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改革第1年,高、中、低分考生,志愿填报时谁最受伤?

李明泽泽聊志愿 2025-03-26 16:14:51

新高考改革第一年,不同分数段的高考生如同站在了全新的赛道前:有人手握地图却走错岔路,有人摸着石头却成功过河。

今天咱们用真实案例说话,看看高、中、低分考生谁才是这场变革中的“最受伤选手”。

一、高分考生:看似赢家,实则踩雷最多

新高考对高分考生堪称“温柔一刀”,三个致命伤让他们成为受影响最大的群体:

1. 误报民办院校的“高射炮”

批次合并后,所有本科院校混在一起填报。高分考生稍不留神就会掉进“名校马甲”陷阱。

比如浙江曾有考生误将“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民办)当作北京邮电大学分校填报,最终以超211的分数读民办。

这种案例在新高考第一年频发,高分考生往往因惯性思维认为“分高随便填”,结果被民办院校名字迷惑。

2. 滑档风险翻倍

老高考时一本滑档还能通过二本保底,但新高考本科批次合并后,滑档要么征集,要么直接掉进专科深渊。

2020年山东新高考,655分考生因志愿全填“冲刺型”院校导致滑档,最后靠山大临时追加名额才勉强录取,而原本他的分数能去更好的学校。

二、中分考生:机遇与风险五五开

中分段(一本线上下30分)考生是新高考最大变数群体:

1. 专业组填报成“赌博游戏”

新高考以专业组为单位投档,中分考生可能遇到两种极端:

捡漏型:某211高校“护理+公共卫生”专业组,因包含冷门专业,录取分比该校普通专业组低20分。

踩雷型:误报包含“土木工程+计算机”的混合专业组,明明想学计算机,却被调剂到土木工程。

2. 赋分制的双刃剑

在生物、地理等中等生扎堆的科目中,原始分75分可能因排名前35%被赋分到85分,实现“中等变优秀”。

但如果选科组合不当(如物化生),在学霸云集的赛道里,同样75分可能只能赋分到71分。

三、低分考生:弯道超车的机会来了

低分考生(本科线上下)反而成为新高考受益者:

1. 冷门专业组成“诺亚方舟”

某二本院校“海洋工程+船舶制造”专业组,因行业冷门且限制选科(必选物理),录取分比该校普通专业组低50分,让刚过本科线的考生成功上岸。

2.专科批次基本不受选科影响

新高考选科可报专业,在专科里面基本不受影响,进而在报考时,往年录取数据受选科影响最小,可参考价值大,而本科参考时多少都得再研究研究。

从风险系数看:高分考生 > 中分考生 > 低分考生。

高分群体既要防误报又要抗赋分缩水,中分群体在选科和填报中走钢丝,而低分群体反而获得更多政策红利。

当然,志愿数量增加、中高分考生都顺利上岸的话,那对低分考生将是“按地上揉搓”式打击,尤其是低分,但又不是特别低的那一部分,会比压线过线的更惨。

为什么?因为压线过线的接受度一般都足够高,不挑城市、不挑学校、不挑专业、不挑学费、啥都不挑,能有个学上就行。而次低分,很多时候,多少都想挑挑。

好了,最后说一下,无论分数高低,吃透规则的人才能笑到最后——毕竟在新高考里,懂策略的550分可能比盲目的600分走得更远。

提醒:2025年新高考省份考生,务必在4月前熟悉清楚“院校专业组数据”,用数据代替直觉,才能在这场变革中掌握主动权!

0 阅读:109
评论列表
  • 2025-03-27 05:14

    新高考第一年风险最大的是中分段,最小是高分段和低分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