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额度却“被借款”,合同利率5.2%实际36%,宜享花套路玩得花

别停我是独角兽 2025-04-02 19:06:47

手工劳动/挖哥

手工编辑 /角叔

出品/独角兽观察

银行消费贷“2时代”或将终结。市场消息称,多家银行已经接到总行通知,4月起信用消费贷产品年化利率或将上调至不低于3%。

但即便如此,与很多以导流为主的第三方平台低辄10%+,高则36%的产品相比,商业银行消费贷利率依然是相当可观。《独角兽观察》推出系列策划,实探哪些平台还在放36%的“高”利贷?这一期我们来看看老牌机构宜信旗下的信贷产品宜享花。

1:查看额度变借款

登录宜享花APP后,页面最显眼位置是“最高额度20万”,根据过往经验,笔者点进去准备查看到底给多少额度和实际利率多少?

按照提示,先需要输入身份证照,然后进入填写个人资料,包括个人收入、学历、工作单位、居住地址,亲属和好友联系方式等,在居住地,笔者据实填写了北京朝阳区,这个地方需要留意,后面会再提到。

然后进入绑卡环节,绑卡后又按提示开通了协议支付,虽然感觉流程比一般申请额度要繁琐了些,但笔者到此也没怀疑过是在申请额度、包括开通协议支付后,出现的一个相关协议页面,里面列的协议大多是包括个人额度授信协议在内的一些授权书。

在读取了笔者所在位置后,APP进入了一个“预约借款”的页面,虽然提示是“请选择您需要申请的借款额度”,说的还是“额度”,但细心的笔者注意到,确认按钮显示是“审批通过,立即放款”。

查看额度还没出结果,这就要进入放款环节了吗?

笔者点击其中的“借款合同相关协议”,发现都是一堆授权书(如上图),并没有借款合同。如果是借款的话,连借款合同都没展示,这也不合规啊!

但是,本着保险起见的原则,笔者决定先退出来再说。

然后,整个实测中,最精彩也是最流氓的地方来了。

笔者第一次点返回并没有返回,而是出现一个仅差一步可领取“额外现金券奖励”的弹框,取消后再点返回,又出现一个“拒就赔现金”弹框。

担心后面还有这类弹框,笔者决定先点了再说,然后,最令人无语的一幕出现了,这次APP页面直接回到了首页,最高可借额度20万显示为“预约中”。

到此时,笔者还有些心存幻想,这个“预约中”是不是应该还是预约额度啊!

毕竟,不管对放款方还是借款人来说,借贷都是一件非常严肃和谨慎的事情,不至于像互联网小广告一样,用这种弹框方式来“锁定”借款人借款吧。

但这种幻想持续没多久,笔者之前绑定的银行卡收到了一笔4万多元的打款,交易方显示为“西安银行宜享花个人贷款放贷资金过渡户”。

原本想看下额度和利率,结果被一种让人哭笑不得的方式借了4万多元。

2:西安银行“被违规“放贷

作为还有一定专业常识和警惕性的笔者,都没有逃过平台的一环扣一环的“套路”,其他金融消费者想“全身而退”就更难了。

在各个投诉平台上,在宜享花莫名遭遇“被借钱”是消费者投诉的重点。今年3月份,就有数条投诉信息。

一位用户反馈,2025年2月26日下载宜享花平台查询可用贷款额度,却被系统自动申请了一笔贷款4000元。还有用户因为经常被推送宜享花,试着想看下利率是多少,结果也是“稀里糊涂”就借了一笔款。

当然,这次意外的借款让笔者也有了意外的“收获”。

首先是最想了解的利率,根据APP上显示,这笔借款按照等额本息,分为12期还款,每期固定还4257.8元,其中第一期本金3449.91元,逐渐递增,第一期息费807.57元,逐渐递减。

根据IRR计算,真实年利率接近36%。

在还款页面,笔者找到了可以查看合同的地方,下载后发现是一个压缩包,一共有13个文件。在这堆文件里,笔者终于第一次看到了借款合同,也有了新发现。

借款合同显示,贷款方为西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借款利率是基于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增加,最后确定利率为5.2%。如果按照这个利率还是挺良心的,也符合当下商业银行消费贷的利率水准。

那么问题来了,为何借款合同利率是5.2%,按APP上的还款计算利率却接近36%?

