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东汉那会儿,匈奴又分家了,北边的那部分真是越过越惨,就像走下坡路一样,眼看就要不行了。他们住的地儿冷得要命,还偏偏赶上气候特别冷的时候。以前吧,他们还能跑到汉朝边境去闹腾闹腾,但自从南边的匈奴认了汉朝当老大,他们再去南边,就得先跟南边的自家人干一架,根本打不过南匈奴和汉朝联手设的防线。结果,他们就被困在了那片鸟不拉屎、人影都不见一个的漠北。
但没想到,大家刚觉得北匈奴这回肯定完蛋了,公元62年却出现了让人大跌眼镜的转折:那年十一月,北匈奴竟然攻打五原郡;到了十二月,他们又去打云中郡,不过被南匈奴单于给打退了。从63年开始,河西那边的地方官一封接一封地向洛阳报告,说匈奴又开始疯狂抢掠了,整个河西地区人心惶惶,连白天的时候,河西的城镇都得把城门关得紧紧的。这北匈奴之前不是快不行了吗,怎么突然就这么厉害了?到底是谁给他们壮的胆,让他们敢这么主动进攻呢?
事情不对劲,里头肯定有问题,汉王朝得好好查一查。这一查可真让人吃惊,原来一直在给匈奴提供支援的,不是别人,正是那些汉王朝一直没太放在眼里的西域小国。
这事儿到底咋回事儿呢?接着往下瞧!
【东汉为什么失去了西域诸国?】
汉武帝那会儿,西域的好几个国家就开始归汉王朝管了。到了汉宣帝时期,朝廷还专门设了个西域都护府,这就等于说,汉王朝正式当上了西域各国的“老大哥”,开始给它们出谋划策、指引方向了。
不过说实话,这世上哪有什么长久不变的关系,说到底还不都是看利益嘛。王莽把汉朝给篡了后,西域那边就没人管了,那些西域小国一看匈奴势力大,刀枪厉害,吓得都转头投靠匈奴了。什么气节不气节的,能活下去才是硬道理。这些小国家,也就只能靠着那些大国,才能在夹缝里勉强活下去,这都是历史的老规矩了。
之后,刘秀让汉室重新站了起来,这使得西域的一些国家又改变了主意。他们比较了汉朝和匈奴这两个靠山给的好处:汉朝年年都给他们送礼,而匈奴却总是找他们要保护费,显然汉朝这个靠山更靠谱。于是,他们就提出了要重建西域都护府的请求。
这会儿,一向有远大抱负的刘秀,竟然变得异常抠门起来。他觉得西域那些小国家根本派不上啥大用场,每年还得给他们送礼物、讨好他们,真是太浪费钱,太不值了。
下面来简单聊聊那个时期的进贡规矩。说起来,西域那些小国家,每年都得给汉王朝送点东西,基本上就是他们那儿的特产啥的。但汉王朝为了显示自己是大国,特别有面子,会给他们回赠很多钱。毕竟礼尚往来嘛!这情形就像是现在农村的人给城里的大领导送礼拜年一样。
说白了,刘秀心里盘算的不光是那些礼节的开销,他更头疼的是没完没了的军费问题。要是想重建西域都护府,那就得长期派兵驻扎,还得千里迢迢地运送各种物资。不然的话,匈奴人一旦突然袭击,咱们根本没法应对。
刘秀算盘打得精,心里头有本账,“脑袋悬一线的活儿有人接,亏本的生意谁乐意碰”,他二话不说,直接回绝了西域小国想要重建都护府的念头。
刘秀做出的这个选择,从花销方面考虑,也挺能理解的。毕竟中原地区已经动荡了三十年,现在国家刚建立,啥都得从头开始,到处都得花钱。得把钱用在最关键的地方,不能因为远在万里之外的事,就拖慢了国家的发展进度。
不过,从大局来考虑,刘秀实际上在想法上有两个误区:
首先,他没琢磨明白这事儿:要是汉王朝不管西域那些国家了,岂不是在给匈奴送好处吗?汉王朝对西域没啥兴趣,那西域的国家们可咋整?难道它们不会慢慢投靠匈奴?谁不想找个强大的靠山呢,可要是大树靠不上,难道它们就连小树也不靠一靠了?
