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阚泽虽然没有密献诈降书,却也是个突破阶层限制的奇人

群众魏蜀吴史 2024-10-24 22:16:54

我是三国路人甲,专注三国史。跟着我,一起聊三国

《三国演义》中,孙权参谋阚泽,在赤壁战前,驾一叶扁舟,只身入曹营献黄盖诈降书。他凭三寸不烂之舌,把奸雄曹操忽悠得一愣一愣的,他也是黄盖“苦肉计”得以成功的关键人物。但这只是小说家言,与史实出入很大。那么历史真实的阚泽又是个怎样的人呢?

电视剧《三国演义》阚泽剧照

一、佣书求学

阚泽,字德润,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阚泽虽然出生于会稽郡治山阴县,却出身于世代务农之家。这在讲究阀阅的汉晋,就是个极大的劣势。

但能在青史留名,阚泽自有一套特殊的本领。老阚家到了阚泽这一代,终于出了他这个肯读书的,但另一个现实问题摆在了眼前:他家里太穷,根本买不起学习用具!

不过阚泽确是能耐,他就找了份佣书,就是替人抄书的工作,以此换取笔砚。而且,他不是一个简单的抄书匠,而是边抄边读,替人抄完一卷书,也就把这书给读会了。更牛的是,他还能从先贤论著中触类旁通形成自己的观点,并且把最复杂的天文历法弄透。他就用这种另类的求学方式,无师自通,遍览群籍,由此声名远扬。

后来,郡里察举他为孝廉,出任钱唐县(今浙江杭州)长,后又升为彬县(今湖南彬州)令。秦汉县级长官,大县称令,小县称长,而且彬县是桂阳郡治所在地,所以阚泽从钱唐长改为彬县令,称作“迁”,即升职。

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219年),背刺盟友斩关羽得荆州后的孙权,为防刘备报复,转头与曹操媾和,被曹操表拜为骠骑将军,假节,领荆州牧(参见)。这时孙权辟阚泽补为西曹掾。也即是说,赤壁之战阚泽密献诈降书这事儿,基本是不可能发生的。

孙权为骠骑将军,辟补阚泽为西曹掾

吴大帝黄龙元年(229年),孙权在武昌(今湖北鄂州)称帝,以阚泽为尚书。大帝嘉禾年间(232—238年),阚泽为中书令,加侍中。大帝赤乌五年(242年),阚泽拜太子太傅,仍领中书令如故。

如果看一下孙权诸子的经历就可知,孙权长子、宣太子孙登于赤乌四年(241年)去世,赤乌五年(242年),孙权三子孙和被立为太子。也就是说,阚泽的这个太子太傅,是孙和的老师。

也就是说,在太子孙和、鲁王孙霸的二宫之争中,阚泽本应该旗帜鲜明地站在太子党一系。但史书接下来的一段记述,却颇耐人寻味。

二、谦恭笃慎

作为一名自学成才的有志青年,阚泽在孙吴儒学史上举足轻重。

他认为,传统的经传文章卷帙浩繁,以致后学者难以尽用,于是他斟酌各家学说,节选三《礼》(《周礼》《仪礼》《礼记》)及各家注解文字,以此“授二宫”,并“为制行出入及见宾仪”,就是为他们拟定出入及会见宾客的礼仪。

由于孙权诸子中,这时除孙和外,只有孙霸被封王,所以这个“授二宫”就意味着,阚泽在教太子的同时,也“有教无类”地给鲁王以同等待遇。虽然说一般情况下,太子太傅不一定只能教太子一人,但在孙吴二宫之争,宗室、朝臣都分庭抗礼的非一般情形下,阚泽的这一举动仍然显得十分突兀。

二宫之争,朝廷分野,阚泽却态度暧昧

我们往好了说,阚泽这叫绝世而独立的超然物外。但往坏了说,他这就是在大是大非面前不表明态度、两边不得罪的圆滑世故。

阚泽为人谦逊、恭谨、笃实、慎重,他对人的“有教无类”,还表现在对一些下级官吏的态度上。宫廷、官府的小吏,传达对问,他也一视同仁,待之以礼。有人说他的短处,他从不还击,脸上还是一副“是是是,我不对”的表情,那些人看没意思,也就逐渐少了议论。看来《圣经》中“你打我右脸,我递上左脸”的做派,阚夫子早已身体力行了。

