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京城名妓三姑娘正在招待客人,皇后那拉氏的叔叔却突然破门而入。然而,三姑娘却突然塞了张纸条给他,“希望你不要后悔。”
皇后那拉氏的叔叔打开纸条一看,顿时瑟瑟发抖,赶紧带领众人,头也不回地跑了。
原来,那纸条上写的是,“尔姑去,明日自有旨,钦此。”
这明明是皇上下旨的口吻,怎么会从名妓三姑娘手中传出呢?
原来,乾隆在位几十年,自认为“康乾盛世”,劳苦功高。
他突然觉得,自己太辛苦了,应该享乐一番,劳逸结合。
但皇宫有皇宫的规矩,而且后宫看来看去都是那几个人,还有个总是说“忠言逆耳”的皇后那拉氏,乾隆郁闷得不行。
这时,一个太监给他出了个主意,“私行取乐。”
乾隆一听,喜笑颜开。
那时,京城有一名妓,人称“三姑娘”。她招待的人,都是达官贵人,更有传言,她在宫内也有人。
所以,一般人不敢惹她。甚至有许多富家子弟,想要谋取功名,都来巴结她。
一天,皇后那拉氏的叔叔,也就是当时的九门提督,觉得享乐的地方没有照顾好他,大怒,“限你们明天内,全都给我滚出京城。不走的,后果自负。”
很多人觉得惹不起他,纷纷避让。
可这位三姑娘,却对这位九门提督的话,不理不睬,该干嘛还干嘛。
隔天夜里,九门提督接到消息,三姑娘这边依旧没有动静。
他气得带着人直冲院门,破门而入。
听说三姑娘正在照顾一位贵人,他都没有放在心上,依旧带人冲到三姑娘门前。
听到外面噪音很大,三姑娘缓缓起床,“外面什么事,惊扰了贵人,你们谁承担这个责任?”
外面的侍者一听,赶紧去制止,可九门提督依旧不依不饶。
这时,三姑娘衣着清凉地从屋内走出,抬手将一张纸条在塞在了九门提督手里,“大人,这张纸条,你拿去好好看看,千万不要做出让自己后悔的事。”
然后,就发生了开篇那一幕。
没想到,这件事却被皇后那拉氏知道了,对着乾隆不依不饶的,“皇上,您身为一国之君,理应以身作则,怎么做出如此荒唐之事呢?!”
乾隆的火儿也上来了,“是不是你让你叔叔去的!”
皇后那拉氏听后,哭着含冤,同时还依旧“忠言逆耳”地说着。
给乾隆气的,南巡都不想带着她。
可皇后那拉氏有自己的办法,“你不带着我,我不会跟着吗。”
于是,她请了太后的旨意,伴驾随行。
然而,皇后那拉氏却没有想到,这一次出行,竟让她直接出了家。
乾隆一行人到了杭州,贴身太监马上张罗着,寻找各色美人。没多长时间,近50个美人,就陪伴在乾隆身边了。
夜晚,乾隆选了自己中意的5个美人,早早地就去床上享受了。
没想到,隔天一早,乾隆一睁眼,竟看到了皇后那拉氏气势汹汹的一张脸,“大胆,不经通传,竟然擅闯朕的寝殿。”
然而,乾隆还没说完,皇后那拉氏就跪下了,“臣妾是皇上的妻子,皇上行为不当,臣妾应当进行规劝。虽然臣妾擅闯寝殿,有些不对,但是,皇上,这些人来历不明,要是有损龙体,该怎么办啊?”
乾隆一听,更生气了,“闭嘴,来人,给我把她拖出去。”
皇后那拉氏突然上前,抱住乾隆的腿,“皇上,听臣妾一言吧。只要皇上改了,臣妾愿辞去后宫之位,不让皇上再烦心。”说罢,还列举了很多昏君事例,想借此告诉乾隆,这样做的后果。
然而,乾隆听后大怒,“来人,那拉氏疯了,拉下去严加看管。”
太后听闻此事,却没有说什么,毕竟乾隆是她的儿子,她心里还是偏向的。
于是,太后对那拉氏说,“你的脾气怎么这么暴,哀家看,你就先留在这里的佛堂,静心吧。”
可过了很久,都没有人接她回宫,“原以为还可再续前缘,原来只是我的一厢情愿罢了。”随后,便真的剃发了。
【宛宛说】
后来,那拉氏遭其他嫔妃陷害,被治罪。还是那位三姑娘帮助劝说,为其脱罪。
有大臣提起,“请让她以皇后的身份安葬吧。”
然而,乾隆却拒绝了,“出家之人,怎么还能担得起皇后之位。”
最后,那拉氏以皇贵妃之位下葬。
可以说,这皇后之位,虽然没有明旨,但事实上,不废也废了。
直言进谏固然好,但也要懂得审时度势。
这也就是历史上,很多直言进谏的人,都没有好下场的原因之一吧。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