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静的南太平洋近日被一则军事动向打破。中国海军055型导弹驱逐舰遵义舰领衔的水面编队,近日现身澳大利亚东北部及东部国际海域展开演训。这一常规军事行动却在澳新两国舆论场掀起层层涟漪。
面对中国舰队的常态化训练,澳大利亚部分媒体开始新一轮“安全焦虑”炒作,称解放军行动“逼近本土海岸”。对此中国外交部早有定调:中方行动严格遵守国际法,始终位于公海范围。事实上,澳大利亚海军近年频繁在南海实施所谓“自由航行”,甚至曾抵近中国岛礁12海里挑衅。当同样规则应用于自家海域时,堪培拉的激烈反应暴露出赤裸裸的双重标准。
耐人寻味的是,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面对媒体追问时展现了截然不同的态度。他明确承认中国舰队行动符合国际规范,并坦言“澳方也曾进行类似航行”。当被问及是否考虑对华经贸反制时,这位领导人给出了务实答案:“中国是澳大利亚海鲜、矿产等200亿澳元商品的最大买家。”
阿尔巴尼斯的表态揭开了南太平洋贸易格局的真相——澳大利亚对华年出口额超千亿美元,中国长期稳居其最大贸易伙伴地位。从铁矿石到龙虾,从葡萄酒到牛肉,澳洲经济的繁荣与中国市场的开放深度绑定。部分澳媒叫嚣的“对华制裁”,在2700万人口的国内市场容量面前,更像是一出自砸饭碗的荒诞剧。新西兰某博主近期鼓动“抵制中国商品”的言论,在两国合计不足3000万消费者的现实面前更显苍白。
值得关注的是,尽管两国舆论存在杂音,澳新官方的整体反应却趋于克制。分析人士指出,055型万吨大驱的远洋存在,客观上推动着南太国家重新校准对华认知。这款搭载鹰击-21高超音速导弹的“海上重器”,既展现了中国维护公海航行自由的实力,也无声传递着区域力量格局的深刻变迁。
这场跨越赤道的航行风波,恰似南太平洋的潮汐——表面的波澜之下,涌动着全球经济依存与地缘平衡的深层律动。当澳大利亚龙虾再次摆上中国餐桌时,合作共赢的理性思考终将穿透偏见的迷雾。
应该去它12海里自由巡航!羞辱羞辱它们!
多去几次就好了
澳当局还是该老老实实告诉自己的国民:真不是中国在挑衅澳大利亚。
航母过去起降练习
太不听话了,想制裁老板,以后乖乖的别乱跑了,惹毛老板,把你开除了你可要饿肚子了。
袋鼠再狂就灭你之心都有!
习惯了,就好了
最近刚买了一些奔富的红酒
055:别怕多来几次你们就习惯了,等你们习惯了我们就可以建港口了!
心态转变了啥事没有
为啥在我们铁矿上建国,你个强盗
距离澳洲海岸线还有150公里实在太保守
是求着中国开放澳洲龙虾
倒反天罡,还有商家制裁客户的?
这个地球到底是谁有钱 有实力谁有理的世界,对昂撒白皮就是要拿拳头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