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不必感谢那些伤害我们的人,他们没有教会我们成长

草根爱练剑 2025-04-23 02:18:56
原创 风悬 风悬文学 湖南 一个阴沉沉的下雨天。 我前往地下室改造而成的菜鸟驿站点拿快递,那里的包裹堆积得仿佛一座小山般。 我的到来使得店家暂时放下手中正要录入的快件,迅速掏出手机帮我查找。 凝视着眼前这位每日与众多包裹打交道的人,陷入了沉思。 快递员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将东西送来、入库,再被收件人取走,收不完的包裹,取不尽的件。 那么,他是否曾思考过这份工作的职业发展前景?是否思考过自己能从中获得何种收获与成长?又是否思考过这份工作的意义与价值? 或许,他本应抛开这小店,去追寻自己的梦想,我坚信,他的梦想绝不仅仅是成为一个快递店老板。 然而,生活终究就是生活,哪有那么多的意义与成长! 01 鸡汤是幻想的沃土 近些年来,鸡汤文盛行,哲理当道,仿佛万事皆可抛开,只需注重心态。 人们似乎认为无需努力,只需调整心态,这不正是鲁迅笔下的阿Q 精神和自欺欺人吗? 在我看来,心态并非靠调整而来,而是历经生活的千锤百炼后自然形成的。 许多年轻人,本应朝气蓬勃、一往无前,却被无病呻吟、疼痛文学所困扰。 曾流行这样一句话:“我们应该感谢那些伤害我们的人,是他们教会了我们成长。”一直以来,我都不太理解这句话。 如果说有释然和成长,那也是自身以及爱我们的人努力的结果,无需去感谢那些伤害我们的人!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曾讲述过这样一段经历:小时候,他和母亲去地里捡麦穗,当时乡亲们将这种行为称为“捡秋”,即在地里的粮食全部收割入库、集体也已捡过一遍之后,那些被饥饿所困扰的乡民们会再次到田里捡些零碎的粮食。 年仅 5 岁的他累得气喘吁吁,突然,一个凶神恶煞的人冲过来大声斥责:“偷粮食的,都给我出去!”大家纷纷四散逃开,母亲也拉起小小的他拼命奔跑。 无奈之下,小脚的母亲还是被抓住,那个高大的看守麦田的人一记耳光将她扇倒在地,弱小的他怀中揣着的那一点点麦粒也被夺走。 在那个真能饿死人的年代,母亲那绝望的神情让莫言终身难忘。多年后,他退伍归来,在街上偶遇当年麦田施暴者,那个人已变成了头发花白、佝偻着身子的老人。 长大的莫言想要找他报仇,母亲拉住他,平静地说:“儿子,当年打我们的人与这个老人不是同一个人。”莫言的母亲并非原谅了那个伤害她的人,而是选择了不计较。 而莫言更不会感谢那个伤害他的人,因为他并未教会他成长,反而是母亲教会了他宽容和既往不咎。 影视剧里的主角光环,常常给人一种错觉,仿佛辉煌与衰败都能一蹴而就;养育一个孩子,仿佛只需几秒的转变。 艺术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艺术可以抚慰心灵,可以消遣时光,也可以让人向往美好、汲取知识……然而,生活却是一饭一蔬,是柴米油盐,是一地鸡毛,需要靠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去走过,而不是靠幻想。 02 鸡汤是焦虑的根源 “月薪不过万,你就该读书和健身”“上了大学又如何,还不是付不起房租”“月薪 5000 不配有女友”……曾几何时,这类文章开始流行起来。 看多了这类文章,起初你会觉得自己受到了鼓励,仿佛被打了鸡血,但最终你会发现,除了焦虑,你一无所获。 你试图在作者用文字营造的焦虑氛围中寻找答案,却始终徒劳无功。而当你静下心来,认真做事、认真生活,你反而会感到充实和快乐。 为什么刚开始你会沉迷其中无法自拔?因为这类文章切中了你的痛点,熟知你的焦虑,里面描绘的是你无法达到的生活,于是你反复在鸡汤中寻找解决焦虑的良方,比如如何赚钱、如何家庭和睦、如何功成名就。 但后来你渐渐发现,看再多的鸡汤也无法改变平凡的生活,你依然每天按部就班地上班,你的生活依然每天满目疮痍。 于是你会明白,与其看了一锅又一锅的鸡汤,换了一个又一个的梦想,不如晚上早早入睡,清晨早早起床,好好学习,给自己做一顿美味的饭菜,多陪陪爱人和孩子,从每一个自己能够做到的小事做起,反而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成功的人毕竟是少数,大部分人都将平平淡淡地度过一生,无需焦虑,平静和快乐才是最终的追求。 年少时不通人事,以前看到那些一直时运不济、中年却突然发迹的人,总是不太相信,觉得年轻的时候都未曾发达,为何中年时会突然走运;年轻时都没有发展,说明没有才华;除了少数天赋异禀的人,普通人的成功不就是靠韬光养晦、日积月累吗?其实,那只是因为你没有看到那些人在背后的努力。 后来,我年岁渐长,人到中年,却也期待着自己有一天能够跳出无人问津的困境。然而,成功靠的不是鸡汤,也不是想象,只有坚持不懈和坚定不移的努力,才最有可能实现。 03 用心用力,好好生活 我有一位高中同学,当年在国内大学毕业后前往美国自费留学与男友会合,之后定居西雅图生活。如今,她已儿女双全,丈夫开了一家会计师事务所,她则从事商业地产,事业顺利,生活美满。工作之余,他们一家人还能在大洋彼岸游山玩水。 她早两年在朋友圈分享了一个生活中的小故事:几个月前,因为装修房子,她以 40 美金的低价将一个旧冰箱挂在网上出售(主要是不想花钱请人搬走,美国的人工费用很高)。 一天晚上十点,她收到一条短信,对方询问现在是否方便来取。一位开着皮卡车、大约五六十岁的美国老人来了,她的丈夫协助他将冰箱搬上车后,老人给了他 40 美金的硬币,一共 160 个 25 美分。 她的丈夫觉得这个人有些不寻常,便多问了一句:这些硬币都是从哪里来的?老人说他的出租楼里有公共投币洗衣机,这些硬币是租客洗衣时他赚到的。她的丈夫回去将这件事告诉她后,她立刻意识到这是一个商业机会。 于是,在晚上 11 点多,她给那个美国人发了一条短信,大致内容是她是商业地产经纪人,如果他的公寓楼在任何时候考虑出售,或许她可以为他找到心仪的买家。 结果,对方立即回复:公寓楼或许会考虑,但先考虑另外一块工业用地。几个月后的一天,那个美国人突然给她发信息,说自己有两栋公寓楼,共 30 多套公寓加 5 个商铺楼考虑出售,并将相关资料发送到了她的邮箱。 通过这件事,她最大的感悟是:要放下所谓的面子,大胆地去做对自己有利的事情,而不要被别人的言语左右自己的方向,让自己患得患失。别人的言语和看法不一定是对自己最有利的指导,甚至可能别有用心,阻碍自己前进。只有自己最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努力找到方向,然后大胆去做! 最后,如果有一天你成功了,一定不是因为喝了鸡汤,而是你默默坚持和努力的结果;如果你最终没有成功,那也没有关系,好好坐下,泡上一杯清茶,你会发现生活处处都是美景!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 加我请备注“文字交流”,,谢谢~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