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凤凰卫视消息,拜登在下台前继续损害中美关系的做法是不得人心的,这一行为也使得中美科技战进一步升温。拜登政府为何在下台前针对中国的半导体、微电子、量子技术和人工智能下达投资限令呢?其目的在于将扩大化的对华科技战态势确定下来,从而给继任者设置障碍,使继任者难以改变这种局面。这一情况也体现出美国对华政策的转变。之前美国大力鼓吹在经贸方面“脱钩断链”,然而美国的企业和消费者苦不堪言,在此之后,拜登政府开始调整策略,这种策略可以用“脱钩但不断链”来概括。这里所说的“脱钩”主要是指科技领域的“脱钩”,美国企图在高新技术和未来发展方面遏制中国,对中国“卡脖子”,从而抑制中国的竞争力。
当下,美国大选已进入倒计时阶段,美国总统拜登即将交卸权力,从而结束其长达52年的政治生涯。在这最后的关键时期,拜登似乎无意悄然退场,而是希望留下政治遗产,进而对未来的中美关系发挥影响力。前几日,美国财政部发布消息称,自明年1月2日起,将禁止对中国半导体、量子技术和人工智能领域中“用于军事尖端技术”的部分进行投资,其目的在于防止美国的投资推动中国相关科技发展,进而避免“威胁美国国家安全”。这可被视作是拜登针对中国发出的“最后一击”。
一位了解情况的美国官员称,马斯克有在中国建立数据中心以助力特斯拉人工智能发展的计划。不过,若投资禁令生效,该计划或许会受影响。马斯克是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特朗普的坚定支持者,倘若特朗普再次入主白宫,不排除其搁置相关计划的可能,所以拜登政府才急于在大选结果揭晓之前确定相关规则。针对此事,中方作出回应,表示强烈不满、坚决反对,并且已经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将采取一切必要手段,坚决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外媒报道被参考消息网援引称,美国政府要限制对华高科技投资。美国政府宣称将限制美国企业和美国人在半导体、人工智能以及量子技术行业对中国进行投资,相关规定会在2025年1月开始生效,其给出的理由是“以防有可能转向军事用途的前沿技术经由民间投资流入中国”。
从美国企业的立场来看,无论科技多么高新,都得有市场的支撑才行,如此才能拥有充足的资金支持,也才能有用户基础来开展迭代工作。这便是英伟达、英特尔、特斯拉这类典型的美国高新技术企业不肯放弃中国市场的根本缘由。要是失去了中国市场,就表明美国企业丧失了一个巨大的资金池与数据库。更为关键的是,这些美国企业错过的资金与数据,极有可能流入中国本土企业,推动中国本土的半导体、量子技术以及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最终这些中国企业必然会成为美国企业最强劲的竞争对手。
拜登政府着重通过议题性联盟以及小多边形式,来提升结盟的针对性、灵活性与实效性。在经济安全、科技安全和军事安全的联系愈发紧密这一背景之下,四边机制本质上属于一种“大安全架构”,它把美国的条约盟国(日本和澳大利亚)与作为重要伙伴的印度的力量融合起来。近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拜登政府最终确定限制美国个人和公司投资中国的先进技术,如量子计算等领域,中国外交部对此有何回应?发言人表示,中方对美方发布对华投资限制规则强烈不满且坚决反对。中方已向美方进行交涉,并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坚决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中国有着开放且广阔的市场,这一市场备受国际资本的垂青。过去的数十年间,诸多美国知名企业,如苹果、微软、通用、沃尔玛、特斯拉等,纷纷在中国进行投资。据相关数据表明,当前美国在华投资的企业数量已超7万家,总投资额逾万亿美元。其中,美国半导体领域的英特尔、英伟达、高通这三巨头也在中国有投资项目。现今,美国政府对本国企业在中国半导体和微电子、量子信息技术以及部分人工智能系统领域的投资加以限制,这无疑是一种作茧自缚的行为。表面上看,美国政府是想要遏制中国在相关领域的发展,但实际上却捆住了美国高科技企业的手脚。
国际关系学院讲师分析指出,拜登政府加速推行对华强硬政策存在多方面原因。其一,是为了确保民主党在对华事务议程方面的所谓“遗产”能够达成;其二,是为了防止特朗普上台后对相关政策进行调整。拜登政府在对华政策上,起初主要聚焦于特定领域的限制,发展到如今,已经扩展到对美国资本投资方式加以严格限制。美国两党通过展现对华强硬态度来迎合选民这一现象被外界广泛认知。特朗普曾经宣称若当选就会对中国商品征收高额关税,而拜登政府在竞选前的关键时期出台对华强硬政策,此举或许是为了吸引中间派选民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