第二点,他压根儿没去细算给西域当靠山这笔账。平时给西域那些小国点小恩小惠倒是真的,但谁说掌控那片区域非得派军队驻扎呢?咱能不能就地找帮手?能不能像利用南匈奴那样,让西域各国自个儿团结起来,拼死保护自己的地盘?
有些事儿吧,一开始方向走偏了,后面怎么做都不对劲,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开头错一路错”。刘秀心里打定了主意,觉得“西域那些国家咱不理也罢”,结果他在挑外交人选时也跟着出了岔子。
现在,西域那边经过一连串的争斗分裂,从最初的36个国家变成了55个国家。这就像中原春秋那时候,满地都是几十上百个小国家。你想想,这么多国家,它们的实力能有多强呢?西域这55个国家里,大国也就几万人,小国那就更别提了,人数肯定更少。
不过你可别小瞧那个国家,它虽然地方不大,但啥都有,玩起手段来也是不含糊。就像西域那时候向中原的春秋战国致敬一样,各种争霸、合并的活儿,它们也是忙得不亦乐乎。
东汉一开始的时候,西域那边有个老大叫莎车国,国王名叫康。康这家伙特别向着汉朝,他心里头只认咱中原的刘老大,其他人来了他都不买账。为了奖励康这么忠心耿耿、有胆量,刘秀在公元29年给了他一个响亮的名号,叫做“西域大都尉”。
公元33年的时候,康很早就告别了莎车百姓,他的弟弟贤就很自然地接过了王位。
贤在兄弟康奠定的坚实基础之上继续使劲干,让莎车的发展火了一把,那时候,周边的小国几乎都归顺了莎车。
公元38年的时候,莎车王贤和鄯善王安都派了使者来汉朝进贡,他们又一次提起了要重建域都护府的事儿。他们的理由是,这些年匈奴一直欺负他们,大家过得都很惨,都盼着能在大汉的保护下,过上安稳的好日子。不过呢,刘秀因为国家刚稳定下来,还是拒绝了他们的请求。
公元41年的时候,莎车王贤发现东汉那边对自己没啥热情,就开始琢磨新招儿。他直接找上刘秀,提出个建议。他说,您看,您要是不打算在西域设都护府,那“西域都护”这个头衔不如就给我呗,我来帮您管管西域那些国家。
大家一听就懂,莎车王贤这是想要西域的最高统治权。要是东汉给了他这个权力,他就能堂而皇之地用东汉的名义,在西域想干嘛就干嘛了。
可让人惊讶的是,刘秀竟然答应了那个要求,说不定他只是想着用外来力量对付外来力量。不过这种放权的事儿得特别小心,不然麻烦可就大了。像敦煌太守裴遵就写了奏章说,西域那边的情况很复杂,把车莎国当管理者不合适。一来会让其他国家觉得东汉偏心;二来车莎国可能会得意忘形,借着东汉的威风到处耀武扬威,胡来一气。
刘秀这才明白过来,自己之前的想法真的有点不妥,他连忙让敦煌太守裴遵去把“西域都护”的官印和绶带追回来。然后,他给贤换了个新头衔,“汉大将军”。莎车的使者一开始不愿意交出原来的印绶,但裴遵态度强硬,最终还是把印绶给拿了回来。
刘秀这次重新分配权力,其实就是说:你得明白,你是帮我干活的,不是我的传话筒。因此,管理上的事情,你不能自己说了算。
刘秀本来还有机会挽回局面,就像亡羊补牢那样,可惜啊,贤这家伙动作更快一步,他抢先以西域都护的身份开始部署工作了。他给西域各国发了通知,这些国家就纷纷归顺了他。结果,莎车国趁机耍威风,对西域各国进行压榨,收起了高额的“保护费”。