当然,我们也不能对阚泽进行过于庸俗化的解读。史书载,阚泽还作了《乾象历注》,以纠正历法时日的误差。在孙吴朝廷议论,涉及经典之争时,也往往向阚泽征询意见。孙吴另一经学家虞翻曾以阚泽比之蜀中扬雄,称他是在世(董)仲舒。孙权也因为阚泽在儒学方面的勤奋钻研,封其都乡侯。

有一次,孙权问阚泽:“书传篇赋,何者为美?”阚泽想以前贤治乱之道讽喻孙权,就说:“以臣之愚见,贾谊《过秦论》最好。”孙权读了后,也感到大有裨益。

孙权晚期,各官署都弊端显现,孙权想加重律令条例,以此制御臣下,阚泽却说:“不宜太过,一切依礼仪、法律行事可也。”他也因此被称为平和正直。

《过秦论》主旨在于分析“秦之过”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人性的复杂性,并不是非黑即白、非好即坏的简单二元对立。

但阚泽接下来另一番言论,还是不免让人诟病。

三、谏用极刑

阚泽引起争议的言论,是他劝阻孙权对吕壹用酷刑。

吕壹是孙权的心腹,被他用为中书典校事郎,以监察百官,其职责和功用,和魏校事基本相同。

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操称魏公时,设置校事机构(参见)。校事设置的初衷,就是为了监视不同政见者,尤其是拥汉派的动向,所以曹操用出身低微的卢洪、赵达等任此职。法曹掾高柔为此向曹操进言说:“朝设百官,各有所司。如今设校事,既不信臣下,又用小人,以致他们作威作福,实在应对他们进行约束。”曹操却回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你对赵达的了解,恐怕不如我。但刺探臣下这种事,君子怎么能做呢?当年叔孙通进群盗为汉高祖所用,这个道理是相同的。”(参见)

曹操一世奸雄,以术御人

而且,曹操用小人为校事,还有一个无法言说的原因:他想除掉谁,就让谁去干校事,然后让他惹得天怨人怒,再把他杀了堵众人悠悠之口。曹操对校事的前身——刺奸令史,就玩的是这个把戏。这也是后世唐内卫、明厂卫用小人制君子的一贯套路。

孙权有样学样,吕壹这个小人,就是这样坐上中书典校事郎位子的。吕壹上位后,果然也是作威作福、中饱私囊,甚至连丞相顾雍、左将军朱据这样的重臣都遭到他们的审查、禁足,所以孙吴上下对他们也是恨之入骨。

孙权再如法炮制,将吕壹收押。这时曾被打压的朝臣无不拍手称快,有司穷追猛打,奏请对他处以极刑。有些人觉得还不解恨,更要求对他加火烧、车裂,以儆效尤。

孙权以此事征询阚泽的意见,阚泽却说:“盛明之世,不易有此极刑。”孙权也就听从了阚泽,只是诛杀吕壹了事。

吕壹被抓后,丞相顾雍只是对他稍微和颜悦色了一点,就被东晋史学家徐众批为于理不通(参见),可知阚泽这番言论就更是圣母心发作了。

那么阚泽为什么要说这话呢?就我的理解,阚泽穷通诸家,他这样只不过是为孙权回护脸面而已。

所以,我一直认为,阚泽就是一个突破阶层限制的老油条。

老油条,即为人世故的意思

赤乌六年(243年),阚泽去世,孙权痛惜感悼,以致几天进不下食。

敢泽子嗣不详,只知道与他同为扬州人的丹杨(治宛陵,即今安徽宣城)唐固,也修身好学,被称为儒者。唐固著有《国语》《公羊传》《谷梁传》等书注释,并带徒十余人。孙权称大魏吴王时,以唐固为议郎,自陆逊、张温、骆统以下都见而下拜,后来他一直做到了尚书仆射。

我是三国路人甲,一个铁杆三国迷。跟着我,一天学一点三国知识

相关文章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