了战争和人为破坏,时间和自然的力量,也让许多古墓难以保存。

考古学中,对自然因素的研究表明,自然的侵蚀,是古墓渐渐消失的原因之一,这些因素在考古发现中也频频出现。

中国地理环境复杂,各地气候、土壤、降水等条件不同,古墓受到的自然侵蚀也各不相同。

你像在中国西北地区,风沙肆虐,空气干燥,裸露的土壤和石材,经过数百年的风沙侵蚀,逐渐风化。

陕西、山西一带的皇陵即便规模宏大,经过千年风沙冲刷,也难以幸存。

西北一些贵族墓地,原本可能是土丘高筑的坟墓,随着风沙不断堆积、吹蚀,最后只剩下微微隆起的土堆。

南方的话,潮湿多雨的地区,墓地的土壤含水量较高,墓室易受水侵蚀,不少墓穴会被土壤中的水分填满,导致墓室结构坍塌。

降水较多的地区,江浙、广东等地,墓葬常被水流冲刷,土质沉降使墓坑逐渐塌陷,墓碑、墓堆逐渐消失在地面。

历史上许多普通墓葬,因为没有特别的建筑保护,最终在地下逐渐被填埋、侵蚀而不留痕迹。

还有一些古代墓地,多选择平原或山谷,可洪水和地震灾害,也会使得很多墓地难以存留,你像黄河流域因水患频繁,大量古墓遭到破坏。

黄河多次改道,每次改道都会导致大量的河边墓葬被冲毁,淤泥掩盖,使得原本在河岸的墓穴湮灭无踪。

类似的情况在地震频发的地区也有所体现。

例如唐代的黄土高原地区地震频发,墓葬位于地震带,随着地壳运动,许多墓地裂开、坍塌,墓碑倒塌、墓堆下陷。

这些地质灾害带来的震动和地表变动,让墓地结构无法稳定,不少墓穴被深深掩埋在土层之下,再难以找到。

还有植物的根系生长、动物筑巢,也是墓葬消失的一个重要因素。

政策与人类活动的影响

一些特定的时期,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和军事需求,政府采取了迁徙政策,重新规划土地,也导致大量墓地被清理或毁坏。

清代就为了稳定统治,政府推行了多次迁徙政策,影响了大量墓地的保存。

清朝的“关中移民”政策实施时,大量百姓被迁移至其他地区,原有的墓地无人看护,很快在岁月中被掩盖、消失。

许多家庭因迁徙,难以保护家族墓地,后人离开后,许多祖坟因荒废而湮没。

清代的“土改和改土归流”政策,也会影响各地的墓地分布。

为推行汉化,政府在少数民族聚居区,推行汉人迁入政策,迁移或占用大量墓地。

再就是,近现代的基础设施建设,对古墓地的影响尤为显著。

新中国成立后,土地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推进,传统的墓地保护,难以跟上开发进度,许多普通人的坟墓,被推平用于农田、道路建设。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田改革,和土地平整中,老坟被大量推平,一些墓地仅有少量文物价值,考古保护难以全面实施,更多无碑、无记号的墓地在开发中被掩埋,失去了踪迹。

包括在城市发展中,坟地逐渐被楼房和道路代替。

尤其是在北京、西安等有大量古代遗存的地区,随着城市扩建,大量普通墓地被迁移或覆盖。

偏远农村,村民为开垦土地,将一些旧坟推平,改作耕地、林地。在江南、华北等土地紧张地区,许多村民把古墓重新规划,甚至覆盖老坟种植作物。

特别是那些年代久远、缺乏家族成员守护的墓地,逐渐被遗弃并淹没在农田之中,早已与田地、树林融为一体。

观念的变迁与殡葬方式的转变

人们的殡葬观念其实也在这种变迁中,潜移默化的改变着。

20世纪以来,火葬逐渐取代了土葬。

1950年代,中国开始实施火葬政策,鼓励人们不再进行土葬。

这一政策在土地紧张的城市地区迅速普及,减少了大规模的墓地需求。

特别是在现代公墓普及后,人们不再保留传统的家族墓地,普通人家通过火葬进行殡葬,墓地数量减少,古老的墓葬形式逐渐被抛弃。

还有像树葬、海葬等,不占用土地的殡葬方式,逐渐受到认可,减少了墓地需求,既节约土地,又符合环保理念。

古代社会中,家族墓地,被视为家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现代社会中,家族墓地观念,逐渐淡化。

古人认为“墓不出五服,碑不过三代”,就是说家族墓地,在五代以内得到保护,过于久远的祖坟便逐渐无人守护。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搬迁频繁,与家族的地缘关系淡化,越来越少的家庭保留家族墓地。

甚至选择公墓,而不再兴建私人墓地,家族墓地,逐渐退出人们的生活。

纪念先人,已不再依赖传统墓地,更多人选择在清明节、公墓等,公共场所,进行统一的祭扫活动。

这样一来,家族墓地文化,逐渐走向式微,坟墓的数量也不断减少。

坟墓的减少,不仅是因为环境与人为的破坏,也因为观念上的巨大转变,墓地不再是唯一的寄托之所。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