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志英:身法一一太极拳走架打手的灵魂

京京聊太极 2024-11-08 21:10:55

太极拳走架与推手的关系辩证而统一,走架是知己功夫.在与无形的人推手;推手是知人功夫.考验走架的水平。

正如郝少如先生(1908~1983年)所言:“走架的目的在于运用,所以平日行工走架时,就要当作与人打手(即推手)。而打手又离不开走架的基本原则,因此在打手时要当作仍在走架。所谓无人则当若有人.有人则当若无人;走架即是打手,打手即是走架.两者理惟一贯。”所以本文仅以走架为例.分析“身法”之于太极拳的重要性。

太极拳身法源于明代李呈芬的《射经》.其中写道:“身法之善,莫若蹲腰坐胯最为便宜。腰蹲则身不动,坐胯而臀不显。肩肘腰腿力萃于一处,易起易伏。”足法“丁字不成,八字不就”。

太极拳理论奠基人武禹襄先生(1812~1880年)出身书香门第,武弁之家.历代不乏功名入仕者。其祖父名大勇,字德刚.“少业儒.体赢废读,改习骑射。弱冠,入郡庠。”(见《永年县志》)由此可知,武禹襄不仅熟读经史.也必然熟悉弓马骑射.深谙射箭理法。观其所传拳理、拳法、拳势乃至势名.有许多与射箭有关。

他借鉴《射经》中”手法”“眼法””身法…。足法”等特征.制定出练习太极拳必须遵循的“身法十要”,即“涵胸、拔背、裹裆,护肫、提顶、吊裆、松肩、沉肘、腾挪、闪战”。

至四传郝月如先生(1877~1935年)增益三条:“尾间正中、气沉丹田、虚实分清。”共计十三条。一个半世纪以来.太极拳虽已百花齐放,流派纷呈,但杨、武、吴、孙等家派对身法的规范不外乎此。各流派虽有所增删损益或表述不尽相同,但基本要求一致,主旨并无歧义。

然而,武禹襄制定的身法十要.只留有名称.未做文字说明。第一位对身法做注解者为郝月如先生.其注释堪为经典。此后.徐震、郝少如、吴文翰等先生均结合自身体悟进行了更为具体而细致的阐述。晚辈不揣浅陋,结合前贤论述对身法要点、易出现的弊病、注意事项等做一些补充说明。

太极拳身法实际上将手法、步法、眼法、心法包括其中,是对人的意识、对身体各部位如何运动的规范,无论前进后退,左旋右转,一举一动,无时无刻.无不恰合法度,身法不可散。也即不是所有慢练拳术都可以称做太极拳.不符合身法要领的打拳形式不属于太极拳范畴。因此,“身法”是检验太极拳是否正确的标准,是太极拳走架推手的灵魂。

练习太极拳首先求达“尾闾正中”。尾间正中不是两臂用力相等、左右身体用劲相同、双腿受力或施力均匀,而是两股有力.前虚后实,臀部前收,脊骨根向前托起丹田(小腹)。“尾间”一词,原指古代传说中海水所归之处,语出《庄子·秋水》:“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间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尾间正中”之“尾间”,指尾骨,脊骨根。”正中”即尾骨前送.使脊骨根与大椎骨有垂直于一条线之意,正对身、脸之中间一一肚脐、鼻尖。即脊骨根、肚脐、鼻尖三点一线.一动俱动。如此则身法中正而不偏不倚.无过不及。

因而太极拳运动忌低头猫腰、前俯后仰、挺胸腆肚、左歪右扭、胡乱抖摆。走架时.进退顾盼共四正四斜八个方向.呈“米”字型。四正方时.要正身对正方;四斜方时,仍须正身对斜方(谓之四正对四斜)。忌侧身进退移形。

观世界所有搏击术.如散打、泰拳、拳击、空手道、自由搏击、跆拳道等.无一不是正身对敌。身体中正要靠正确步法作保障.两足呈斜向朝前的不丁不八步或称丁八步。忌两足平行.忌一横一竖丁字脚,忌左右外撇呈八字脚、,忌左右内扣呈外八字脚,忌两足放在一条直线上。

移步换形.步走三角之势.轻灵而稳健。进退旋转.枢纽在尾间,如同船舶之舵,全身听命于此。尾间之动,上系于头,所谓”尾间正中神贯顶“:下关乎足.大椎、尾椎、后足跟,三点相对;左右肩、肘、臂、手、膝步调一致,此所谓内动牵引外动.内形支配外形.即太极运动。

其实,“尾闻正中”已将“提顶””吊裆”包含其中。提顶,习者百会穴如有一线上提,神贯于顶.顶须上提,提纲掣领.领起全身,如此则身体必产生向上之“空”意。吊裆,“裆”.指会阴穴。臀部前送,小腹有上翻之势,裆部悬吊.犹如井中汲水.水桶下吊.如此则必产生沉于地下之“松”意。百会穴与会阴穴虚虚相应.一线贯串;上提下吊.顶悬身拔;头颈正直,不低不昂:上虚下实,空松俱备:立身中正,八面支撑:稳固扎实,圆活轻灵。”吊裆”易曲解为“提肛”,收缩肛门。“提肛”实为“提罡”之误解.罡,同“刚”。罡气.即刚气、刚风、罡风。此为道家之语,《朱子全书·理气一》:“问天有形质否?日:只是个旋风.上软下坚.道家谓之刚风。”提罡,即提刚气,罡气在会阴处.而非提肛。用以收缩肛门,习者不可不明。

