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这唐朝大诗人啊,他说了句话,意思是写文章得跟上时代,写诗得反映事情。这话挺在理的,他就是看不惯那些瞎写乱吟、没啥实质内容的作品。他还提醒大家,读文章、理解语言时,得结合当时的情况和具体的事情,得放到真实的语境中去琢磨,这样才能找到真正的道理和想法。
在老牌文言文课本《古文观止》里头,收录了《左传》里很有名的一篇文章,叫《曹刿论战》,它讲的是春秋时候齐鲁两国在长勺打的那场大战。文章里头还有像“当官的眼光短,想不到长远”、“第一次击鼓士气最旺,第二次就弱了,第三次就没劲儿了”这些很出名的句子。
第一次读到这篇文章时,我还在上初中,那时候,曹刿那高超的战略真是让我惊叹不已。然而,过了好些年,当我再次读起这段故事,心里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反而被一种说不出的压抑和悲伤给笼罩了。
咱们来一句一句地重新看看原文,为了让大家读起来更容易,咱们分段来解释它的意思。
那年春天,正好是第十个年头,齐国军队打我们这儿来了。国君打算迎战,曹刿主动要求见国君。他村里的人就说:“打仗这种大事,是当官的操心的事,你瞎掺和啥呀。”曹刿却说:“那些当官的,眼光太短浅,想得不长远。”说完,他就进宫去见国君了。
那年,齐国打算找鲁国的麻烦,鲁庄公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准备打仗。这时候,曹刿站了出来,想要帮忙。可有人就对他冷嘲热讽,说这种国家大事哪轮得到你来插手,你一个平民百姓瞎起哄什么?言下之意,曹刿没那个资格。但曹刿也不说什么国家兴亡人人有责的大道理,他直接就说,那些当官的早就腐败透顶,脑子也不灵光了,根本搞不定这些事。还是得靠他自己来搞定。
咱来聊聊齐国为啥要打鲁国。虽说春秋那会儿,战争频发,没啥道义可言,但诸侯国们也不会平白无故就动手。齐国攻打鲁国,其实是齐国老大齐桓公想找鲁国算算旧账,报仇雪恨来了。
要说鲁国和齐桓公之间有啥纠葛,咱们得聊聊齐桓公是怎么当上老大的。
齐国传到齐襄公那会儿,简直是乱成一锅粥了。乱到什么程度?就连王室的人每天都提心吊胆,生怕自己活不过明天。因此,公子小白和他哥公子纠这俩聪明人,一看形势不妙,立马脚底抹油跑到国外去了。国内这局势,谁敢轻易回来啊?保命要紧嘛!说不定等你们在国内斗得你死我活了,我们再回来捡个便宜呢。后来呢,公子小白有鲍叔牙护着,逃去了莒国;公子纠则是管仲带着,跑去了鲁国。
没过多久,齐襄公因为情绪极其不稳定,被一场政变给干掉了。可接手他的公子无知,却像中了邪一样,把国家搞得一团糟。结果,他也没蹦跶多久,就被一个叫雍廪的大夫给收拾了。(插个话,从这里,你们是不是能嗅到点三家分晋的味道?)
公子无知被干掉后,齐国能当老大的,就剩下公子小白和公子纠这两个高个子兄弟了。那谁来当头儿呢?谁先到,谁就先得!
后来,公子白和他哥哥公子纠就搞了一场很出名的跑步对决。说实话,要是看路线的话,公子纠的那条路近多了,赢面大得很。不过公子纠想着要赢定了,就听了管仲的主意,打算在路上给公子白来个突然袭击。结果你猜怎么着?管仲那一箭射出去,自己倒是觉得挺爽,以为公子白肯定完了,但实际上公子白压根儿没事。
公子纠心想,反正现在就剩他一个玩家了,也就不那么急了,觉得没必要急着收手求稳,于是路上走得就慢了下来。没想到,那个装死的公子小白,偷偷跑回国,先把王位给占了。
公子纠在皇位争夺中落败后,又回到了鲁国。这也意味着鲁国这次冒险的投资,最终没能成功。
不过,鲁国的老大心里也盘算着,要是隔壁村村长能跟咱穿一条裤子该多好啊!于是,他下令出兵攻打齐国,琢磨着用武力手段,硬是把带有鲁国血脉的公子纠给扶上那把交椅。
说到底,还是得靠真本事说话。鲁国虽然主意多,但终究没打过齐国,最后只能低头,用“杀掉公子纠,交出管仲”的方法来向齐国赔罪。老兄,真是对不住了,这次是我做得不对,你别往心里去,多多包涵。
