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中俄“结伴不结盟”?历史的3次惨痛教训,让中国铭记于心!

墨寒雪 2024-09-24 11:21:08

在阅读此文前,为了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可以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未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送心]

【前言】

在国际舞台上,“中俄结盟”的声音时有耳闻。

中国和俄罗斯,这两个地缘政治大国,有着复杂而深厚的渊源。

我们曾经结盟,也曾经因此付出惨痛代价。

那么,为什么如今中国坚持“结伴不结盟”的政策?这背后有着怎样的智慧?

【结盟的诱惑与风险】

说起中俄结盟,很多人第一反应可能是:“好啊,强强联手,谁还能欺负咱们?”可别高兴得太早,历史告诉我们,这事儿没那么简单。

前国务卿基辛格曾警告特朗普:“千万不要让美国同时面对中俄!”这话听着挺提气,是不是?但仔细想想,美国人为啥这么怕?

其实,美国人最担心的就是中俄走得太近,特朗普上台后,还想拉拢普京先搞定中国呢,谁知道拜登一来,俄乌冲突一爆发,中俄关系反而更亲密了。

这下可把美国人急坏了,他们开始到处宣传“中俄已经结盟”,搞得好像中俄两国真的组成了军事同盟似的。

但是,大家别被忽悠了,中俄虽然关系不错,可是真要说结盟,那还差得远呢。

首先,结盟可不是请客吃饭,简单来说你得跟人家绑在一起,福祸与共,想想看,万一俄罗斯跟谁打起仗来,我们是不是也得跟着掺和?这风险可不小。

再说,我们好不容易跟欧洲、东南亚这些国家搞好关系,要是跟俄罗斯结盟,人家会怎么看我们?怕是多年的外交努力就白费了。

最关键的是,结盟会限制我们的自主权,我们现在在国际上说话做事,不都是按自己的利益来的吗?要是结了盟,是不是得事事都顾及俄罗斯的感受?这不是给自己找不自在吗?

所以结盟看似美好,实则暗藏风险,那么为什么我们选择“结伴不结盟”?这背后又有什么历史教训?

【三次结盟的教训】

1896年,李鸿章跑去参加沙皇加冕仪式,回来就带回来一份《中俄密约》,当时清政府还挺高兴,以为找到靠山了,谁知道,这哪是靠山啊,简直是引狼入室!

沙俄借着这个密约,在我们东北地区修铁路、占港口,名义上是帮我们抵御日本,实际上是为了自己方便进来。

结果没过几年,八国联军打进北京城,沙俄可是一点没客气,跟着其他列强一起瓜分中国。

这还没完,到了民国时期,我们又跟苏联来了一出,1945年,国民政府和苏联签了个《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这回可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156万平方公里的蒙古高原就这么没了,不仅如此,长春铁路还得跟苏联共同管理,连旅顺港都成了苏联的自留地。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又跟苏联签了个《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刚开始还挺美好,苏联帮我们搞了156个工业项目,为我国工业化打下了基础。

可好景不长,赫鲁晓夫上台后,又开始打我们的主意,苏联想在我们东北安个长波电台,还想搞什么联合舰队。

这不是明摆着要控制我们吗?我们不干,结果苏联就翻脸不认人,把专家都撤走了,还差点在珍宝岛跟我们打起来。

历史给我们上了血淋淋的一课,每次结盟,我们都吃了大亏,这就是为什么现在我们对“结盟”这个词特别敏感。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结盟这么坑,我们现在跟俄罗斯到底是什么关系?为什么选择“结伴不结盟”这条路?

【结伴不结盟】

现在的中俄关系,表面上看,两国关系好得不得了,可实际上,我们选择的是“结伴不结盟”,这是什么意思呢?简单说,就是我们是好朋友,但不是结婚的关系。

为啥要这么做?首先,这样可以保持灵活性,如果我们跟俄罗斯结盟了,那意味着俄罗斯的敌人就是我们的敌人,那我们跟美国、欧洲的关系怎么处理?所以,“结伴不结盟”让我们可以左右逢源,既能跟俄罗斯保持友好,又不得罪其他国家。

其次,这符合我们“广交朋友,少树敌”的外交理念,我们现在的目标是什么?是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要达到这个目标,就需要一个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如果跟谁结盟,那不就等于把其他国家推到对立面去了吗?

再说,中国有句老话叫“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不喜欢别人搞军事同盟来针对我们,那我们自然也不会去搞这种同盟来针对别人,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不搞霸权”。

有人可能会问,那俄罗斯怎么看?说实话,俄罗斯一开始也是希望跟我们结盟的,特别是在乌克兰冲突后,他们更希望我们能全面联手,一起对抗西方。

但是,我们并没有顺着他们的意思走,相反,我们重申了中俄关系的“三不”原则: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这下俄罗斯也明白了,想跟中国正式结盟是不可能的。

现在的中俄关系,用外交辞令来说,叫“超越军事同盟,但更加灵活”,说白了,就是我们既不想得罪俄罗斯这个邻居,又不想被绑在他们的战车上,这样既能保持友好关系,又能保持自主性,岂不美哉?

那么我们这种“不结盟”的政策到底有什么好处?为什么说这体现了中国的大国智慧?

【不结盟政策的智慧】

首先,这让我们在国际舞台上更加自由自在,如果我们跟谁结了盟,做什么事都得先问问盟友的意见,现在好了,我们想怎么做就怎么做,谁也管不着。

其次,这种政策让我们能够跟更多的国家打交道,如果我们跟俄罗斯结盟了,那美国、欧洲、日本这些国家会怎么看我们?现在好了,我们可以跟所有国家都保持良好关系,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朋友圈越来越大”。

再说,这种政策也让我们在国际争端中能保持中立,比如说乌克兰问题,我们既没有像西方那样谴责俄罗斯,也没有像俄罗斯希望的那样全力支持他们。

我们的态度是:尊重乌克兰的主权,同时也要考虑俄罗斯的安全关切,这就是一个负责任大国应该有的样子。

有人可能会说,这不是墙头草吗?其实不然,这恰恰体现了中国的大国智慧,我们不是在左右摇摆,而是在用自己的方式维护世界和平。

我们提出的“新安全观”就是要超越冷战思维,不搞你输我赢的零和游戏。

这种做法不仅对中国有利,对世界也有好处,现在不少国家都在学习我们这种做法,他们也想跟中国建立类似中俄这样的特殊伙伴关系,既不得罪美国,又能从中国的发展中获益,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所以“结伴不结盟”这个政策,看似简单,实则大有学问。

它既是对历史教训的总结,也是对未来发展的智慧选择,它让中国能在复杂的国际局势中游刃有余,既维护了自身利益,又为世界和平做出了贡献。

【结语】

中国的“结伴不结盟”政策不仅体现了对历史教训的深刻反思,更彰显了大国智慧和责任担当。

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中,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参考信源】

参考消息 2024年9月21日所发布《拉夫罗夫:中俄不需要像北约那样结盟》的报道

人民网 2016年6月8日 《戴秉国: 中俄“结伴而不结盟”的战略伙伴关系对国际关系发展具有划时代意》的报道

环球网2019-11-20《中国外交为什么“结伴不结盟”?》的报道

1 阅读:71

墨寒雪

简介:谢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