尾间正中、提顶、吊裆是身体主线、主轴、主宰,其他身法如裹裆与护肫、松肩与沉肘、涵胸与拔背便围绕此线展开。

“裹裆”与“吊裆”意义作用不同,而目的一致,即保持自身重心轻灵稳重.不致“偏沉”或“双重”。裹裆,两膝内裹不是夹裆,重意不重形,意在膝头对准脚趾,准确而言朝脚拇指方向着力,与“吊裆”相呼应,听命于“舵”。两腿如同一腿.动则协调一致.似船舶之底部。前弓后蹬,前虚后实.下盘稳固扎实而灵活。“护肫”.肫,读zhun,本意指禽类的胃.引申为人的肋。《说文》解道:“肋,胁骨也。”此处当指胸腔两侧的软肋,较为脆弱的部位。护肫的含义:一是两胁收敛,下收前合地自我保护;二要与“松肩”“沉肘”相结合.上护头.下护肋.守中门.护中线。肫,常被误读为“tun”。致使有人以为“护臀”。试想。正面对搏。守中用中,护住臀部为那般?

涵胸,亦写作”含胸”。不要以为涵胸即是凹胸而致使背驼如锅.它顺应人体脊骨的自然生长状态,进行两肩微向前合.气向下松沉的优化整合。两肩前合要无过不及.忌挟肩、耸肩夹颈,如此气上涌、劲上浮,下盘不稳。拔背的基础是提顶、吊裆必须到位.胸不前挺,脊骨自然拔起.两肩中间脊骨处便产生鼓起的意识。谨记:昂首挺胸如牌位不是拔背,如此有违脊骨自然弯曲的生理状态.当然更不利于蓄劲发劲。

松肩与涵胸紧紧相联。涵胸前合,非用力向前,致使肩紧而僵.气上涌劲上漂,重心不稳。只有松静自然,才能柔顺得力.方有圆活之趣。沉肘,也记作“垂肘”“坠肘’’等.肘尖下沉如坠物,其中也讲究一个”松”。要防止抬肘过高导致耸肩.两肋空虚。也不可呈夹肘挟肩状.腋窝以间容一拳最为合度。

“气沉丹田”之气,非指人自然呼吸之气。不要理解为将吸尽之空气导引至腹部,叫做“气沉丹田”。太极拳修炼不对人的自然呼吸进行有意识的调控约束.也无需控制。比如蓄劲而收气,这种功能人的呼吸系统自会做到本能的、相应的选择.根本不需要人为调节。因而,太极拳倡导的”气沉丹田”与某些气功导引术有区别。它是尾间正中、涵胸、护肫、松肩、吊裆等有形身法合乎法度.拳艺修炼达到一定水准,产生出来的一种难以言状的特殊气感.整个身体散发出一种饱满的气势。谨记:太极拳不有意调节人的自然呼吸,使之进入深呼吸运动状态。然而.当真正做到了气沉丹田的身法要求.人体重心自会下降.自然呼吸也会随之进入深呼吸状态,气顺条达,所谓 ”腹内松静气腾然”(语出《十三势行工歌诀》)。

太极拳虚实即阴阳.是立拳之本。

它借用阳光向背之理.即向日为阳是虚,背日为阴是实。不仅两腿分清虚实.其他各部位处处分虚实。正如武公禹襄所言:“虚实宜分清楚,一处自有一处虚实.处处总此一虚实。”太极拳艺中,在外、在前、在上等接近对方者是阳为虚:反之,则是阴为实。如此,对方接触到的永远是我之虚.而始终得不到我之实。然而,虚非全然无力,要虚中有实;实非倾尽全力,要实中有虚。否则,便出现凹凸缺陷断续.使对手有机可乘。

“腾挪“与”闪战”讲的是动静与进退。

“有动之意而未动.即预动之势.谓之腾挪。”(郝月如语)精神须内固.外示要安逸,静若处子.心静神专。看似平如止水,静如山岳,然而静中触动。平静中暗流涌动.稳健中时时在变.要动、可动.蓄势而发.弓不离矢.箭欲出弦。“身、手、腰、腿相顺相随,一气呵成.向外发出,劲如发箭,迅若雷霆.一往无敌,谓之闪战。”进退之术,攻防之道.贵乎神速。

太极拳虽为防守反击之术.然防攻一体,攻防同步.进是进,寓进于防:退是退.退隐进机。处处是守势.时时可发劲。行工走架时,手如行云,脚似流水.柔和舒缓。形似慢,实则快.转换在于腰隙.所谓”曲中求直.蓄而后发“ (武禹襄语),发劲疾如电掣.或隐或现.收放自如。

总之.习练太极拳.身法最重要。

从尾间正中练起.再求其他诸条一一合度。

尾闾正中先求对,提顶吊裆必合之。涵胸拔背紧相联,松肩沉肘静中求。

裹裆护肫认得清,阴阳虚实须分明。气沉丹田固下盘。腾挪闪战箭离弦。

如此,则太极拳越练越精。功夫日进。

PS:本平台收录的各武术前辈及武友的言论,只为个人学习,因个别图文资料来源(作者)不清晰而未署名,望见谅。尊重原创作者版权,期望各友留言点评告知。温馨提示:网络文章要结合自身的体征,是否适合自己,要辩证地看,不盲从。祝各位武运昌盛。

0 阅读:8

京京聊太极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