但是,齐国真能容忍邻居这样放肆吗?这得看我们有没有空收拾你。公子小白,也就是齐桓公,在国内局势稳定下来后,转头就找鲁国的麻烦了。
这就是长勺之战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
接着,咱们得琢磨琢磨,国家大战眼看就要打响,曹刿一心想着给国家出把力,咋就碰上了“乡亲们”的白眼和讽刺呢?说白了,这就是老早以前的阶级瞧不起人的那一套。你曹刿,算哪根葱啊?还想插手国家大事,是不是脑袋发热,不知道自己吃几碗干饭?国家的兴衰,那是贵族大佬们操心的事儿,你根本不够格插一脚。
曹刿的老祖宗是曹叔振铎,说白了就是周文王的亲儿子,周武王的亲弟弟,还被封为了曹国的老大。这么一来,曹刿跟鲁国王室也算是沾点远亲。不过后来他们家可能混得不咋地,就落魄了。这种感觉,有点像春秋时候的刘备。
现在这只凤凰可是落魄了,连鸡都不如。曹刿啊,虽说你的祖宗是贵族,但到你这儿,贵族的光环早就没了。所以啊,你还是老老实实按规矩来吧,按照老祖宗周公定的那些条条款款,该干啥干啥。明白了吗?这事儿说明,那时候的社会等级制度,可是深深地刻在人们心里了。
同时,这也说明了那时候社会底层的老百姓,对于国家的未来和肩上的责任,都挺不在乎,也挺迷茫的。为啥呢?因为说了也白搭。咱们就是小老百姓,每天能混口饭吃,有个地方住,有衣服穿,就心满意足了。那些大人物之间的争斗,咱们才不稀罕管呢。
但话说回来,曹刿为啥偏偏要站出来唱反调呢?难道就因为他觉得当官的都没啥见识?别闹了,咱们书读得不多,但也知道那些吃得好、穿得好的人不一定就比咱们这些平头百姓笨。他们整天在政坛上混,咱们整天在地里刨食,你却说他们的脑子不如你灵光,得靠你来扭转乾坤,这听起来可真让人难以置信。
曹刿自己站出来要求去打仗,主要是有两个打算。一方面,他是想趁这个机会建立点功劳,好让自己能往更高的社会阶层爬一爬。另一方面呢,他也是为了保住鲁国,毕竟鲁国要是安稳了,他和其他那些底层的老百姓才能安稳——国家昌盛,百姓不一定享福;国家衰败,百姓更是遭殃。
曹刿总算是见到了鲁庄公。接着就有了下面的对话:
问:“咱们靠啥去打仗?”领导说:“吃穿用度,我从不独占,都会分给大伙。”有人回“这点小恩小惠没普及到每个人,百姓不会跟咱一条心。”领导又说:“祭祀用的牛羊玉帛,我从不胡乱增加,一定讲诚信。”那人又说:“这点小诚信不足以让人信服,神灵也不会保佑。”领导接着讲:“无论大小案件,我虽不能每件都了解清楚,但一定按实情处理。”那人回应:“这才是真正的忠诚啊,可以凭这个去打一仗,要是真打,我请求跟您一起去。”
曹刿这人挺机灵,明白不能一上来就说自己是来帮忙解决问题的,那样容易让人当骗子给拒了。得慢慢把对方逼到没办法的地步,他才会乐意给你机会。
曹刿问鲁庄公,咱们凭啥去跟别人打仗呢?鲁庄公想了想,说他不一个人独吞好处,会跟大家伙一起分享利益,有啥好东西都乐意拿出来。曹刿一听,摇了摇头,说这些都不行,就是小打小闹。为啥这么说呢?因为你的赏赐啊,只能到一小部分人手里,大多数老百姓得不到,所以根本起不了啥大作用。
鲁庄公接着又聊起了诚实守信,强调不能糊弄人,也不能骗神灵,祭祀时必须真心实意,祭品也得实实在在,一点假都不能掺。曹刿听了,直截了当地说,这种所谓的诚信还是不行,眼界太窄了,鬼神都不会买账,更别提保佑你了。
鲁庄公被接连批评了两次后,只能又想了个新说法,他说咱们得确保司法公平,每一起官司都得根据实际情况来办。这时,曹刿才点头同意,说这才是真心实意地为老百姓办事,能赢得大家的信任。他还主动请缨,希望打仗时能带上他一起去。
这段话一眼望去挺普通的,但你要是用心去琢磨,就会发现里面藏着好多东西呢。
从曹刿和鲁庄公的对话里,咱们能一眼瞧出来,那时候的当权者心里头,觉得能靠得住的力量,先是身边那帮贵族,再就是鬼神那些神秘玩意儿,最后才是老百姓。老百姓啊,压根儿就没被放在眼里,实在是没办法了才想到他们。就因为这种藏在背后的统治观念,前面说的那些“乡下人”对鲁国的死活根本不在乎,还劝曹刿别瞎操心。