接着,我们在文件包里找到了一份《委托保证合同》,一份《融资咨询服务协议》。

其中,委托保证合同签署对象是西安鸿飞融资担保有限公司,根据费用条款,借款人应付担保费4505.76元,分12个月支付,每期担保费为375.48元。

融资咨询服务协议签署对象是深圳市茂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根据服务条款,借款人应支付咨询服务费总额2980.32元,按月每期支付248.36元。

这两笔费用加起来,借款人需要每个月支付632.84元,与这两份文件匹配的还有两份委托划扣授权书,按照委托书中的条款,贷款人有权自行或通过平台收集本人的姓名、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银行卡户名、银行卡开户银行名称、银行卡号码、扣款数额、交易时间。

也就是说,除了授权对方可以划转合同约定款项外,借款人银行卡的所有信息都以“裸奔”形式向贷款人展示。

那么,这两笔费用是否就是推高利率到36%的推手?在APP还款页面上,除了本金就只有息费啊,这两笔费用是算进了息费里吗?

不得而知,可以确定的是借款合同与APP的还款页面是不匹配的。

文件包里,还有一份承诺函也引起了笔者的注意。这份承诺函是以笔者的名义,承诺在申请此次贷款时,经常工作居住地或借款时所在地是在陕西省范围内。

对于户籍和工作生活地都在北京的笔者来说,如果知道有这份承诺函,那是万万不可能签的。事实上,笔者在前面填写资料时,也是据实填写了居住地在北京,进入预约借款前,APP还读取了笔者当时位置。

所以,平台是知道笔者不在陕西省,为何还要强加这样一份承诺函?

答案是为了看上去合规。

根据《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和银保监会2021年通知要求,地方法人银行开展互联网贷款业务的,应服务于当地客户,不得跨注册地辖区开展互联网贷款业务。

所以,像西安银行这样的地方银行给远在北京的笔者放款是违规的——这样虚假的承诺书只不过是遮羞布而已。

3:业务量暴增的背后

借款合同利率5.4%,实际利率接近36%;借款合同、担保费、融资费,这些重要协议都是在借款后才看到;制造虚假的承诺书,以近乎掩耳盗铃的方式将地方银行西安银行资金违规跨地域放款;通过一层一层的套路,让查看额度和利率的用户最后“被借款”……

这些槽点颇多的疑问,在宜享花官方客服那,笔者获得的唯一有价值信息是担保费、融资费、含在APP上展示的还款费用里,但为什么合同又是5.4%,APP也没展示这两笔费用?对方没有回答,只是问:“你的需求是什么?”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独角兽观察》,这样是为了应对不同监管部门的审查,像商业银行的个人消费贷利率是有严格要求,不可能放到36%这么高的利率。

对于明知借款人所在地为北京,还将地方银行资金违规跨地域放款;通过弹框这样的套路手段,让笔者“被借款”,宜享花的客服也不解释,依然重复:“你的需求是什么?”

在得到要求取消这笔借款,并取消所有“被签署”的协议后,对方的应对也非常“熟练”,非常爽快表示已在后台修改了,让笔者直接去APP上去操作这笔还款就行。

4月1日,这笔借款分两次从笔者账户里划转,按照宜享花官方客服说法,全部扣款成功后,1—3个工作日在APP上会显示结清。4月2日下午,这笔借款显示已结清。

宜享花是美股上市公司宜人智科旗下的消费金融产品,宜人智科的前身是“P2P第一股”宜人贷。

作为一家老牌的平台,宜人智科这些年比较沉寂,但最新公布的2024年财报显示,在其他助贷平台业务量停滞时,宜人智科不管是新增贷款,还是在贷余额,都呈现高速增长态势,其中新增贷款535.92亿,增速高达48.72%。在贷余额同比增幅达到35.62%,其中贡献最大的就是宜享花。

但是,如果像这样,把钱借给不想借的人,把资金放到不该放的地域,这样的“迅猛”增长势头最后可能被风险反噬。

在金融领域,合规管理和敬畏风险始终是平台生存的关键要素。(完)

2 阅读:1259
评论列表
  • 2025-04-03 07:48

    明面上西安xx年化5.2,其实西安xx跟两家担保公司签的是阴阳合同,大家应该懂了吧

  • 2025-04-03 07:52

    各个环节都在抽丝剥茧,对法律规定的利息上限24%视而不见,算上已还本金折算实际利息最少50%以上了

  • 2025-04-03 10:47

    实业不赚钱,钱生钱才最快,各种贷是深谙其道,幕后的资本让人咋舌[点踩]

  • 2025-04-03 15:23

    利息只是小头,其他服务费担保费才是大头

  • 2025-04-03 15:07

    网贷误国殃民,

  • 2025-04-03 07:50

    [赞][赞][赞]

  • 2025-04-03 22:26

    全民放贷,全国放贷,好[祈祷]无天管,无地管

别停我是独角兽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