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贝小丫同学,见面如字!
后来我才明白“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起跑线”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以前看到这句话,总会认为,父母是孩子的起跑线肯定是因为父母给孩子创造了好的物质条件,让孩子出生就在罗马了。
但实际上物质只是一方面,而且占比也不大,就像有的父母能力很棒,很会赚钱,但是不懂教育,照样把孩子养废,比如很多富二代、星二代被曝光聚众淫乱或者吸毒等等。
这类孩子的物质条件很优渥了,但没有得到正面的教育,最后一样把一手好牌打烂。
而那个出身贫寒写文章《感谢贫穷》的河北女孩儿王心怡,家境很差,父母照样用自己的善良、正念影响了孩子,王心怡以七百多分的高分被北大录取。
所以,父母是孩子起跑线,这句话本质是指父母对子女的正面教育和影响
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你是怎样的父母,
将来孩子也会成为怎样的人。
可惜很多父母都不明白这个道理,总是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孩子,总是用父母的权威去压制孩子,导致孩子自卑又敏感。
尤其是那些生活不如意的父母,满身怨气,在外面抱怨命运不公平,社会不公平,回到家还会把这些情绪带回家,对孩子一点小错误就非打即骂。
情绪稳定的父母,不会在小事儿上消耗孩子
你发现没有,其实大多数时候,我们教训孩子都是因为自己的情绪问题。
比如这几天事情多,情绪不太好,面对孩子的时候就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前几天我就陷入这种境地,因为老家的房子要装修,我们又不在家,所以装修公司恨不得一天打十几个电话沟通,特别繁琐,然后我这个情绪就直接影响了孩子,每次他写作业的时候,我总是忍不住发火。
但过后想想:真的值得发那么大火吗?为什么我辅导班面对别人家孩子的时候就能忍住脾气呢?
所以我们应该承认,有时候我们对孩子发火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自身情绪不好。比如把牛奶打翻了,情绪稳定的父母会知道:这很正常啊,有时候我们不也一样打翻咖啡吗?然后会告诉孩子:没关系,去拿抹布,我们把这里收拾干净,然后重新倒一杯牛奶就好了。
但是如果当时父母情绪正好,比如遭遇了工作的变动,或者生活的变动,情绪正在紧张的阶段。
这个时候如果孩子打翻了牛奶,弄花了玩具,父母的情绪就一下子释放出来了:你怎么这么笨?连个杯子都拿不出,你不要再喝牛奶了,真是废物!
父母用最恶毒的语言来责骂孩子,发泄自己的情绪,但对孩子造成的伤害却是不可逆转的。
以前看过一档纪录片,采访那些未成年犯罪。在接受采访过程中,这些孩子在回忆起自己的成长经历时,毫无意外都表示:从小没有感受过父母的爱。
回忆起与父母相处的情节,男孩子面露痛苦:骂我是废物,说我还不如去死!
在这样的成长环境里,孩子要么变得自卑,要么变得疯狂。
父母要允许孩子犯错,孩子在错误中得到成长
每个人都会犯错,每个人都是在错误里得到教训,吸取经验,然后成长。
包括我们也是一样,我们在处理某件事的时候没处理好,后期也会各种反思:当时我要是那么做就好了!
其实对于孩子来说也是一样,孩子也是有自尊的,比如他弄坏了玩具,打坏了水杯,孩子的内心也是愧疚的。
我家孩子总是不小心把牙签洒到地上,要么不小心把他的玩具桌子打翻,有时候我也想骂他一顿,但是他自己已经知道犯错了,站在那里不知所措,特别害怕,这个时候再骂他、打他,只会让他更害怕、更胆小。
我就想起我小时候,那个年代,家庭都不富裕,更何况出身农村,但是从小到大,父母从来没有打骂过我。
我小时候打坏过暖水瓶,还把母亲新买的护肤品打碎了,但我从来没有因为弄坏家里的东西,打碎饭碗,把饭掉到地上这些事儿挨过骂挨过打。
所以每次我想发火的时候,我就想:那个年代,生活条件拮据,父母拉扯我们三个孩子,也没人搭把手,父母都有耐心对待我,教育我,我为什么不能耐心一些呢?
针对孩子不小心犯错,我建议:父母温和一些,冷静一些,毕竟我们成人也会打翻杯子,也会不小心做错事。
就像我们在职场上一样,我们也会不小心打印错一份文件,如果不是故意的错,领导痛骂我们一顿,我们内心也会不舒服。
孩子的心智还不成熟,如果我们经常因为这样的小事儿责骂孩子,甚至动手打孩子,孩子就会变得畏手畏脚。
作为家长,我们都希望孩子健康快乐成长,而这个健康不仅仅是身体的健康,也是内心的健康。
内心健康阳光,将来孩子才能成为自信的孩子,敢于在人前大方展示自己的才能,充满自信,充满阳光。
一个自信的孩子他相信自己可以,面对未知的事物他敢说:我来试试吧!所以自信的孩子才更容易获得成功,而如果家长情绪不稳定,经常打骂指责孩子,就会让孩子变得自卑、唯唯诺诺,将来走上社会也是一样,性格懦弱,犹豫不决,会错失很多机会。
孩子的底气,孩子的动力,孩子自信,都源于父母无条件的爱。你要知道,一个人的性格、习惯是很难改变的,当孩子形成了这种自卑敏感、唯唯诺诺的性格,将来是很难摆脱掉的。
就像阿德勒说:幸运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那些有着美好童年的人,在失落、失意、落魄、失恋等人生逆境时,都会想起童年的温暖时光。
而那些童年有着悲惨经历的人,哪怕将来成功了,内心也是缺失的。李玫瑾说:那些小时候没有被善待过的孩子,将来被指望他善待这个社会。说的也是这样的道理,父母有教养孩子的义务,孩子做错了,我们的义务是纠正孩子,告诉孩子下次该怎么做,怎么选择,而不是一位指责、打骂。
所以,情绪的力量很强大,当你觉得心情好,觉得孩子可以的时候,事情就真的会发展得很顺利。
记得上大学时候看过这样一句话:
上等人有本事没脾气,中等人有本事有脾气,下等人没本事脾气大。
说到底其实是情绪的控制能力,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对周围的事情都有足够的耐心,那真的没有什么成不了的事儿了。
做父母也是一样,我们是第一次做父母,会有做的不好的地方,不求做到多么完美,但我们每个父母都应该尽量去学着控制情绪,尽量做情绪稳定的父母。
远嫁的妈妈,带着村里唯一独生女的我,飞向了远方!
❤️
作者介绍:
一枚来自海南的80后宝妈,正在通过读书写作,奔赴自由富有的生活,以乐观为笔🖊,蘸取汗水💦,绘就精彩人生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