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空军一号”换代困局:垄断之痛与总统专机的政治博弈

紫萱聊国际 2025-02-23 09:44:37

美国总统专机“空军一号”的更新计划正陷入前所未有的拖延窘境。

路透社近日披露,波音公司可能推迟至2029年交付新一代专机,这意味着即便特朗普在2024年大选中胜出,其任内也无望用上新机型。这架被全球视为“空中白宫”的总统专机,暴露出美国航空制造业的深层危机。

现役的“空军一号”专机由两架波音747-200型改装而来,自1990年服役至今已超34年。尽管该机型以安全性和先进通讯系统闻名,但机械老化与维护难题日益凸显。2015年,美国空军选定波音747-8型作为替代机型,原计划2024年交付。然而项目启动后波音接连遭遇重击:特朗普2016年上台后以“成本失控”为由施压,将合同金额从52亿美元砍至39亿美元,代价是取消空中加油功能并缩减载客量。

更大的冲击来自供应链与生产混乱。新冠疫情导致零部件短缺,技术人员流失加剧进度拖延,加上特朗普坚持修改传统蓝白涂装,波音最终承认项目亏损11亿美元,交付时间推迟至2029年。对此,特朗普近期公开威胁更换制造商,但现实是美国航空业已无替代选项——空客虽具技术能力,但出于国家安全考量不可能中标;中国商飞C919尚未形成竞争力;而曾与波音分庭抗礼的麦道、洛克希德等企业,已在冷战后行业整合中消失。

《纽约时报》分析指出,波音的困境折射出美国军工复合体的垄断后遗症。为追求规模效应,美国政府推动航空巨头合并,最终形成波音独家主导大型客机市场的格局。缺乏竞争导致创新乏力,近年来波音737MAX危机、Starliner飞船延期等问题频发,进一步削弱其工程能力。

“空军一号”的拖延不仅关乎总统面子,更暴露美国高端制造业的体系性风险。当垄断企业失去制衡,国家战略项目便成为代价——这架迟到的总统专机,或许正是美国产业政策的一面镜子。

0 阅读:4

紫萱聊国际

简介:何其有幸,生于华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