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人文社
编辑 | 人文社
——【引言】——
这是一张日军严禁公开的照片,拍摄于1936年,画面中,一位饱受折磨的女性,身躯瘦弱,却目光坚毅。
日军原以为这张照片可以彰显他们的“胜利”,但却无意中记录下了不屈的抗日灵魂。
她的名字是赵一曼,一位民族英雄,一名共产党员。
直到后来,照片在一份秘密的日伪档案被发现,随着这张泛黄照片的公开,赵一曼的历史就像放电影一样,一幕幕浮现在人们的眼前。
她那绝望无助的眼神,似乎正向我们诉说,她的一生,是怎样用热血浇筑成民族的不屈丰碑。
抗日英雄的崛起:出身不凡
赵一曼,原名李坤泰,这个名字听起来平凡,但她生于1905年,在四川宜宾的一个地主家庭。
她并未因出身优渥而安于现状,反而从小展现出非凡的反叛精神。
10岁时,她毅然反对裹小脚,这个细微的决定,却已昭示了她后来的不羁与决绝。
随着年龄的增长,她的视野逐渐从家庭扩展到社会。
在她18岁那年,加入共青团,点燃了革命的火焰。
三年后,她正式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一员。
从那时起,她不再是一个地方女子,而成为一位怀抱信念的革命战士。
她并非生而英勇,而是一步步磨练出坚韧,她考入黄埔军校武汉分校,成为为数不多的女学员之一。
在那里,她不仅学习军事理论,更通过实战锤炼意志,后来,她被选派赴苏联深造,进入莫斯科中山大学。
异国的寒冷并未冻住她的热血,她在那片土地上进一步坚定了自己的共产主义信念。
然而,真正让赵一曼踏上不归路的,是九一八事变后的东北抗战。
当侵略者的铁蹄踏碎了东北大地,她毫不犹豫请缨,化名赵一曼,只身北上,投身抗日洪流。
这个新名字,不仅是她身份的伪装,更是她决心的象征。
她深知未来的每一步,都可能是通往死亡的路,但她从未退缩。
她到了东北,根据地的同志最初称她为“瘦李”,因为她身材瘦弱,衣着简朴。
然而,时间一长,这位看似柔弱的女性却成了敌人的噩梦。
她常穿红装,骑着白马,率领队伍穿梭于山林和平原之间。
敌人称她为“红枪白马”,并悬赏捉拿,可她依旧来去自如。
她不仅是战士,更是组织者,她动员群众、组建武装,用实际行动让这片土地燃起抗争的希望。
照片背后的故事:抗联的女政委
赵一曼并不是一开始就风风火火地驰骋战场,她的成长来自一场场战斗的历练和一滴滴汗水的浇灌。
在东北抗日联军中,她被任命为第三军第二团的政治委员,既是军事指挥者,又是思想动员者。
她不仅带兵打仗,还亲自动员百姓支持抗联,她的组织能力和战斗智慧,让人由衷钦佩。
在珠河根据地,人们至今还记得她的“粗瓷大碗”。
那是一次艰难的战斗过后,通讯员缴获了一个粗瓷大碗,盛上满满一碗高粱米饭送给赵一曼。
在那个靠野菜、草根、橡子面勉强果腹的年月,这碗饭弥足珍贵。
可赵一曼却将高粱米饭倒回战士们的锅里,自己只盛了半碗野菜粥。
后来,这个粗瓷大碗又被送到七班当了菜盆,直到今天仍被珍藏在军事博物馆里,见证着她的无私与伟大。
她的战斗生涯充满艰辛,却也写满传奇,她曾率领部队突袭日军据点,一夜之间拔掉敌人多个哨所,缴获大批武器。
这些战斗的胜利,不仅是军事上的成功,更极大地鼓舞了根据地百姓的抗日信心。
在敌人“围剿”最严酷的时期,她依然坚持与战士们同吃同住,和百姓共同面对敌人的暴行。
这一切,让她成为群众心中的英雄,而在敌人眼中,她则是“危害治安”的头号目标。
她的被捕,是一次壮烈的牺牲。
1935年,为掩护部队突围,她身负重伤,依然坚持断后。
敌人发现她时,她早已虚弱得无法行走,但她咬紧牙关,倚着树站着迎接敌人的枪口。
她被俘后,转送哈尔滨市立医院,敌人一边给她治伤,一边严加看守,希望从她口中得到抗联的机密。
战俘的尊严:不屈的灵魂
在哈尔滨,赵一曼的“治疗”其实是另一种形式的酷刑,敌人折磨她,用尽各种手段,试图摧毁她的意志。
但无论如何,都无法撬开她的嘴,审讯记录中,日军不得不承认:“她顽强到令人发指。”