那曹刿这次为啥能自荐成功呢?他靠的是一招反其道而行之的招数。他先是一连串地不认可你们的原计划和看法,非得把你们甲方给整得没了主意,这时候他再提出自己的看法,那就显得特别重要了,连带着他这个人,在你们眼里也变得举足轻重了。
最后,咱们来聊聊曹刿和鲁庄公那三问三答里头的逻辑关系。鲁庄公心里那套分封的小九九,不就是想拉拢他手底下那些大夫们嘛;再看看祭祀这事儿,不就是通过搞各种仪式、典礼,来跟那些士人精英套近乎?最后,才轮到用公平正义去赢得老百姓的心。这事儿啊,一方面暴露了从古到今统治者们从上到下的利益小圈子,还有他们的老思想;另一方面呢,也是曹刿在强调阶级差别的一种手段。
到这儿,咱们才算明白曹刿为啥早先会说“当官的没见识”了。说白了,就是阶级瞧不起人的事儿!你们觉得不关心我们小老百姓的利益,那我们就觉得你们能力不行。得好好说说你们,让你们注意到我们,这样我们才有机会展示自己。
鲁庄公和曹刿一同坐车,跑到长勺这个地方去打仗。鲁庄公打算击鼓进攻。曹刿说:“还不行。”等齐军击了三次鼓后,曹刿才说:“现在可以打了。”结果齐军被打得大败。鲁庄公又要下令驾车马追赶齐军,曹刿说:“还不行。”他下车看了看齐军车轮碾出的痕迹,又登上车前的横木远望齐军的队形,这才说:“可以追了。”于是鲁军就追击齐军。
鲁庄公跟曹刿想到一块去了,他们俩就一块儿坐另一辆车,很隆重地去长勺战场了。鲁庄公想立马敲鼓冲锋,但曹刿拦住了他。一直等到齐国那边攻势减弱了,曹刿才让鲁庄公下令进攻。结果,齐军被打得大败。鲁庄公一看,又要马上去追,曹刿又说不急。他看了看,发现齐军的车辙都乱了,确实是逃跑了,这才跟鲁庄公说可以追了。
打完仗后,国君问起胜利的原因。回答的人说:“打仗啊,关键得看士气。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最足,第二次就弱了些,到第三次就完全没士气了。他们士气耗尽,我们士气正旺,所以赢了。而且大国的心思难猜,我怕他们有埋伏。但我看到他们的车辙乱了,旗帜也倒了,所以才放心追击。”
打赢那场大战后,鲁庄公就问曹刿,你是怎么赢的?曹刿说,打仗啊,主要就是看谁的勇气足,谁的势头猛。但这种勇气和势头,不可能是永远满满的。通常一开始冲锋的时候,那是最猛的;但到了第二次,就没那么足了;要是连着冲三次都没成功,那信心就彻底垮了。所以我们就等他们冲完这三次后,再去反击他们,他们这时候心里就慌了,肯定打不过我们。不过,也得防着他们假装败退,来骗我们。我们得瞅瞅他们的车印子乱不乱,再看看他们的军旗倒了没,确认他们是真败了,才去追他们。
这一段讲的是曹刿特别出彩的时候,咱们年轻时,对曹刿那种会变通、能发挥长处、避开短处,还有他那冷静分析的态度,真是竖大拇指。
不过呢,等咱们年纪见长,经历了更多社会的事儿,也对历史文化有了更深的琢磨,就会发现,这些东西真的能让人心里头直冒冷汗,感觉超震撼。
春秋那会儿,其实社会还挺有秩序的,大伙儿都挺守规矩的。咱先不说《周礼》那套制度到底有多先进,但它确实能让各个阶层的人都安分守己,这就算是管用了。得明白,不管哪个时代、哪个社会,大家肯守规矩,总比不守规矩要强得多。
在周礼的规定里,打仗这事儿其实也挺多规矩的,好多手段都不能明着用。比如说,你不能玩偷袭,得用正式的文件、正当的借口去告诉人家,我要动手了。再比如,你还得通过祭祀和誓师,给祖宗神灵、全国的老百姓一个交代,一个信心。还有啊,为了让战争别太残酷,一开始的时候,打仗还比较看重单挑,就是那个致师,双方各派猛将出来单打独斗,跟后来的擂台比武有点像……
说白了,春秋那时候的战争,就像是按规矩来的比武大会,不是那种想怎么打就怎么打的乱斗或者野外群架。就拿大家都知道的宋襄公来说吧,他愣是不肯趁人家军队还没过河就开打,结果这事儿成了后人的笑柄,听起来还真让人心里不是滋味。宋襄公守着那些规矩,难道就做错了吗?其实也没错啊!问题就出在他最后打了败仗。这事儿反映出,从那时候起,历史文化就开始往“胜者为王,败者为寇”那套发展了,慢慢地就变成了只看结果,一切以成败论英雄,后来还越来越往自私自利的极端方向跑了。
