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刚开始没多久,周总理就因为生病离开了我们。那时候,毛主席的身体也已经很差了,而且负责军队大事的叶剑英元帅也在生病。这样一来,大家心里都挺担心的,不知道政府和军队以后该怎么办。
就在这时,毛主席发布了一份非常重要的1号指示,里面的内容虽然不长,但含义深远。这份指示,真的是言简意赅,却蕴含着巨大的意义。你可以想象,在那个关键时刻,毛主席通过这样一份简短的文件,传递出了他深思熟虑后的决策。这不仅仅是一份文件,更像是一个行动的号角,引导着大家朝着目标前进。它就像一把钥匙,虽然小巧,却能打开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命令,更是一个时代的缩影,记录着那个特定时刻的历史背景和深远影响。总的来说,这份1号指示真的是简洁而有力,它像一道闪电,划破了夜空,照亮了前方的道路。在那一刻,所有人都感受到了毛主席的决心和智慧,也更加坚定了他们跟随他前进的信念。
文件里说了,华国锋同志将暂时代理国务院总理的职务。而叶剑英同志因为生病没法工作,所以中央军委的工作就暂时交给陈锡联同志来主持大局了。
说到华国锋同志,那政治水平肯定是杠杠的,没问题。可咱们再看看陈锡联将军,他以前并没有掌过全局的大旗,这让人挺好奇的,毛主席到底是咋想的,会挑中他呢?
说起陈锡联将军,那可真是个资深的老革命家,他在军事上有着一大把的好经验。
1929年的时候,陈锡联才十四岁,他就已经加入了共产党带着的游击队。后来啊,他慢慢成为了一名很棒的红军战士,在打那些反围剿的战斗时,他的表现特别出色。
在抗战那会儿,陈锡联指挥了一场叫做阳明堡机场的战斗,结果把日本鬼子的二十多架飞机给打下来了。这一仗,可真是给日军从空中来的威胁大大减了个压。
在那次规模宏大的百团大战里头,他带着的三八五旅打得特别出色,就因为这样,他逐渐崭露头角,成了八路军里一名很有分量的年轻将领。
到了打解放战那会儿,陈锡联已经迅速成长起来了,他是解放军里最年轻的纵队司令员。在攻打大别山、淮海大战、渡江行动,还有解放大西南这些大战役里,他都立下了大功。正因为这些赫赫战功,1955年的时候,陈锡联被封为了最年轻的开国上将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陈锡联将军被中央军委挑大梁,当上了炮兵的头儿。他在战场上摸爬滚打多年,心里头清楚得很,炮兵的力量那可真是太关键了。
陈锡联想要做好司令员这个角色,他觉得自己还得再提升提升。于是,他先去了政治学院深造,然后又去了军事学院进修。不光如此,他还跑到苏联去参观原子弹这些先进的武器装备。这一趟下来,他对怎么让部队变得更现代化,心里有了很深的底。
后来,陈锡联在各个军区都创办了炮兵指挥的培训学校,并且在1957年,他亲自带领大家建立了人民解放军的炮兵学府。这些学校培养了一大批出色的炮兵专家,让咱们国家的国防实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炮兵部队逐渐走上正轨之后,周总理特意安排了一位政治意识强、能力也很出色的将领,他就是陈锡联,让他去担任沈阳军区的司令员。
在陈锡联将军的指挥下,沈阳军区顺利搞定了好几件大事,军事任务完成得相当漂亮。那时候,他还亲自带兵到福建打仗,成功地把蒋介石的军事冒险给打回去了。
再者,陈锡联在政治方面表现得相当出挑。他拥有很高的政治智慧,能够妥善处理各种复杂局面。在处理问题时,他总是能站在大局的角度去思考,找到最合适的解决方案。他的政治敏锐性和决断力,让他在领导岗位上能够游刃有余,赢得了大家的广泛认可和尊重。可以说,陈锡联在政治上的能力,是他事业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上世纪六十年代那会儿,咱们国家碰到了很大的自然灾害,军队里的粮食不够吃了。这时候,陈锡联将军站了出来,他带着沈阳军区的士兵们,跑到北大荒那片地方去开垦荒地。他们真是拼了命地干,结果还真就把粮食短缺的问题给解决了。不光如此,他们的这番努力,还给北大荒以后的农业发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1972年的时候,谢富治不幸离世了,这样一来,北京军区司令员的位置就空了出来。经过仔细琢磨和考虑,大家最后决定让陈锡联来接替谢富治,担任新的司令员。
陈锡联一到北京,没过多久就把周边地区的兵力安排和防御计划给搞清楚了。他接着下大力气提升军队的思想政治工作,效果相当不错。
1975年1月份,就在1月13号那天,咱们国家开了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这次大会上,陈锡联被选为了国务院的副总理。他开始在周恩来的带领下,管起了国防工业和国家体育方面的事情。不光如此,他还成了军委的常委。
所以在1976年刚开始那会儿,陈锡联就坐上了高级干部的位置,他不仅是中央政治局里的一员大将,还是军委常委里的核心人物,这样的双重身份,在当时可是屈指可数的。
说起来,除了陈锡联,像汪东兴、王洪文、张春桥他们几个,都没有真正带兵打仗的经验。要想挑起军委领导这副重担,他们恐怕有点难。所以,毛主席最后决定让陈锡联来接手叶剑英的工作。
【写在最后】
陈锡联将军是从红军时代一步步历练出来的高级军事领导,他的思想境界、打仗本事和政治智慧都是顶呱呱的,深得大家的信赖。正因为这样,当叶剑英元帅身体抱恙的时候,毛主席很放心地把军事大权交给了他。
陈锡联将军真是没让毛主席失望,他不仅把军队管理得井井有条,表现出色,而且在后来对付四人帮那些政治风波时,也是冲在前面,起了大作用。这事儿啊,就足以说明毛主席看人真准,用人得当。