更令人敬佩的是,即便在囚禁中,她仍以自己的方式反抗。
她抓住每一次与伪军接触的机会,用抗日救国的道理打动他们。
就在这样的背景下,日军为炫耀“战果”,拍下了她那张令人心碎的照片。
他们将她受刑后的身体展示在镜头前,试图彰显自己的“胜利”。
然而,这张照片所传递的,却不是屈服,而是一个民族的坚韧与不屈。
这是一张被禁的照片,却在多年后成为赵一曼抗争精神的永恒象征。
只不过,赵一曼的故事,并没有就此结束。
临刑前,写给儿子的遗书
在她即将走向刑场的最后时刻,日军原以为她会流露出恐惧和哀求,可她却向敌人提出一个小小的请求:要一支笔和一张纸。
她用颤抖的手,写下了她一生中最重要的两封信,写给她7岁的儿子——宁儿。
“母亲对于你没有能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她的字迹力透纸背,每一笔都是一种无法弥补的愧疚,也是一种深沉的希望。
信中,她没有过多解释自己的选择,而是让行动代替语言,用实际行动来教育自己的后代。
她希望宁儿长大成人后,能够理解她为国牺牲的意义,继承她未竟的事业。
而赵一曼的第二封信,更加沉痛。
她谎称父亲也已牺牲,意在保护家人不受牵连。
这封信充满母亲的牵挂与不舍:“我的孩子,我的可怜的孩子啊!”母亲也没有可说的话了。
母亲的死不足惜,可怜的是我的孩子……”写完信,她长长地吐出一口气,仿佛终于放下了所有的牵挂。
这两封信成了她留给世界最后的字迹,也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珍贵遗产。
随后,赵一曼高唱《红旗歌》,在街头示众时依然昂首挺胸。
“民众的旗,血红的旗,收殓着战士的尸体……”她的歌声穿透了敌人的枪声,在空气中久久回荡。
1936年8月2日,赵一曼走上刑场,从容赴死,年仅31岁。
照片的公开:禁照变遗照
这张日军刻意隐藏的照片,最终未能彻底埋葬在历史的尘埃中。
1952年,中国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人员在哈尔滨查阅日伪档案时,意外发现了这张泛黄的照片,以及赵一曼的两封遗书。
那时,这张照片已经被日伪档案封存了十余年,而它的出现,像一把钥匙,打开了人们对赵一曼的记忆。
这张照片的公开,带来了震撼与深思,照片中的赵一曼,虽身体羸弱却气质凛然,那种不屈不挠的精神让无数人为之动容。
许多年轻人通过这张照片和遗书,认识了这位英勇的女性。
赵一曼在牺牲时,儿子宁儿尚未满7岁。,他的童年,因战乱和母亲的牺牲而充满苦难。
然而,母亲留给他的信,却成为他一生的指引。
宁儿,原名陈掖贤,后来在新中国的建设中,积极投身于各项工作。
他从不以“烈士子女”自居,也从未接受过抚恤金。
他认为,母亲的牺牲是无价的,而他唯一能做的,就是用实际行动延续母亲的信仰。
赵一曼的故事,也激励着更多人,她的遗书和照片被收入教材,成为一代代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精神财富。
她的名字被用来命名学校、道路和公共建筑,而她的抗日精神则成为民族独立和自强不息的象征。
尾声:一张照片的永恒意义
这张照片,虽饱含伤痕,却是一面精神的旗帜。
从日军的“禁照”,到后来的历史遗照,它的意义随着时间的流逝愈加深刻。
赵一曼用她的生命和信念,书写了一段关于抗争、牺牲与尊严的历史。
她的故事远未结束,因为这张照片还在不断被人们提起。
每一次重新审视,都让我们更加清楚:英雄未曾远去,她就在我们民族的记忆深处,成为永恒的光。
这张照片,连接了过去与未来,也唤醒了当下的责任。
赵一曼的精神,早已融入这片土地,成为不屈的中华魂。
谨以此文,纪念赵一曼同志。
参考资料:我的祖国我的家 弘扬广州好家风丨经典家书诵读系列:抗日英雄赵一曼写给儿子的信
湖北日报——赵一曼惦记的宁儿出生在宜昌 赴刑途中,她给宁儿写下一封感人至深的家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