这样就没达到西域那些国家心里想的“都护的作用”了。他们想要的是被保护和关照,可不是被剥削和欺负。所以在公元45年,忍了足足四年之后,车师前王国、鄯善国、焉耆国等十八个西域的国家,一块儿商量好,都派了自家的王子去洛阳做人质,还一起上书,请求汉朝另外找个合适的人去当西域都护。
不过,刘秀这回又婉拒了西域各国的那份热忱,给了他们一些路费,把之前留在汉朝当人质的王子们也都送了回去,让他们各自回到自己的国家,去找各自的亲人。
西域那些没靠上大腿的国家开始心里发慌了,怕莎车找他们算账。于是,他们赶紧又给敦煌太守裴遵写了信,说想让王子们先在敦煌避避风头。另外,他们还故意放话给莎车,说汉朝的都护大人马上就要来上任了。
刘秀这回没再说不答应,可那些西域国家的王子们,作为人质留在敦煌没多久,就因为太想家,全都偷偷跑回自己国家了。
这下莎车国也搞清楚这里面的门道了,大汉这不就是没答应西域那些国家的请求嘛?于是,他们就毫无顾忌地开始动手报复了。
公元46年的时候,莎车国发动军队,把鄯善这些国家都给打败了,甚至还把龟兹国的国王给杀了。
鄯善王挨了一顿狠揍后,实在是没办法了,他把最后一丝希望寄托在了刘秀身上。他直说,要是大汉朝廷还不赶紧派个都护来西域给他们撑腰,他们就只能去投靠匈奴了。
刘秀说,你们别拿我当胆小鬼唬弄。现在的情况是,使节和军队确实难以通行。西域各国要是真觉得自己做不到,那不管是往东往西,往南往北,自己看着办吧!
鄯善、车师这些西域北道的小国家,因为感到特别难过和没希望,所以开始投靠匈奴了。
哪有人被欺负,哪就有人站出来反抗。西域那些小国,有了匈奴在背后给他们撑腰,就团结起来,一起对抗欺压,非要跟莎车国拼个你死我活。而大汉和匈奴这两个大佬呢,因为各有各的麻烦,都没空掺和这场乱战。
这场西域国家之间的乱斗,一打就是十多年,两边你来我往,谁也没占到太多便宜。但这些国家本身实力就不行,根本撑不住这么长时间的内部争斗。最终,还是莎车国基础比较牢靠,到了公元60年,莎车逐渐崭露头角,接连吞并了于阗、大宛、妫塞这三个大国,还派了自己的军队过去看管。
不过莎车国虽然挺强大,但它的地盘也就那么点大,实力不够它去统治更大的地方。就在那一年,于阗那边派人暗地里干掉了莎车的守将,然后扶了他们自家的首领休莫霸上位当王,这么一来,于阗就算是成功恢复国家了。
公元61年的时候,莎车国又琢磨着要打仗,想挽回点面子。可没想到,他们这回是走到头了,被打得落花流水。就连国王贤亲自上阵也没用,最后还被乱箭射死了。这么一来,莎车国就被于阗国给并掉了。
就在这时,早已暗中潜伏、日子不好过的北匈奴突然冒了出来,他们使出了全力,还拉上了之前表面上归顺他们的西域各国的军队,把于阗给团团围住了。于阗刚吞并了莎车,还没站稳脚跟呢,就被逼得投降了,北匈奴就这样控制了于阗,接着掌握了西域南道,最后把整个西域都拿下了。
【北匈奴拿下西域的影响】
西域那片地方打了好多年的乱仗,最后捡了个大便宜的是北匈奴。原本都快混不下去的北匈奴,就像是快被憋死的人突然找到了个透气的地方,开始使劲儿大口喘气。
