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佺期《独不见》赏读:七律定型的典范、曾被誉为“唐诗七律第一”
一、引子
沈佺期对律诗的定型有重大的贡献,这是得到了文学史认可的事实。而他的这首《独不见》,更是他律诗的代表作,更是曾经被推崇为“唐人七律第一”。
二、诗歌解读
《独不见》
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
谁为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通过描写一位卢家少妇的生活场景和内心感受,深刻地表达了离别的痛苦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首联“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两句,描绘卢家少妇的居住环境。郁金堂显示出居所的华美,而海燕双栖于玳瑁梁上,则形成了一种鲜明的对比。海燕能够成双成对地栖息,而少妇却独自一人,寂寞无人陪伴。
颔联“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点明了时间和背景。九月的寒砧声催落了树叶,暗示着时光的流逝。而丈夫已经征戍十年,远在辽阳。这十年的离别,让少妇时刻思念着远方的丈夫。
颈联“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两句的描写,进一步加深了离别的痛苦。白狼河北,遥远的地方,音信断绝,让少妇无从得知丈夫的情况。而丹凤城南的秋夜,漫长而孤寂,更增添了她的思念之情。
最后尾联“谁为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是全诗的高潮和情感的集中表达。谁能理解她心中饱含的愁苦和孤独呢?只有那明月,照着她床上的流黄。这明月似乎成为了她唯一的寄托,但也更凸显了她的孤独和无奈。
三、题目解说
虽然这首诗题为《独不见》,但并不是诗歌的本来题目。最早收录这首诗的敦煌残卷《珠英学士集》,题目为“古意”,这应该是他的题目。所谓的古意,就是拟古、仿古,是讽咏前代故事以寄意的诗题。因诗歌题目下有“赠补阙乔知之”几字,所以这首诗也被叫做《古意呈补阙乔知之》。可能是诗歌第七句有“独不见”三字,是转合的关键地方,郭茂倩在编纂《乐府诗集》时,干脆把它题作了“独不见”。
四、主题争论
这首诗的写作对象是补阙乔知之,这是没有争议的。但诗人何时所写,赠送的目的是什么,这却是有争论的。其中有一种悲剧的说法,曾经一度很流行。
这位乔补阙,主要生活在武则天当政时期。他有一个名碧玉的小妾,长得漂亮,又能歌善舞,很受他的宠爱。可是武则天的侄子,也看上了那位姑娘,而且还直接硬抢了去。乔补阙无奈,只能每天在思念中度过。据说沈佺期写这首诗就是为了安慰朋友。这个故事还没有结束,这位乔补阙无法忘怀,写作了一篇《绿珠篇》传达自己的情感,关键是他竟然秘密派人送给那位姑娘,更让人想不到的是,这位姑娘得诗后竟然感愤自杀了。这样武承嗣那会饶得了他,最终诬陷并杀害了这位乔补阙。
这样的说法一度很流行,乔补阙的事情基本是属实的,但这首诗是不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完成的,却并不一定。因为根据记载可知,乔知之小妾被夺是发生在载初元年(690),乔知之就是当年改元后被杀的。这一时期,他早不做补阙好多年了。根据诗歌写到了征辽,那是垂拱二年(686)乔知之曾随军北征同罗、仆固,那时他是补阙,所以这首诗很可能只是送朋友出征的诗歌。
五、“七律第一”的说法
我们常说“文无第一”,诗文的排位往往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不过虽如此说,诗文仍是需要评价的。
这首诗在唐宋时期,不曾有人称之位第一,过去一般推崇崔颢的《登黄鹤楼》,这种说法应该是在明朝出现的,明人何景明、薛蕙都持此观点。也有人拿这首诗和崔颢的《登黄鹤楼》询问过大才子许慎,许慎不亏“慎”之名,打哈哈说“崔诗赋体多,沈诗比兴多”。
不过也有很多人持不同的观点。如胡应麟就在《诗薮》中评价说:“起句千古骊珠,结语几成蛇足。”肯定这首诗的起句,而否定结句。当然也有许多诗人主张不要过分强调谁优谁劣。而到现在,已经很少再认为这首诗可称“七律第一”了。
六、律诗定型的典范
格律诗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从沈约开始,诗歌已经逐渐格律化。到唐代,诗歌进入发展的黄金时期。经过“初唐四杰”“文章四友”陈子昂等人的努力,五言律诗最终定型。沈佺期和宋之问可以说是其中的关键人物,尤其是七言律诗,更是在他们的手中完成。这首《独不见》(《古意呈补阙乔知之》)可谓是七言律诗定型的典范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