曹刿和鲁国为啥能打败仗?难道真的是因为曹刿之前说的“靠大家的力量”吗?其实并不是!主要是齐国老老实实按规矩来,但曹刿和鲁国却不按常理出牌,这才赢了。
那时候打仗,规矩可清楚了,两边一听鼓响,就放开手脚对着干,战车冲在最前头,步兵跟在后面。等分出输赢,听到金属响,大家就得立马停手,不打了。曹刿这家伙,用的啥招数呢?我来给你们说道说道:
我觉得咱们这边可能干不过你们齐军,所以嘛,你一开始打信号,咱就没动静,让你们先冲。意思就是,我还没整明白呢,你们就急了,这样赢了也不光彩,得重来。然后呢,第二次还是老样子,齐军那边估计也懵了,觉得自己是不是反应太慢了,又像是占了我们便宜,就又撤回去重来了。到了第三次,他们出其不意地动手,给齐军来了个措手不及……这像啥?就像是既靠着规矩保护自己,让对方放松警惕,又暗地里不守规矩。这事儿,周星驰那部电影《破坏之王》里,他和大师兄断水流在擂台上的较量,演得那叫一个到位。
长勺那一仗,曹刿和鲁国其实赢得不太光彩。就像是警察斗不过土匪,正人君子斗不过卑鄙小人,这种无奈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的。
接下来,按照那时候的规矩,就算分出输赢,也不是说你能欺负输家就欺负的。老早以前的《司马法·仁本》里头讲了:古代人追赶逃跑的敌人,不会超过一百步,放敌人一马也不会超过三天的路程,这是为了显示咱们的礼仪。换句话说,你要是占了上风,人家要是认输了,你最多只能再追九十里地,这就是大家伙儿都认的,只分高下、不取性命的原则。成语“退避三舍”讲的就是这个理儿——就是我认输了,你就不能把人往死里逼。
不过,曹刿究竟是怎么做的呢?齐军确实已经输了,咱们得赶紧趁机追击,别让他们有喘息的机会。只要能多赢点,那些繁文缛节、规矩不规矩的,就先放一边吧。
咱们再说个事儿,就拿拳击比赛来说吧,那里头是不是有一大堆规矩来保证大家的安全?你得听裁判的,不能打要害,对手倒了你还得等个10秒看他能不能起来。裁判一说停,或者比赛结束,甭管你多激动、多火大,都得立马收手……这些就是定下来的规矩,也是为了保证大家的利益,说白了就是保护每个人不受伤害。但要是有人,还不止一个,故意不守规矩呢?那可就乱套了,用毒、放暗箭、下死手、玩阴的,这些不要脸的事儿肯定会接二连三地冒出来。
曹刿和鲁国在那场仗上是赢了,可长远看,他们其实是输了。打那以后,其他诸侯国都不乐意跟鲁国联手了,为啥?还不是因为鲁国这事儿办得不地道!鲁国的形象一塌糊涂,他们还能风光多久呢?就算你再厉害,力量也有限啊,早晚得衰落下去!
鲁国之前也干过这类事儿,后来齐国终于有机会报仇了,多次把鲁国打得落花流水,鲁国没办法,只能割让好多城池,想让事情平息下来。可到了齐鲁两国开会盟誓的时候,鲁国的将军曹沫又突然把齐国的老将给劫持了,硬是让齐国把之前抢走的城池全给还回来了。这是啥意思呢?就是说不论你们愿不愿意认栽,我们鲁国是既要跟你赌,又坚决不认输的。
春秋过后,礼制乱了套,乐声也消失了,这事儿根本拦不住。谁也别怪谁,有些事,就像打开了封印的魔盒,再也关不上了。因此,之后的历史文化变得愈发沉重,愈发残酷。这都要从春秋时期说起,那会儿有了曹刿这种爱耍小聪明的人,不守规矩;还有宋襄公这种坚守原则的老实人,却被人说成是顽固不化的笑话……
从那以后,国家的大事不再只是守规矩的祭祀和打仗,而是变成了“打仗这事,得玩心眼儿”。就像是从有规矩的比武,突然变成了没规矩的乱斗,大家都使出自己的本事,瞧瞧谁能一直坚持到最后……可是,在这种没规矩、没束缚的情况下,谁又能真的赢到底呢?赢都只是暂时的罢了!
教官后来总结曹刿论战中的策略,提出了“等敌人累了咱们再打”的游击战理念,这挺有道理的。毕竟时代和环境都不一样了,从曹刿那会儿到抗日战争,周礼那一套早就没啥说服力了。小日本是外来侵略者,咱也没必要跟他们扯什么道德原则。老人家做事,那确实是讲究实际出发。
说白了,要是咱们现在用上帝视角看《曹刿论战》,还是试着放到那时候的环境去理解,那感觉和得出的结论可就差远了。你们觉得咋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