北匈奴瞅准匈奴各国打得不可开交、元气大伤的空子,靠着强大的实力开始出来收拾局面,打算建立新的规矩:各位啊,别再打来打去的了,这样报仇雪恨啥时候是个头啊?以后呢,我就当你们的共同老大,有啥事都找我,都得听我的。不过,你们也得对我表示忠心,你的东西就是我的,我的东西嘛,那当然还是我的,就这么简单。
拿下了西域的好几个国家后,有了西域的帮忙,那个快要完蛋的北匈奴,竟然慢慢缓过来了。他们一点点地把老家往西域那边挪,还老来骚扰汉朝最弱也管不到的地方——河西走廊。
河西那边,本来就是匈奴人常去的地方。想当年,那个厉害得很的霍去病,把匈奴人视为宝贝的河西地区给搅得乱七八糟。要是匈奴人再有机会把河西抢回去,那他们的自信心可就得噌噌往上涨了。
此外,要是匈奴人掌控了河西走廊,他们就能跟陇右高原上的羌人搭上线,说不定还能联手合作。
这样一来,汉朝原本打算利用南匈奴,把北匈奴逼到漠北那极冷的地方,让他们没法生存下去的计策,就完全行不通了。
所以,从公元63年起,北匈奴对河西地区的骚扰就越发猖獗了,东汉朝廷经常隔段时间就接到来自四面八方的紧急军报。
公元64年的时候,北匈奴嚣张了挺长一段时间,觉得东汉应该已经领教到他们的厉害了。所以他们就主动找上东汉,提出了这样的条件:我们不抢你了,但你得跟我们做交易。我们打算正经做点买卖,不再老是打来打去的。只要你们肯把盐、铁、茶、布这些我们缺的东西拿出来交易,咱们也能好好相处,做个好邻居。
这种做法,说白了就是一种拐弯抹角的吓唬。它的意思就是,如果你们不点头,那我就只能继续动手抢你们的了,到时候真出了啥事儿,可别怪我,这都是你们自己逼我的。
那时候,东汉的皇上叫汉明帝刘庄,这小子挺有他爹那股子劲儿,也是个手腕硬、脑子清楚的厉害角色。要是搁平时,他哪会惯着那些土匪强盗,早就动手收拾他们了!不过呢,他那时候也挺难的,因为黄河这个母亲河老是发脾气,泛滥成灾,害得好多地方的老百姓都活不下去。他得把心思和资源都放在治河这事儿上,得先顾着大伙儿的饭碗。
遇到小事就冲动会坏了大事,汉明帝头脑清醒,决定先不急着行动,给北匈奴一点喘息的时间。因此,他选择了先稳住北匈奴,答应跟他们进行贸易往来。
不过,说到底,这些都是政治老手,能真正一本正经和对方谈生意的没几个,到头来不还是在那利益场上你来我往。北匈奴一边跟咱们做买卖,一边派使者来进贡,另一边却照样骚扰咱们的边境地区,还在外面大肆宣扬要跟大汉和亲。
北匈奴这么做背后有啥猫腻呢?说白了,他们就是想让自己的好处最大化,啥赚钱干啥,抢劫、造声势,一样不落!再者,他们想更狠地吓唬西域那些小国,告诉他们,东方的大佬现在跟我穿一条裤子了,别指望他能来救你们,以后都给我乖乖听话!最后,他们还想让南匈奴心里犯嘀咕,别看你们是东汉,现在我可是他们的新宠,新欢和旧爱,谁更得宠你们自己心里清楚,叛徒们,得掂量掂量自己的位置了!
北匈奴用了那套手段后,西域那些国家果然变得老老实实,给匈奴鞍前马后地服务,生怕不小心惹到这个火爆脾气的靠山。
这时候,南匈奴一直死抱着要“紧跟汉朝老大”的念头,却开始变得不坚定了。我实在不想认为我的大哥是那种会半途而废、对人不忠的人,但眼下到处都在传关于大哥的那些流言蜚语,让我没法不相信。我现在真是左右为难,不知道该咋办了?
你知道吗,历史这东西有时候真挺逗,一个小错误能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一连串反应后闹出大动静。东汉那时候手头紧,就拒绝了想投靠的西域各国,没想到这么一来,反倒让那个最难对付的敌人,在快完蛋的时候翻了身。谁能想得到呢?谁又能说得明白呢?
东汉碰到情况大变,心里头有苦讲不出,这时候,他只能咬牙挺着。得先把那条性情火爆的母亲河安抚好了,让它平静下来,他才能有空去处理这一堆乱麻似的事情。
说白了,匈奴掌控西域那些国家,就好比玩一盘棋,只要走对一步,整盘棋就活了,还能把形势给翻过来,让我们从被动变主动。
不过,北匈奴先别急着得意,东汉那边很快就会有各路高手现身,他们会一起发力,把北匈奴推进一个没法回头的毁灭之路。
【关于汉失西域的思考】
现在老有人喊“得把眼光放长远点”,但你们知道这话到底啥意思不?它可不是让你随便点、大方点,别啥都计较,别那么小气。它真正的意思是“站得高,才能瞧得远”,是让我们更认真、更深入、更长远地去琢磨一些事情。
每个人看事情,因为自己的角度不同,所以注意的点和看重的地方也就不一样。就像咱们看同一个东西,可能你这边,我那边,各有各的重点。
说说刘秀对待西域各国来投诚的态度,你们觉得刘秀这么想没道理吗?咱们自己都过得紧巴巴的,吃了这顿还不知道下顿在哪,哪有多余的时间和银子去操心你们西域那摊子事!这不是明摆着的事儿嘛?
不过,你要是眼光放长远点,把事情想得更透彻些,就会琢磨究竟是“先稳内部再对外”还是“对外才能稳内部”。你就会琢磨,自己舍弃的东西会不会反倒给了敌人可乘之机。万一这个对手强大起来了,自己能否轻松应对?又或者,拒绝一个人到什么程度就该收手,免得他们急了做出过激举动?
为啥咱们得使劲提升自己的眼界呢?主要是因为,很多人老是从自己的小圈子出发想事情,这样视野就窄了。只有当你的眼界开阔了,看问题才能更深入、更周全一些。
拿西域各国找东汉借钱这事儿来说,咱们打个比方,就像咱们平时找人借钱一样。刘秀呢,就好比那个不肯借钱的人,他好几次都没答应西域各国。所以,咱们就聊聊,如果别人不借钱给你,会是个啥情况。
有的人不借钱,主要是因为他们自己手头也不富裕。这里头其实有两种可能,一种呢,是他要是手里有钱,那肯定会爽快地借给你;另一种就是,他压根就不想借给你,刚好自己也没钱,就顺水推舟地拒绝你了。
有的人不借钱给别人,是因为他在这事上做不了主,就像家里老婆管得严的那种情况。他说了不顶用,所以干脆就直接回绝,省得后面一堆麻烦事。
有的人不愿意借钱,是因为他们觉得和你的交情还没到那个程度。他们可以毫不犹豫地借钱给自家亲戚或者关系特别铁的朋友,但对于一般的朋友,他们却会犹豫再三,不会轻易出借。
有些人不愿意借钱给你,主要是心里犯嘀咕,担心你还不起或者会赖账。他们怕钱借出去后就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这样他们心里就过意不去了。
有的人在考虑是否借钱时,主要看重的是价值判断。他们会琢磨你借钱是打算干啥,以后能不能给他们带来回报,还有你自己能不能赚钱之类的。就像老话说的“帮急不帮穷”,就是这个意思。要是你真有急事用钱,人家会觉得这钱花得值。但要是穷得揭不开锅了才去借钱,人家就会觉得借钱给你没啥意思。
有的人不直接帮忙,反倒是用些拐弯抹角的招数,比如故意激你。他们这么做,就是想让你走到没路可走的境地,然后觉得羞耻,再鼓起勇气,把你的本事都给逼出来。
有些人不愿意借钱,主要是因为他们没从长远的角度来考虑借钱的利弊。想想看,有多少人因为支持别人创业而借钱出去,最后收获了巨大的回报。如果事先知道那个人会大获成功,估计很多人都会爽快地借钱。再看看那些因为不借钱给朋友而最后反目成仇的例子,如果早知道拒绝会导致自己一直后悔,大多数人可能会觉得,不如借出去图个心里踏实。
……事情是这样的,一开始咱们得说清楚,这事儿挺有意思的。它讲的是某个时候,有个人遇到了些状况。他不是那种轻易放弃的人,所以面对问题,他总是想办法去解决。就说他遇到的那个难题吧,真的挺棘手的。但他没慌,而是静下心来,好好琢磨琢磨。他想着,这事儿得从哪儿入手呢?得找个突破口啊。于是,他就开始四处打听,找相关的人问问情况,看看能不能找到点线索。你别说,他还真的找到了些有用的信息。这些信息虽然零散,但对他来说,那可是宝贵的线索啊。他就像拼图一样,把这些信息一点一点地拼凑起来。慢慢地,他就开始有了些头绪,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做了。接下来的日子里,他可真是忙得不亦乐乎。他不仅要处理手头的事情,还得想办法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状况。但他始终保持着冷静,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最终,他成功地解决了那个难题,真的挺让人佩服的。这事儿告诉我们啊,遇到困难千万别怕。只要你肯动脑筋,想办法,就一定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就像那个人一样,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这一点。所以,咱们也得向他学习,遇到事情别退缩,勇往直前就对了。……
要是有人不借钱给你,他们给出的理由个个听起来都挺正当的,因此咱们没必要去埋怨人家。愿意帮忙那是人家心好,不帮也是应该的,没啥值得生气的。
咱们老说要看透人心,那到底怎样才算看透了呢?说白了,就是遇到借钱这事儿,你要是能前前后后、里里外外都想明白了,那你就算是真把人心给摸透了。
每个人的举动背后,其实都有一套心理的想法在作怪。你要是能把这些想法背后的道道给琢磨透了,那就算是摸到了人性的边。你对一件事情能理解得多全面,那你对人性的认识就有多深。这可不是说你碰见过多少人,经历过多少事,就能懂多少人性那么简单。
就好比有些朋友找别人借钱,结果被人家拒绝了,这时候他们往往会嘀咕:“现在这世道,人心真是难测啊,我算是领教了。”但话说回来,他们真的就领教透了吗?其实啊,他们不过是带着自己的情绪,借着人性的幌子,发泄一下心里的不满和牢骚罢了。
要是你真能全面理解事情的各个方面,那你就不会老想着只按自己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你得试着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想,看看对方是个什么样的人,然后再决定用什么样的方法和思路去跟他打交道。而不是不管遇到谁,都随心所欲,按照自己的心情来处理。
世上的所有东西,其实都在不停地变动。咱们知道得多,那就意味着咱们有更多的选择余地和判断方法,而且咱们也有了更多可以转变的条件。
不管是谁,只要想找我借钱,那肯定没门儿。说实话,我觉得这类人生活方式有点太固定,脑筋不太会转弯。大家要是不信,可以去问问周围的人,他们因为这种一根筋的做法,往往吃过不少大亏。
说白了,就是得看情况办事儿。咱们得牢记,得锻炼自己,能瞅出各种事儿、各种状况的不同,然后得能精准地给出各种解决问题的法子和路子。
人与人、人与物、人与事之间,其实都存在着一种相互匹配的关系。就像治病得用对药,要是用了别的药,那可能就成了害人的毒药了。
要是你能轻而易举地发现身边隐藏的规律,那你就真的算是高手了。就拿汉明帝来说,他老爹在处理西域那事儿上栽了跟头,结果他就被搞得挺被动。但他脑子转得快,一下子就弄清楚了状况,知道哪些重要哪些次要,还找到了解决办法。这绝对是他能力超群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